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90篇,用时12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如是如是

    种的牵系著众生受苦乐等报,即使父子至亲也无法代受业果,能够了达因果,更要努力殷勤修行,在中努力,莫让时光空过,待业果现前,才空自悔恨叹息。 ...

    中台世界

    |因果|业力|命运|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2/1221446825.html
  • 徐恒志答:为什么佛教特别强调因果?

    问:为什么佛教特别强调因果?  徐恒志答:因果是事物的发展规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是必得如是果。佛法认为世出世间一切都不离因果法则。

    徐恒志

    |佛|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595711383.html
  • 破口骂人发脾气,来世长相丑陋

      今生之男女,或作恶,或发脾气,或嫉妒,或破口骂人……,种如是,来世长得丑陋,又歪嘴。 If in this life one does evil deeds and easily gets angry, if one often gets jealous or scold people, in the next life, the karmic ...

    孙果森整理

    口业|恶口|因果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6/00120925503.html
  • 问:为什么要了解佛菩萨的功德?

    悲智两大品质。因而,修行所要做的,无非是修慈悲、修智慧。任缺其一,皆不得成佛。佛陀有法、报、化三身,在修行过程中,除了修习般若以外,还要广修方便。否则,只能证得法身,不能证得报身、化身。 如是如是...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103177948.html
  • 本地风光

    如此,其余三大部洲也各不相同了。天、人、阿修罗、畜生、鬼、地狱各下相同,此世界如是,他世界亦如是,例如华藏庄严海也是如此。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一切都变得不一样?原本你、我这颗本有自性之心,如是如是果,应该是下会变的,为什么会变呢?只因为各有因缘不同。如是如是果,所以自从无始以来,当了众生,各有造业下同,因此就一切皆不相同。自性本来如是,合计就是执迷下悟了。  最初从无始以来,一念之差,就执著...

    明初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00264504.html
  • 济群法师答:了解佛菩萨的功德和修行有什么关系?

    如是如是果。认识果之后,我们就知道应该从哪里做起了。 ------------------------------ 济群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济群法师佛教问答 济群法师佛教文章大全 ...

    济群法师

    了解佛菩萨的功德和修行有什么关系?|济群法师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85877879.html
  • 抢不走的福报

    原因,侍者说:「我刚走出门就流鼻血了,所以才请他代送国王的酒给皇后。」 国王叹气说:「我现在终於了解佛说的『自作其业,自受其报。』业力是谁也无法更改的。」 智慧小语:「种如是,得如是果。」善、恶之报... 从前波斯匿王听到两个侍从在对话,一个说:「今天我所有的一切都是国王所赐。」另一个说:「我什么都不依靠,只凭自己的命运来获得。」 国王一听很喜欢前者,便先遣人去皇后那里交待一些赏赐的事,接着便叫...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8193381421.html
  • 知义法师答:何谓业、宿业、业报和业力?

      知义法师答:众生由无始以来,一念不觉所产生的善恶思想行为,统称之为业。而众生在过去各种不同的时空里,所产生的一切思想行为,叫做宿业。所谓:‘如是如是果’由于宿业的力量...岂有不报之理!至于你为善,当应得善报,怎奈宿世恶业力强,是故如此,假若不是现今为善,恐怕又不是这个样子了。只要能继续为善,就是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现生的善成熟了,...

    知义法师

    初机学佛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0015011555.html
  • 知义法师答:佛教讲因果,是不是宿命论?

    知义法师答:   是原因,果是结果。‘如是如是果’,故称‘因果’。而‘宿命论’是说人生的吉凶祸福和富贵贫贱,都是命运所注定的,非人力所能挽回。这样一来,与因果刚好是唱反调。从前袁了凡,就是因为受了宿命论的影响,所以才辞官回去等死,后来云谷禅师告诉他‘一切唯心’的道理之后,才解除了‘...

    知义法师

    知义法师

    http://www.fjdh.cn/fjask/2008/02/17203020564.html
  • 业力的因果律

    而二生或多生后受果报,这就是从过现未三世,说明因果是不会消灭的。如是如是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业力因果律的定理,谁也不能逃避。只有把握著纯正的意志力,使行为纯善,有慈爱、容忍、宽恕、不争、不...阿赖耶识中,种子遇缘会现行的,到现行时果报分明,一定善得善果,恶得恶果,即所谓业力不灭的因果律。杂阿含经说: ‘依所播下的种子, 你便由此收到同样的果子; 作善的人收到善的, 作恶的人收到恶的; ...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83776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