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师,“大千”就是逸琳老方丈为我取的法名。起初,我完全根据佛经,崇奉释迦牟尼的方式:“日中一食,树下一宿。”
当时佛门中声望最高的,是宁波观宗寺的谛闲老法师,我决定到宁波去求见谛闲老法师。我由...
张大千
|佛缘|名人|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1/2118482031.html
-
张先生给记者讲解壁画上的故事 你有缘目睹过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临摹的敦煌壁画真面目吗?对大多数热爱敦煌艺术的人来说,要是能见一眼张大千先生上世纪四十年代在我省敦煌临摹的...先生“淘”得的壁画却是个宝贝,据说那幅敦煌壁画出自国画大师张大千之手。
张大千临摹的敦煌壁画在兰州“露脸”了?听到这个消息后,记者经过努力,和持“宝”人张先生取得了联系。3月15日,经...
佚名
|张大千|敦煌壁画|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3/10483121751.html
-
张大千与敦煌壁画
(一)
关于张大千与敦煌的故事,有一个老话题,即“张大千有没有破坏敦煌?”
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执行馆长重提旧事时表示:“张大千的行为,从客观上说,是对敦煌艺术的破坏。”此话随意得令人吃惊。
张大千在敦煌临摹壁画时,打掉壁画的消息就传到了重庆。重庆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当即发电报给敦煌县县长要查实这一情况,但电报写得比较婉转:“张大千君,久留敦煌,...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7541792650.html
-
张大千与宁国寺 四川 铁波乐 资中宁国寺即汉、唐时的德纯寺,素以“禅门祖庭”而闻名于世。民国年间,这里的禅风虽然不及往时之辉煌,但是却以禅茶和素筵席而名闻遐迩,成都重庆很多政要人物和社会知名人士只要到了资中,都要前去领略一番素茶和素席的禅味。民国三十年(1941)春,国画大师张大千受资中籍画家、四川省议员林君默的邀请,与他三哥张丽诚、书法家杨孝慈一行四人来到资中,当时的宁国寺住持是昌绪法师...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03767395.html
-
张大千的水月观音像 新都宝光寺珍藏的字画极为丰富。这些字画挂满了各个殿堂,其中最珍贵的字画又大多集中在方丈和尚的客堂内,一般游人很难看到。已故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一生的杰作之一、工笔重彩绘制...装饰美观的木龛内。两旁有传为宋徽宗赵佶画的白鹦鹉、元代赵子昂画的五马图、明代文征明画的山水、破山和尚写的草书、清代王文治写的行书、张船山画的蜂猴(封侯)等。张大千画的水月观音菩萨,头饰珠翠、身披缨络,...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53852701.html
-
国画大师张大千(1899—1983),四川内江人。他的大作常以“大千居士”落款,说明他与佛教颇有因缘。他原名张正权,先后在松江禅定寺、宁波观宗寺、杭州灵隐寺做过一百天和尚。“大千”大名还是...计算,可知一个“大千世界”包括十亿个世界,说明空间与时间是无限的。张大千非常喜爱逸琳法师为他取的法号,以后一直以法号“大千”行世,这一法号形容他的画作也非常合适,堪称气象万千。张大千晚年移居台湾省时,...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02275993.html
-
敦煌莫高窟--张大千的旷世绝恋
敦煌莫高窟--张大千的旷世绝恋,大画家张大千一生一妻三妾,红颜知己无数,从20岁出名一直到辞别人世,张大千的桃色绯闻比他的画卷还丰富。由此,他也获得了“数画人才华风流古有唐寅,今有大千”的雅号。可是,直到2004年3月,随着张大千的一幅被行家估价逾千万元人民币的巨幅山水画《苍莽幽翠图》的浮世,一枚大千先生从未外露的《秋迟》印章神秘现出,风流才子那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151382820.html
-
杨春蕾 展览作品
杨春蕾,张大千再传弟子,虽然来自书香门第有传统的线条和色彩功夫,同时又具备扎实的学院造型能力,把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中国佛教画用现代语汇进行重新诠释,在只重视临摹的大风堂画派中,应是一个重要的传承人。
展览时间: 2007-6-8 ~ 2007-6-20
展览地点: 成都市青羊区
主办单位: 永和画廊
【佚名】
|画展|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6/0854389802.html
-
1928年在学界敦促下成立了古物保管委员会。1930年,斯坦因再次拿到中国考察的护照后,古物保管委员会向南京政府呈文,反对斯坦因在新疆甘肃的旅行,请新疆政府把斯坦因驱逐出境。 画家张大千到敦煌临摹壁画 正是对古物主权意识的认识之后才带动了对其历史价值的认识。40年代初,画家张大千到敦煌临摹壁画,因为洞窟中的壁画有很多是多层壁画,绘制于不同年代,而张大千崇拜北魏隋唐风格,为了临摹,他不知轻重剥离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40258111.html
-
丛生九只灵芝的黄杨木如意有多奇特?现在来广东省博物馆可以看到!拥有丰富佛教题材藏品的广东省博物馆,即日起举办“拈花微笑——馆藏佛教文物展”,展出134件多彩多样的馆藏佛教文物。 据悉,展览还展出一幅张大千的《临敦煌佛像图轴》,这是此画首次公开亮相。
【佚名】
|文物|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5/0930199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