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86篇,用时2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寒山寺 乌龟母子

      5月28日,一只小龟趴在龟妈妈的背上游弋在放生池内。苏州寒山寺在普明宝塔院放生池内饲养了十余个品种、数百只观赏龟,夏日气温升高,这些龟或结伴游弋、戏水,或集体吹风纳凉,成为一道风景。

    【佚名】

    ||

    http://www.fjdh.cn/wumin/2007/05/2015419654.html
  • 一家少林寺记

    http://www.fjdh.cn/Item/81677.aspx
  • 月溪禅师答:某人将寺内数寸高金沙泥小佛偷一尊,如何处置?

      问:昔与某公北京香山碧云寺,某人将寺内数寸高金沙泥小佛偷一尊,交我带回,从前未学佛,不知是过,今已学佛,乃知犯戒,如何处置? (香港吕碧城)   月溪禅师答:自性中觅罪性、福性、损益了不可得,皆如幻化,以世法来说,无心不为过,若放不下,则做一尊送去亦可。   

    月溪禅师

    月溪禅师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251110977.html
  • 青年与老人

    有个风华正茂的青年,时常轻视饱经风霜的老人。一天,父子俩公园。青年顺手摘了一朵鲜花,说道:"爸爸,我们青年人就像这朵鲜花一样,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你们老年人,怎么能和青年人相比呢?"父亲听罢,在经过小卖部的时候,顺便买了一包核桃,取出一颗,托在掌心里,说道:"孩子,你比喻得不错。如果你是鲜花,我就是这干皱的果实。不过,事实告诉人们:鲜花,喜欢让生命显露在炫目的花瓣上;而果实,却爱把生命凝结在...

    佚名

    |哲理故事|

    http://www.fjdh.cn/wumin/2007/09/18432616787.html
  • 境界——四料简

    之前,曾经当过沙弥,和黄檗是师兄弟。有一次,两人结伴,来到一处瀑布前。两人合伙在瀑布前做了一首诗。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人在作诗的时候,往往会无意中把自己的见地吐出来。黄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82165442.html
  • 国父孙中山先生普陀山奇遇记

         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于民国五年八月间,革命告一段落之际,偕同胡汉民等诸人普陀山,亦亲眼见到令人不可思议的景象,并命随从记下这一段奇遇,全文如后:   余因察看象山,舟山军港,顺道趣游普陀山,行者为胡君汉民、邓君孟硕、周君佩箴、朱君卓文,及浙江民政厅秘书陈君去病,所乘健康舰舰长则任君光宇也,抵普陀山骄阳已斜,相率登岸。逢北京法源寺沙门道阶,引至普济寺小住,由寺主了余唤笋将...

    孙文

    |感应|名人|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8/2146181132.html
  • 观音菩萨:求人不如求己

      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附录   【求人不如求己】   宋代诗人苏东坡曾与方外交佛印禅师杭州寺院。东坡见大殿上...

    佚名

    |观音|故事|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2/13583619519.html
  • 散心不与禅相应 守念头上做功夫

    生活方式以及达道的祖师的言行中可以看出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沉默与专注。所以,有“常独行,常独步,达者涅槃路。”之说;有“不是达道人,不将语默对”之说等等。   因为,我们修行是要向自己的内心...

    明一法师

    |禅定|止观|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2/22215735224.html
  • 梁京寺记

    十三年造。元绛寺记云。不知从昔之名。故后人以帝氏目之 宝林寺 梁天监中。武帝与宝公。此山。见林峦殊胜。命建精蓝 长于寺 建康南五里有山冈。其间平地。庶民杂居。...育。就庖哀切。被刳割。因斯患疾。眉须皆落。身疮并坏。后乃深起悔责求道。度禅师发大誓愿。罄舍家资回买此地。为立伽蓝 泰寺 梁武帝改年号大同。起泰寺。在台城内。穷竭帑藏。造大佛阁...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23253288.html
  • 尘心一宿悟

    。他与僚友沈拾遗“地深兰桂馥”的摄山栖霞寺,寄宿寺内,慨叹良多:“下界城可悲,南朝纷在目。———稍觉天籁清,自伤人世促。”再反思自己的仕途追逐,真是悔不当初汲汲于利禄:“一生如土梗,万虑相桎梏。永愿事潜师,穷年此栖宿。”(《与沈十九拾遗栖霞寺上方,于亮上人院会宿二首》)人生苦短,万虑相煎,要是常能居此清净之地,摆脱尘世的烦扰,该有多好呢!  区区如我辈,若有良机善缘,能于我们自己的人生驿站...

    史 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93953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