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53篇,用时4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与企业团队建设

    是佛教僧团内部保持和谐的重要指导精神,对于企业团队建设亦颇有启示,将精神引入团队建设中来,对建设一支和谐的团队是有重大帮助的,我认为企业家特别是佛商对此应有高度的重视。 什么是?即身同住,口无诤,意同悦,戒同修,见同解,利同均。这里面牵涉六个对象,即身,口,意,戒,见,利。身即员工的行为...

    黄泰

    ||团队|戒律|

    http://www.fjdh.cn/article/2011/04/15511128077.html
  • ——净空法师讲述

    ”。   “三福”是个人修行的基础,“”是大众共修的戒条,依然是基本的修学方法。佛法所说的僧团,是四个人以上,居住在一起共修。世尊为之制定条戒律,大众皆遵守这条戒,这就是佛法的僧团,也就是世尊的弟子。因此“”,是团体共修的基本守则,无论是出家团体,或是在家团体,都必须要知道遵守的。   第一、“见同解”,就是建立共识。在一个团体里,我们对于修学的理论方法,一定要有共同的...

    净空法师讲述

    ||佛教|戒律|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8/09331328080.html
  • 弘扬佛教精神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十六届五中全会又对和谐社会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将其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的原则之一,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佛教的精神   佛教作为我国五大宗教...非典,却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它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佛教爱好和平,僧人崇尚和谐的气节。   而“”作为佛门的重要清规,就更值得大说特说了。“”是指:身同住、口无诤、意同悦、戒同修、利同...

    释妙侠 汪春雷

    ||佛教|戒律|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8/09294928078.html
  • :佛教三大语系的团结与合作基础

    但其修行核心的戒定慧三学,却一以贯之,后后以前前为基础,递次开展。   修行戒定慧三学的僧团,则以为依止规范,故可当作今日佛教三大语系的团结与合作基础。   是身同住、口无诤...基础。有什么样的心,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语言,进而形成什么样的世界。佛弟子端心正意,一心正念。以戒定慧三学调伏自心,以出离心解脱烦恼,以菩提心自利利他,以度心四无量心广度众生。日用平常保持精进心、...

    郑振煌

    ||佛教|戒律|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8/09192028074.html
  • 集体力量?“”即是佛陀摄众的方法之一。略述如下:   一、身同住:在行为上,不侵犯人,就是相处的和乐。僧团大众,同作佛事,必须做到身业清净,讲求和谐快乐,彼此互相帮助、尊重、包容;遇有疾病,...,此乃共同成就之前提。   、利同均:在经济上,均衡分配,就是经济的均衡。僧团大众,不论是经济上的财利,或知识上的法利,大家受用均等。   之中,戒同修,见同解,利同均,是和合的本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85743828.html
  • http://www.fjdh.cn/Item/36079.aspx
  • 的根本精神

    的根本精神  德融  佛陀成道后,在鹿野苑度侨陈如等五人后,又度三迦叶一千人,舍利弗、目犍连等二百人,耶舍长者子等五十人,一共达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些常随众皆是善来比丘,已成就大阿罗汉果,由于...是无法圆满如此法的:如果没有法,根本就不能使僧众和合:僧众若不和合,不但违背佛法,而且将失去住指佛法的力量使得佛陀的教法丧失。《增一阿含》卷二十九,佛陀告诫诸比丘:“当思念重二八)之法,之...

    德融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11265632.html
  • 如本法师答:何谓

      如本法师答:僧是和合的意义,而和合复具有二义,即理与事,理是证择灭,就是僧众一同修证此共同选择的寂灭之道理,事共有项,即所谓。一、身同住:就是身体和平共处。二、口无诤:就是...诤,以达到平等解脱之涅槃彼岸为正宗,固然佛陀三千年前亲自所制定的规则,这项真理是不变的、永恒的,是涅槃必经之道。我佛门僧团应恪守,以圆成佛陀理性之教团,若如是依教奉行,诸佛赞叹,现今列表说明如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7265012607.html
  • ”是什么?

    ”是什么?  佛陀住世时,领导的僧团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等七众弟子,以佛陀身旁的常随众而言,就有千二百五十人之多。如此庞大的僧团,佛陀如何统理,使其和乐清净,发挥住持正法,度化众生的集体力量?“”即是佛陀摄众的方法之一。略述如下:   一、身同住:在行为上,不侵犯人,就是相处的和乐。僧团大众,同作佛事,必须做到身业清净,讲求和谐快乐,彼此互相帮助...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3668219.html
  • 佛教的“”是什么?

    佛教的“”是什么? 佛陀住世时,领导的僧团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等七众弟子,以佛陀身旁的常随众而言,就有千二百五十人之多。如此庞大的僧团,佛陀如何统理,使其和乐清净,发挥住持正法,度化众生的集体力量?“”即是佛陀摄众的方法之一。略述如下: 一、身同住: 在行为上,不侵犯人,就是相处的和乐。僧团大众,同作佛事,必须做到身业清净,讲求和谐...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60176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