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83篇,用时23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和谐

    贪嗔痴,提高每个人的道德素质和修养。不但佛家持这个观点,儒家也是这样认为。儒家经典《大学》讲到:大学之道,明明亲民,止于至善。明明实质就是自我的觉悟,完善和提高,亲民属于觉他,止于至善等于佛家的觉行圆满。“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佛教和儒家的思想修行的基本层面有很强的共同点...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70975307.html
  • 三学一体的教育理念

    《大学》中提到:“大学之道,明明亲民,止于至善。”明明亲民,止于至善,这三纲领能做到就是菩萨。明明,就是要明白每个人都有光明的性德,也就是本具的佛性。人人皆可以成佛、为尧舜。  现在都提倡人权,其实中国很早就提倡人权;“大学之道,明明”就是尊重人权,而且彼此之间互相尊重。明明,由浅的方面而言是指人权、人格,深的方面而言是指心性。心性,就是佛法所说的“明心见性、...

    惟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42146004.html
  • 格物致知明明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的总则是“仁”,成仁就是要人世间、人群中实现人的价值,最终达到明明,亲民,止于至善的完美境界。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皆当努力行之。《大学》所谓:“大学之道,明明。”前“明”字,即是克己省察之修德,后“明德”二字,即是自心本具之性德。欲明自心本具之明德,非从克己省察修持不可。进之,始可言“...

    孙致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35442456.html
  • 净空法师投2.2亿元建文化基地

    来讲,《大学》一开端,就把儒家教学的纲领提出来了:“大学之道,明明”。我讲跟古人讲的不太一样,我讲“明明”,第一个“明”字,是动词;第二个“明“字,是名词。第二个“明”字是智慧,“明”是你本身具...明明,做得圆满,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你也做圆满。这才叫止于至善。这是最高的指导原则。你要明白这个道理,儒佛是真的是一不二。修学的次第也讲的很清楚。“知止而后有定”。知止,说得通俗一点,知足。...

    净空法师

    |教育|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9/122530893.html
  • 论国学的精神

    明明亲民,止于至善。”孟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程子曰:“凡学之道,正其心养其性而已。”由此可见,学之根本不外是明明,不外是复吾人本具之良知,复心体之同然。正如阳明先生所言:“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虽亲民亦明德事也。”明德既明,则足以应万事之变,正所谓各得其正、各得其理。因此,此学至简至易,但却至大无外,融通万物。有此根本之学,社会和谐就有了思想保障,知识技能...

    殷辂

    |国学|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9/1715381496.html
  • 学诚法師两岸佛教文化论坛上作精彩的发言

    ,对亲疏关系不同的人有差别地尊重、善待,如《大学》说:“大学之道,明明亲民,止于至善。”《论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庸》说:“亲亲之杀,尊...爱神而博爱神子(邻人)的精神,完全偏重个体的功利,也就是“”和“道”分离,德行只是功利手段,或行为习惯,没有内在的精神依托,于是出现精神空虚、道德滑坡的现象。这同西方文化彼此消长的互动过程中,如果...

    【佚名】

    |发言|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12/09262019740.html
  • 道元禅研思录(一)

    —1692)的事例。   禅师幼年时即按照母亲的意愿学习当时盛行的儒家(四书》,他对《大学》中“大学之道明明”的“明德”的意思不大明白...”   由于病情日益恶化,他感到已没有痊愈的希望,因而产生了如下念头:“没有什么需要办理的留恋的了,只是平生的愿望是为了明明,遗憾的是没能实现母亲的意愿。而现在要死了,只好...

    [日本]田里亦无著/陈星桥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33442431.html
  • 4.1南师大校园“寒食节”活动 素食亦风流

    这是我们传统文化千年的积淀,应该要发扬光大!”   “大学之道,明明亲民,止于至善……”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这是国学社的成员们现场朗诵儒学... 寒食节曾是中国民间的第一大祭日,相传春秋时期晋文公为纪念介之推而设。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卵等风俗。寒食节...

    佚名

    |素食|环保|放生|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324655386.html
  • 普世情怀与“大我”

    大众、构建秩序井然的社会政治制度为其价值理想的实践展开之道,以天地合、天人合一为其普世价值的终极实现。   最能体现这种精神价值的就是《大学》的“三纲八目”(“三纲”:大学之道,明明亲民,...,其内在自我完善和外在自我实现的终极根源(即“我”为什么要“明明”?为什么要“修齐治平”?其理论依据何在?)是缺乏明确阐释而有待追问的。   华严语境里,作为充分阐释的本体之“空”“觉”特征及其...

    桑大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32456863.html
  • 《华严经》:普世情怀与“大我”

    ”:大学之道,明明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一套完整的自救救人、以达到自我完善和天下太平的方案。“三纲”以“明明”始,以“止于至善”...本体论缺失和存在被遗忘的文化语境里,其内在自我完善和外在自我实现的终极根源(即“我”为什么要“明明”?为什么要“修齐治平”?其理论依据何在?)是缺乏明确阐释而有待追问的。   华严语境里,作为充分...

    桑大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02365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