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5篇,用时5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常行精进

    之,故《梵网经》中云:“为得道故,一心勤求精进,所以者何?诸佛一心勤求精进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由此可知,精进的功德不可思议。  精进是菩萨之一,是成佛的阶梯,可以说一切法得成于精进。往昔,...叹世尊功德,因此精进,超过九大劫的修行。  每想到诸佛为众生故,勤求佛道,如此精进,就不自觉地感动得掉泪。望佛之功德巍巍而自觉鄙陋,感佛之精进求法而自愧不如。《阿弥陀经》中还有常精进菩萨,以及后来...

    真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91566727.html
  • 西风禅寺的弯弯竹

    诚哉斯言!   这几棵竹子,生在这西风禅寺旁,天天,感受着佛的气息,听着寺里天通师父讲四摄,也学会了修菩萨行吧?尤其是修忍辱法门,不与石头争短长,忍得一时之气,终于活了下来,且修成法身佛心。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笋子在石头下,不得不弯着长。逆境之中做到忍辱,是必需的。作为之一的忍辱,是菩萨为了利益众生,忍受着众生的辱骂和自身的痛苦,不仅可以修持自己慈悲安祥的佛性,更可以众生脱嗔恨...

    余世磊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30396056.html
  • 唐故圭峰定慧禅师传法碑并序

    对待,冥物我而独运矣。议者以大师不守禅行,而广经论;游名邑大都,以涂满建为务。乃为多闻之所侈乎?岂声利之所未忘乎?嘻,议者焉知大道之所趣哉!夫一心者,万法之总也,分而为戒、定、慧,开而为,散而为万行。万行未尝非一心,一心未尝违万行,禅者之一耳,何能总诸法哉?且如来以法眼付迦叶,不以法行。故自心而证者为法,随愿而起者为行,未必常同也。然而一心者,万法之所生,而不属于万法。得之者,则于法处在矣...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53865927.html
  • 达摩祖师《二入四行论》译文

    执著于这些外相。这样不但能利益自身,还能利益他人,更能使菩提之道更加庄严,并之增长。  原文:檀施既尔,余五亦然。为除妄想,修行,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  译文:施舍是之一,余下五,也应该...士若能信解这个道理,就应当随顺法体而践行。  原文:法体无悭于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吝惜,达解三空,不倚不著。  译文:法体对于身体、寿命、财产等,是没有悭贪之心,应当应当广行之施舍,使内心没有...

    道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15652233.html
  • 如何快速有效地累积功德

    有形物无形物,接受布施的对象称为福田。布施除了是之一外,还属于念法(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四摄法(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之一。布施是菩萨修集福德资粮的最首要的方式。 按...庄严具足。因此,大乘佛法既要修福德资粮,也要修智慧资粮,所谓的福慧双修,福慧具足,才能成佛。 佛子修积福慧两种资粮,是通过波罗蜜)的方式,如《优婆塞戒经》卷第二之“二庄严品第十二”中,世尊对善生...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34775117.html
  • 世尊的开示:如何修布施

    、体力、生命、智慧(知识)等能够利益他人的有形物无形物,接受布施的对象称为福田。布施除了是之一外,还属于念法(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四摄法(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之一。...可以积累福德资粮;四者:藉破除个人的吝啬与贪心,解脱行者对于“我”“我所”的执着,称为檀(布施)波罗蜜。布施的功德很大,对于修学菩提道的菩萨来说也最首要,所谓“卑吝者难成大器”,故布施位于之首。 ...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33776153.html
  • 问:如何修布施?

    的是物,物可以是财物、身体、体力、生命、智慧(知识)等能够利益他人的有形物无形物,接受布施的对象称为福田。布施除了是之一外,还属于念法(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四摄法(布施摄、爱语...布施的功德很大,对于修学菩提道的菩萨来说也最首要,所谓“卑吝者难成大器”,故布施位于之首。 菩萨如何布施?有人以为只要不吝啬自己的财物,将钱财多布施给他人就可以了。佛教如...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12/15512594708.html
  • 菩萨、慈悲与布施(三)

    布施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具体实践。佛教的布施是菩萨修行成佛的之一,其内容十分丰富,甚至可以包含一切利他行为。一般来说布施有三:财施、法施、和无畏施。布施旨在建立一种正当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就...公益而言,大乘佛教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崇高的理想,但问题在于如何把理论落实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去,或者说如何在慈善公益活动中体现佛教的慈悲。这就有待于人们加深对布施理念的理解和实践。布施是之一,其内容...

    学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81567243.html
  • 得失大其心

    随处解脱,随时排除得失。排除了得失,自然就恢复自我本性,心境明澈清静,自然即可达舒适轻快的佛境。   得失之心一时难去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忍。这是菩萨修行佛法中的之一。   成语“...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吝惜,达解三空,不倚不著。但为去垢,摄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利,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檀施既尔,余五亦然。为除妄想,修行,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   《金刚经》里也说:...

    明一法师

    出离心||忍辱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2/12395420814.html
  • 崔明晨:佛教慈善如何走进大众心灵

    我三句话:大慈悲、大无畏、大无我。那么,如何在灾难面前、在荣誉面前做到大无我呢? 通过在灾区的所见所闻,我有几点反思和体会: 1、佛教为何慈善: 布施是之一,在中位列第一。布施就是用大慈的爱心去抚育众生,以怜悯心对待失误的众生,平等对待生命,对众生一律施予无缘大慈,佛说“众善奉行”,就是要人们一心向善,这也是向彼岸的关键,可见慈善的重要。 2、佛教如何慈善 佛要求无相...

    佚名

    |世界佛教论坛|

    http://www.fjdh.cn/wumin/2009/03/10291937329.html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