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6篇,用时1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伦理道德与现代人生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三大基本矛盾,自古及今,这三大矛盾始终存在着。正是在努力缓解这些矛盾的过程中,人类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人类社会得到了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今天,我们已经踏入了二十一世纪的门槛,怎样更好地处理人与自我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及人与自然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83839178.html
  • 普贤行愿与和谐社会——“普贤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普贤行愿与和谐社会——“普贤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与云南省保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保山市民...研究中心秘书长着重探讨了《普贤行愿品》与中国弥陀净土信仰的关系。他认为《普贤行愿品》中有关往生西方净土的经文,为人们所普遍重视并广为传诵,成为联系《华严经》、普贤菩萨和净土信仰的纽带。同时,由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85467287.html
  • 般若与禅定

    般若与禅定   □  《竞争力》 2007年第07期   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这不仅由于禅定是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戒、定、慧三学中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还因为由此而产生的解脱智慧是佛教区别于其他宗教的关键所在,最主要的是因为禅定在中国佛教中得到了创造性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富于中国特色的、生动活泼、别具一格的佛教宗派——弹宗。   佛教源于佛祖释迦牟尼的禅思体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50069945.html
  • 感恩与报恩

    感恩与报恩   □  《竞争力》 2007年第04期   感恩与报恩是佛教修行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传统积极倡导的人生修养准则。“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知恩图报”,是我们的祖训;“愿以此功德,报答四重恩”,“知恩报恩”,是佛陀的教诲。   感恩与报恩的思想根基于佛教的缘起理论。所谓&...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553269982.html
  • 五戒与十善

    五戒与十善   □  《竞争力》 2007年第04期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人类在享受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承受着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急剧变化所引发的一系列价值危机和精神危机。我们或许可以从传统的佛教伦理道德学说中,发掘出缓解这些矛盾与危机的丰富资源。   戒是梵文sila的意译,音译为“尸罗”。律是梵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14873407.html
  • 澳门普济禅院的开山祖师大汕

    中华文化的中心地”(注:姜伯勤著:《大汕大师与禅宗在澳门及南海的流播》,《文化杂志》第13、14期,澳门文化司署出版,第131页),这与大汕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作者:    ...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83150505.html
  • 无得正观与佛教伦理

    无得正观与佛教伦理      佛教因主张“万法皆空”而又被称作“空门”。在般若系经典的基础上产生的大乘中观学派及中国佛教三论宗等,更被视为“空门”的典型代表。   般若系经典的出现标志着大乘佛教的兴起。般若经典的中心义理是“缘起性空”和对缘起法的态度——&ldquo...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75754700.html
  • 弘扬佛教文化与文化遗产保护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以辽宁朝阳为例     河南龙门石窟大佛(资料图片)   在挖掘、整理、弘扬传统地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民族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正确处理开发、弘扬传统文化资源与保护文化遗产的关系,以及开发传统文化遗产与发展旅游、吸引外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55956419.html
  • 人间佛教实践的先行者——简论慈航法师的三大理念

      人间佛教实践的先行者——简论慈航法师的三大理念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摘要:慈航法师是人间佛教理论的倡导者和拥护者,也是人间佛教实践的先行者。在慈航法师的众多佛学思想中,其所倡导的“教育、文化、慈善是佛教的三大救命圈”的理念,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人间佛教实践的理论指导。本文将从“教育、文化、慈善为佛教的三大救命圈”、“改革佛教,任重道远”、“身体力行,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8363979619.html
  • 永明延寿的禅净思想及其特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内容提要:   宋以后的中国佛教,禅宗一枝独秀,净土修行法门影响日广。禅宗和净土在理论建构、修行方法等方面的冲突和矛盾日渐突出,在双方相互争论、彼此...延寿的思想中,两种净土同时存在,融合在一起,并行不悖;或认为延寿虽同时主张两种净土,但却将两者视为一同。   据杨笑天博士在《延寿的唯心净土与指立相》一文中介绍,延寿的著作中有四处提到&ldquo...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95041489.html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