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4篇,用时7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趣向涅槃的唯一道路

    忏悔致歉。  有关文字及缮校部分,尚请有缘读者大德,不吝赐教指正。  蔡清山 2000 / 05 / 25于台北内湖  问1:《相应部》第47相应第1经、18经、43经……及《长部》第22经《念处经...相关章节中论述?若是,则《清净道论》的“定学”、“慧学”部分就是《念处经》精详微细的解说了?但《清净道论》主要是以“坐禅”为主,甚少提到其他威仪(姿势)的禅修方法。然而《念处经》是行、住、坐、卧四...

    帕奥禅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3752416.html
  • 帕奥禅师答:如果有人唯欢喜自然、种花、植草,那还要修观照外身吗?

    问:如果有人对世间物欲、情、食、乐等都能淡泊无欲,唯欢喜自然、种花、植草,那还要修观照外身吗? 帕奥禅师答:欢喜自然、种花、植草也是一种执着。只要你的道智、果智还未在你的意门心路过程中生起,你的烦恼就还会一直潜伏在你的心流中。只要还有潜伏的烦恼存在,一旦遇到恶因缘时,你还是会生起烦恼,就像龙长老的故事一样。佛陀在《念处经》的每一节里都教导要观照内在与外在的五蕴。注释里也解释说,单是观照内在...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淡泊无欲修关照

    http://www.fjdh.cn/fjask/2010/01/08370096394.html
  • 四念处的实修与利益

    。   四念处的修法,若参照《念处经》及批注书,可以了解更多的实修细节及要领,而实修中还有一些方法及技巧,为历代原始佛教国家的行者所开发,在台湾倡导四念处禅修,有必要引介南传禅修大师的禅法。   四...(或乐),直到那种感受消失或不再干扰,又回到呼吸(或腹部),若有心念(贪.瞋.痴、或无贪.无瞋.无痴等)或法念(思惟的对象,依《念处经》记载,包括:五盖、五取蕴、六根、七觉支、四圣谛)产生,情况也...

    明法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61040489.html
  • 修行念处的成果

    佛陀指导,而在傍晚就证悟阿罗汉果;若是慧根迟钝之人,例如摩诃尸婆尊者,那么就需要超过七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证悟阿罗汉果。  注释里说,佛陀开示完《念处经》之后,有三万名比丘证得阿罗汉果。因此大家应当激起...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01749349.html
  • 帕奥禅师答:八圣道分是前行道,不是合行道?

    问:八圣道分是前行道,不是合行道?什么是前行道?为何八圣道分不是合行道?八圣道分不是含出世间法的吗? 帕奥禅师答:前行道是在圣道还未生起之前的行道,即在道智之前生起的所有观智。八圣道分的确包含了世间及出世间两者,但我想你是误解了我的话,因为我说的是「四念处是前行道」,而非「八圣道分是前行道」。 当《念处经》中提及四念处为道路时,正见等其他七圣道分也都已包括在内,但这里所指的八圣道分是指世间...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八圣道分合行道

    http://www.fjdh.cn/fjask/2009/12/09250595510.html
  • 四念处:抉择法无我的最好方法

    问:“我现在已经出家了,到底该修什么法啊?”佛陀没有让你天天修房子,也没有让你天天化缘,而是说应该以四念处为师。   《增一阿含经》、《念处经》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了四念处法门,龙猛菩萨在《大智度论》...按《念处经》、《宝髻经》等大乘经典的观点,一一抉择身体、感受、心为空性,只有了达一切法如虚空,才不会有任何执著。   这次寂天菩萨讲的窍诀,跟南传佛教的有点不同。原来我去泰国时,那里有很多四...

    索达吉堪布

    |四念处|空性|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1/22281833749.html
  • 浅谈正念与四念处

    ―《念处经》(亦名《四念处》),对四念处的具体内容作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与阐述,并含有某些个人在修学上的体验与感想,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与帮助。  正念是八正道的重要一支,是正的前提和基础,是修行解脱的...部经第二十二经――《念处经》,对此作系统的分析说明。  《念处经》,亦名《四念处》,是世尊系统、详细解说四念处的重要经典,在《阿含经》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  经文首先对四念处的重要性及什么是四念处...

    廖乐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92650618.html
  • 当代阿罗汉马哈西尊者传记

    啄磨中部和长部里的〈念处经〉和其注疏,他立志要以亲身体验来证实佛陀对〈念处经〉的特别教导和格外强调。   圆满十六观智  因为对经教、论藏的透澈了解和实践,梭巴纳比丘深切感念佛陀在〈羯腊摩经〉(Kaysamutti Sutta或称Kalama Sutta) 里的教示:「不但要依法义了解法义,更要亲身体证法义……」,尤其对佛陀在〈念处经〉里的保证:「如依法勤修四念处者七年…..七个月…..乃至...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52453459.html
  • 江西佛学院2008年招生简章

    、清净道论、二课合解、竹窗随笔、略论、禅堂仪轨、百法明门论、八识规矩颂、教观纲宗、楞严经、金刚经、六祖坛经、遗教三经、念处经、禅林宝训、语文、英语 、书法、政治等。   六、考试与录取   ...

    佚名

    |招生|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4/09334222873.html
  • 佛教的心智修养——内观

    ;而我们所追求的是“修所成智”,即亲证成智。要达到知见的这一层次,我们需要敏感、深邃的洞察力。在《念处经》中有这样一些表达方式:身随身观、受随受观、心随心观、法随法观。这些用语中的身、受、心、法重复...生起的那一刻如实观察。  下面让我们一一讨论如何是四念住。  身随观  《念处经》惠赐给了我们了知自身奥秘的几条途径。当然,当今之世,关于身体结构与生理活动的医学知识已十分先进,就连不从医的民众也从...

    赵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31239513.html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