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篇,用时10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知识修辞与实践关怀——评史拜罗《佛教与社会》

    基督宗教从罪中解脱,实为不同取向。史拜罗对佛教苦谛的了解,略微偏离失焦,这便影响到整部书的叙述口气与观察视角。  灭除烦恼是持戒的目标,同时,灭除烦恼也是清净持戒的必备条件,这种互斥的关系,史拜罗声称他...

    林朝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30265777.html
  • 精辟妙文《西天梵音》揭秘中国佛教史(二)

    往往过多地追求堂皇典雅,缺少一种精神快感。偶有一些快人快语,大多也是针对社会的体制和风气,却失焦于人生课题。   佛教的第三特殊魅力,在于切实的参与规则。   一听就明白,我是在说戒律。佛教戒律...

    余秋雨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18094891711.html
  • 佛教轮回思想的论述分析[*]

    佛教核心思想正确对焦的情况下,佛教的原初面容也就容易被遗忘。  职是之故,不论采取上述两种认知视距的任一种,作为理解与解释佛教思想的问题,必然都会伴随著另一种视距的失焦。就缺点而论:一则内缩于封闭的宗教独白窘境,缺乏他者对话与刺激下,以走入经院学术的阿毗达磨系统佛教为满足;一则失去宗教史实原貌的失焦美感下,过度外放地附和他者思想,不再确切依据佛陀实际有过的[法与律]教导解读,流于放任诠释,也流于过多...

    吕凯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54742598.html
  • 台湾当代在家佛教中的维鬘传道协会——一个区域性新兴教团个案的探讨

    第四章 王儒龙的诠释进路与维鬘教团的核心理念 52  第一节 王儒龙对于佛法的诠释进路 53  第一目 诠释背景:耶、儒、佛的失焦对话 53  第二目 挑战与响应:今古文本的解构 56  第三目 分析...

    罗国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15663194.html
  • 僧教育之宗旨、目标与施实原则

    修行,其下焉者,充耳不闻甚至不屑一顾;中焉者,双目失焦、手足无措,尚知惭愧;上焉者,亦会附庸风雅引经据典一番,可惜总是修无次第、难能得力亦不持久。而且由以上的引文,吾人更可以确信,上节所说的某些僧教育...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43367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