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闻工艺精。严持诸禁戒。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邪行须禁止。克己不饮酒。美德坚不移。是为最吉祥。恭敬与...
佛音大家唱
|佛音大家唱|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2/1624548019.html
-
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 众天神与人 渴望得利益 思虑求幸福 请示最吉祥 世尊如是答言: 勿近愚痴人 应与智者交 尊敬有德者 是为最吉祥 居住适宜处 往昔有德行 置身於正道 是为最吉祥 多闻工艺精 严持诸禁戒 言谈悦人心 是为最吉祥 奉养父母亲 爱护妻与子 从业要无害 是为最吉祥 布施好品德 帮助众亲眷 行为...
佚名
|传灯|法会|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2/09160434904.html
-
养父母”、“帮助众亲眷”、“邪行须禁止”等世间善法,进而进入“参访众沙门、适时论信仰”、“克己净生活、觉知四圣谛”、“了悟于涅槃、世事不动摇”的出世间“福慧”善法。从这点上来看,佛教是重“实行”而非“...
张云江
|福慧|命运|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1/07310920431.html
-
适宜地”、“广学长技艺”、“善能养父母”、“帮助众亲眷”、“邪行须禁止”等“世间善法”,进而进入“参访众沙门、适时论信仰”、“克己净生活、觉知四圣谛”、“了悟于涅槃、世事不动摇”的出世间“福慧”善法。从...
张云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03746627.html
-
,如登高山,拾级而上,方能成就智慧。另外如在《佛说吉祥经》中,佛陀提出的忠告也是先从“远避愚痴者、亲近智慧人”入手,渐次谈到“居住适宜地”、“广学长技艺”、“善能养父母”、“帮助众亲眷”、“邪行须禁止...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33975106.html
-
养父母”、“帮助众亲眷”、“邪行须禁止”等“世间善法”,进而进入“参访众沙门、适时论信仰”、“克己净生活、觉知四圣谛”、“了悟于涅槃、世事不动摇”的出世间“福慧”善法。从这点上来看,佛教是重“实行”而非“...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53275738.html
-
,站立一旁,以偈白佛言:“众天神与人,渴望得利益,思虑求幸福,请求最吉祥。”世尊如是答言:“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德行,置身于正道,是为最吉祥。多闻工艺精,严持诸禁戒,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暇疵,是为最吉祥。邪行须禁止,克己不饮酒,美德坚不移,是为最吉祥。恭敬与谦让,知足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3449528.html
-
不生起大悲之心,施给他们所求之物。或者有想听法的人来求法,却吝惜不说,这就是第二重罪。 ▲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吉祥经》) [今译]布施是良好的品德,要尽力帮助亲戚...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四十二章经》) [今译]看见人行布施道,应该高兴地帮助他,这样做的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4145565.html
-
[今译]如果菩萨,自己有财物,生性吝啬,有贫苦众生,没有依靠,来乞求施舍,却不生起大悲之心,施给他们所求之物。或者有想听法的人来求法,却吝惜不说,这就是第二重罪。 ▲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如之。(《四十二章经》) [今译]看见人行布施道,应该高兴地帮助他,这样做的福报很大。一个僧人问佛说:这种福报会被分尽吗?佛说:譬如一支火炬的火,数千万人各自拿着火炬来取火,用来做饭照明,而这支火炬...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80153581.html
-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吉祥经》 [今译]布施是良好的品德,要尽力帮助亲戚朋友,行为上没有一点污点,这样才是最大的吉祥。 ▲是人(布施之人)现在得四果报:一者:一切乐见...大彻大悟的人,哪有自由自在的份! ▲师风作务执劳,必先于众,主者不忍,密收作具而清息之。师曰:“吾无德,争合劳于人?”既遍求作具不获,而亦忘餐。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语流播寰宇矣。《五灯会元》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43843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