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55篇,用时1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加行之六妙门--南怀瑾先生稀有开示之八

    这个法门是根据什么?《达摩禅经》叫修“安那般那”,安那是出息,般那是入,梵文的翻译。在中文简称“出入”。你们听完了,你等一下就可以打起坐来,好好作试验,成道很快,成功也很快。现在,首先一个问题要解决,在所有人学佛的观念,都晓得坐起来修出入,修了半天一点影子都没有,假定在座有一个人修出入的,有一点心得,我一望而知就看出来了,对不住,不是小看你们...

    南怀瑾

    加行|六妙门|出入|南怀瑾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0/1729205981.html
  • 谈佛说出入修习法

    谈佛说出入修习法   智 铭   佛陀有一次为诸比丘说法,教论修习不净观,凡修不净观者,必得大福大利。比丘们遵佛教谕修不净观以后,心生极大的厌离之念,大家觉得此身无一净处,伹却每日与此臭秽之...燥厌离之患。   修习出入息法时,应一心系念于出入:出息、入;若长若短,都要能身行觉知,这时,心生觉知、心惋、心定、心解脱觉知。在数念出入之同时,可以学习观无常断、无欲灭,如此学出入,即能满足...

    许智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43865869.html
  • 止观之修行——安那般那(观出入)浅谈

    方法,就是“观出入”(梵语anapanasati)亦称安般守意,安般的安是梵语ana,即入的意思,般是梵语apana,即出息的意思,守意是梵语sati,即守意。     安般(anapana)者,...就是念呼吸与,也就是现在密宗、道家的炼气法、密宗的修气、修脉、修明点、修拙火四部,都是修安般法门发展出来的。而中国道家讲气脉,都是受安那般那的影响。後来天台宗的止观,讲究出入的方法,也就是从安...

    林保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3593238970.html
  • 止观之修行--安那般那(观出入)浅谈

    死。'"   佛陀曾针对每一个从他学法的人,设计了各种让心专注的方法,就是“观出入"(梵语anapanasati)亦称安般守意,安般的安是梵语ana,即入的意思,般是梵语apana,...修脉、修明点、修拙火四部,都是修安般法门发展出来的。而中国道家讲气脉,都是受安那般那的影响。後来天台宗的止观,讲究出入的方法,也就是从安般守意来的。安般守意不是释迦牟尼佛创的,印度的婆罗门教、瑜伽术...

    林保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45743677.html
  • 范古农答:何谓八念观。

    问:何谓八念观。   范古农答:一念佛,二念法,三念僧,四念戒,五念舍,六念天,七念出入,八念死。此八念能除修九想中所起恐怖,亦能趣道。

    范古农

    |范古农|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7132512757.html
  • 密教念诵悉地成就

    。漫云十万遍。纵使无量遍亦徒诵无益。故不可以十万遍。三十万遍。百万遍为必得成就也。  言二月成就者。即月轮中观真言字。即以真言为出入出字出。入字入。转调转寂。遍于身。不见息相。但以真言为出入。以此方便。令与本尊。合为一体。转调转寂。遍于身。不见息相。但以真言为出入。以此方便。令与本尊合为一体。观此圆明。大小任意。则所欲作者。皆明二月成就。非念诵六十日成就。  又言三洛叉数者也。即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24862146.html
  • 谈安那般那念之修习

    知,便可内心决定,无有犹豫地循序向前。  三、安那般那  接著便来讨论安那般那念,也就是通常所称的出入之念住修习法。由于是依于身的,所以它可以是属于身念处,而当出或是入时,由息触身而有受觉,我们就凭著这个受觉来知道的特质,而产生正知。须要注意的是,作如此之修习时,我们的目的是要以连续不断的来锻炼正念以及正知,而不是要用来锻炼出入。所以出入应以完全自然的态度来进行,修习者只要提起...

    萧长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3944772.html
  • 《观呼吸》为十六胜行做最佳阐述

    一书即在诠释十六胜行内容,透过现代语的反覆说明,让今人得以趋入最原始的修行法  佛陀所首创的“十六胜行”法  门,是十六项观照呼吸的步骤,从觉察出入乃至洞见万法的无常、苦、无我,均一一体现在十六个由...重视“十六胜行”的修持,遑论以此法门实证成就者。  “十六胜行”是藉由观察呼吸及其引生的感受、心念,进而由禅定带入慧观修持的十六项步骤。刚开始,行者只是很简单地觉察出入的长短、粗细;定力略具后,即转而...

    方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63763787.html
  • 为什么有人练习呼吸念佛时会感到胸闷、头晕?

    飞锡大师所著的《念佛三昧宝王论》,他在里面也讲到过呼吸念佛。我给同修念念这一段。 “世人多以宝玉、木槵等为数珠,吾以出入为念珠”。世间人念佛大多以玉石或者木质、菩提子的念珠来念,而我不用这个,我是用出入为念珠。出入也就是呼吸。 “称佛名号,随之于,有大恃怙”。念佛时令佛号随着呼吸,有非常大的倚仗和依靠。就是说我用这个方法感觉非常好,有很大的倚仗力。 “安惧一息不还,即属后世者哉”。我会了...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14176597.html
  • 修定的基本方法——致光法师修止和修观的差别

    并不是数息或随息   观呼吸的方法,在佛教里面称观出入。发展到后来就叫‘数息观’,更进一步发展成‘六妙法门’。很多人把出入息观错误地以为是数息观,数息观是粗的方法,比较容易修。佛经里讲到的修法是观呼吸,不是数呼吸,只是妄想杂念很多的人需要数息。这里,我以观出入的方法来指导大家。   根据经典的记载,观出入的方法,就是观鼻端前面的呼吸。所以佛教里有这样一句话:‘眼观鼻,鼻观心’,有人把它...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255282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