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仰的生活便能充实。
这样的一个风俗习惯,对于身为佛弟子的吾人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大智度论上说,佛弟子在修行路上若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常不离佛。唯有常随佛学,未生的善根才能得生,已生的...天方夜谭吗?
“常随佛学”是普贤十大行愿之一,普贤菩萨虽然已阶等觉之位,但仍发愿不离于佛,我辈惑业具足、无修无证,怎能过分自信呢?纵然佛已入灭良久,但意欲亲炙的存心绝不能没有啊!世间明灯已灭,然其...
三省
|常随佛学|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6/1055494579.html
-
常随佛学 华严经行愿品末卷所列十种广大行愿中,第八曰常随佛学。若依华严经文所载种种神通妙用,决非凡夫所能随学。但其他经律等,载佛所行事,有为我等凡夫作模范,无论何人皆可随学者,亦屡见之。今且举...身口意乎?如是至三。 灵芝律师云:如来亦自恣者,示同凡法故,垂范后世故,令众省己故,使折我慢故。 如是七事,冀诸仁者勉力随学。远离骄慢,增长悲心,广植福业,速证菩提。是为余所希愿者耳!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1545032.html
-
第九节 优波离尊者 第十节 须菩提尊者 第三章 常随佛学十大弟子 第一节 舍利弗尊者 (一)八岁走上论师宝座 舍利弗译为身子,其母身形好,身子所生,故名。又译鹙子,母眼明净,如鹙鹭眼。生于...想另投高师。恰巧一天遇到马胜比丘为说:佛所教导的修行法语,‘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使其顿悟宇宙人生的真理,和目犍连一起带领二百弟子到竹林精舍皈依了佛陀。 (二)著名的...
明旸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32942921.html
-
常随佛学——纪念恩师茗山上人往生二周年
◎朱敬红
“常随佛学”是恩师茗公十多年前写给我的一幅字。每见恩师遗墨,我就忘不了二零零一年六月一日,那个悲伤欲绝的日子。恩师舍报生西、天地共悼...俯身写字了,晓军揿下快门:“常随佛学”,原来竟然是写给我的。师父有他心通吗?他知道我心中所想吧。恩师说:“我不想给你写别的,常随佛学,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恩师殷切之心溶于这四字之中、胜似千言万语!
...
朱敬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435583439.html
-
常随佛学得大自在——喜读《喜悦人生》系列丛书 觉 真 七月十八日至二十三日,在著名的湾仔会议展览中心新翼场馆举行的“香港书展二OO一”,的确是一次十分吸引人的全民文化活动,是香港文化界、...知识分子,不足怪。其实,佛学、佛教的义理,与识字的,不识字的,人人有关。可惜,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知道此中原理。 世上苦人多。别说那个小小的科索沃、短短的约旦河西岸、贫瘠又落后的阿富汗,就说我们经济发达、...
觉 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10864027.html
-
文殊菩萨教学的纲领:十波罗蜜,这在《华严经》上。通常大乘经上只讲六波罗蜜,十波罗蜜是后面又加了四条,按照这个顺序: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愿、力、方便、智,文殊菩萨教给我们十波罗蜜。普贤菩萨教给我们是十愿,“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常随佛学”,句句都重要。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09385477413.html
-
如本法师答:普贤十大愿王云:“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rdquo...理应多学正法,何以如此而说呢?因为往生到西方净土的话,阿弥陀佛还是教导往生者要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常随佛学,乃至听闻三十七道品(梵语bodhi—paksika)、六度、般若学等等...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6531112560.html
-
问:佛菩萨像赤足者何义。
范古农答:有二义。佛胜应身千丈卢舍那,现于色究竟天。(色界最高之一天)天国土净,天赤足,佛示同天身,故亦赤足。佛劣应身丈六,释迦生于印度,印度炎热,人赤足,佛示同人身,故亦赤足。菩萨则常随佛学,依佛而住,人天二身,示现类佛,故亦赤足。此示同人天之义也。又佛身为微秒清净功德之聚,具足无边相好,如三十二相中足相有六,一足安平相,二千幅轮相,(足下纹相)三足缦网相,(...
范古农
|范古农|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493211890.html
-
十大愿王又称为普贤愿海,代表一切菩萨的行愿,所以菩萨发心修行,又称为入普贤愿海。因普贤为十大愿的愿王,故与菩提心相配,并被视为与金刚萨埵同体,也列于金胎两部曼荼罗中。
普贤菩萨在华严大会之上,曾宣说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以此来开示菩萨的发心。
“普...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121078025.html
-
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临命终时,得此愿王引导,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然此十大愿为一切菩萨行愿之标帜,故亦称普贤之愿海。以此菩萨之广大行愿,一般称为大行普贤...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142078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