找到相关内容80篇,用时17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第七识与假悟

    它“恒”;但是成为解脱的阿罗汉以后,他入了灭尽定时,第七识是会有少分消失的;到了入涅槃时,第七识则是永灭无余,所以它又不是遍一切时的。  末那识从无始劫来就一直在审度一切法,包括睡着无梦乃至闷绝、...妄想很多的原因,就是由于末那识的你喜欢攀缘贪着,不肯安于无为寂寞的境界之中。虽然意识的你知道要修定而证取解脱,可是无法说服末那识的你去改正攀缘的习气。所以要修定,你就必须在历缘对境之中去断除对世间法...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22265111.html
  • 凡夫七骄七慢与行者七身七大

    何故名慧解脱?答:由彼以慧尽诸漏,未以身证八解脱;故名慧解脱。   [七、解脱],大毗婆沙论五十四卷四页云:问:何故名解脱?答:障有二分。一、烦恼障,二、解脱障。于二分障,心解脱故;名解脱。问:若先得阿罗汉果,后得灭定者;彼于解脱障,何等心解脱?有漏耶?无漏耶?有说:有漏。以无漏心、得尽智时,已解脱故。评曰:应作是说:有漏、无漏、解脱。所以者何?解脱有二种。一者、行世解脱,二者、在身解脱...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31853886.html
  • 声闻、辟支佛与佛有差别吗

    没有差别呢?   只有诸佛离三种障碍:烦恼障、禅定障、一切法障,名为无碍解脱。   《十住毗婆沙论》卷1,大正26,20b9-15云:   问曰:声闻、辟支佛、佛,到彼岸,于解脱中有差别不? 答...佛名无碍解脱。(大正26,83a24-b3)   无碍解脱有三种:一、于烦恼障碍解脱。二、于定障碍解脱。三、于一切法障碍解脱。   阿罗汉有两类:一是慧解脱阿罗汉,另一是解脱阿罗汉。慧解脱阿罗汉...

    释厚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1351779.html
  • 修行的目的在断惑证真!--能弘法师

    解脱、慧解脱解脱。生死已尽,不受后有,圆满证阿罗汉果,毕竟不生不灭,出三界六道,随处解脱。故此学佛修行不在神奇怪异,远离凡情俗见种种执著分别才是真正了生脱死的根本。切忌心外求法,被境所转,颠倒梦想...  修行的目的在断惑证真,解脱道破我执证涅盘果,菩萨道断我、法执证果位,所谓破一分无明,证一分解脱。无上道直指最上一乘真如本性,此是修行的究竟处。故此修行必须先具正见:明白贪、嗔、痴、慢、疑、身见、...

    能弘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335581715.html
  • 证悟次第——渐悟与顿悟

    解脱( prajn?-vimukta )与解脱( ubhayatobh?ga-vimukta )。 慧解脱者是以法住智( dharma-sthitit?-jn?na ),知缘起的因果生灭而得证的。解脱者能深入禅定,得见法涅槃( d???adharma-nirv??a ),也就是以涅槃智( nirv??a-jn?na )得证的。阿罗汉如此,初见谛理的,也就有此二类:以法住智见道的,与次第见四谛...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93454815.html
  • 综贯一切佛法而向于佛道──从《复归佛陀的教导(一)》谈起

    文本自身就已存在多种可能的理解进路。印顺法师晚期以“法住智”和“涅槃智”,分别作为慧解脱者和解脱者的证智,乃是其中一种可能的理解;因为就印顺所引的北传阿含来看,这样解读(即以二智区别二类罗汉)的...语意上才较为妥当。  此外,如果“先知法住,后知涅槃”中之法住与涅槃分指十二因缘的流转和还灭,则此语句似乎不能凸显“慧解脱”修证的特点,因为“解脱”之解脱,何尝不是以因缘法的彻证而达到的?两者的差异...

    林建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43452547.html
  • 综贯一切佛法而向于佛道

    认为文本自身就已存在多种可能的理解进路。印顺法师晚期以“法住智”和“涅槃智”,分别作为慧解脱者和解脱者的证智,乃是其中一种可能的理解;因为就印顺所引的北传阿含来看,这样解读(即以二智区别二类罗汉)的...语法和语意上才较为妥当。  此外,如果“先知法住,后知涅槃”中之法住与涅槃分指十二因缘的流转和还灭,则此语句似乎不能凸显“慧解脱”修证的特点,因为“解脱”之解脱,何尝不是以因缘法的彻证而达到的?两者的...

    林建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54962284.html
  • 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联系

    永伏性障,可以断尽一念无明而不俱断,能证慧解脱而不取证。到了三地满心后,三地菩萨由于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的修学满足,这时他有能力取证无余依涅盘,可以成为解脱的菩萨阿罗汉,但他志不在此,他还要往上...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联系  大乘菩提道与二乘解脱道虽有很大的差异,但二者又有许多联系。  1 二乘解脱道与大乘解脱道共通,所以大乘法的菩萨们也必须修学解脱道。大乘法中解脱道的见道的部份,可以和菩提道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1268142.html
  • 略说松本史郎对于“禅”的误解

    将在稍后论述。  4、小乘佛教中慧解脱解脱的差异在于是否兼修禅定  由十二因缘的基本常识可以知道,在顺逆观察体悟十二因缘的过程中,可以逐步断除无明烦恼,由此心念澄净,这样自然有利于禅定的提升。但是...相辅相成,在智慧的基础上兼修四禅八定以及灭尽定,断除烦恼、解脱二障,才能证得“解脱阿罗汉”。慧解脱之阿罗汉已经断尽三界惑业,不再有妄想妄念,即使不专修禅定,慧解脱的阿罗汉也能达到初禅以上的证境。  ...

    孙劲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30841726.html
  • 恒强法师:《佛法概论》听课笔记第九讲

    上座部佛教),遵从的是四阿含(南传说四部,另加小部而有五部)、声闻律。   (2)解脱及慧解脱   就阿罗汉来说,所得的究竟解脱,在经典里分为两种,一种是解脱,一种是慧解脱。   解脱:阿罗汉成就了灭尽定,同时依靠所得的慧力断尽烦恼。   慧解脱:阿罗汉没有成就灭尽定,但仅依靠无漏慧而断尽烦恼。   两者的共通点:依靠无漏慧而断尽一切烦恼。区别在于:解脱是成就了灭尽定而慧解脱没有...

    恒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21484877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