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恒志居士著 一、修学戒定慧的重要性 二、戒定慧的主要内容 三、有关戒定慧的实践问题 四、念佛与止观 各位大德、各位同学: 我们学佛的目的,在于坚持五戒十善,来断恶修善,净化自己;广...’ 四、念佛与止观 现在特别需要提出的,持名念佛与止观是完全可以一致的。因为一句佛号蓦直念去,杂念不起便是止;一句佛号心念耳听,明明历历便是观。古德说:‘一念相应则一念是佛,念念相应则念念是佛。’...
徐恒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24842864.html
-
遗稿》是他两部净土宗的撰作。 由於入宋以後,净土信仰不仅扎根於民间,而且得到天台宗、禅宗、律宗、华严宗等祖师大德的极力提倡,形成为各宗的“共宗”。有的主张念佛与止观等持,有的提倡禅净双修,性相圆融,...乐邦文类》五卷,宗晓编於南宋庆元庚申六年(1200),他在序文中写道:“兹社(指白莲社),属净土宗社团组织形式,初祖东晋慧远曾与慈永、慧持、刘遗民和雷次第等一百二十三人,专修念佛法门,誓愿往生西方净土,因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72254667.html
-
能读大本的《无量寿经》,那就是修止观了,和小本的《阿弥陀经》所说的法门不一样!
问:净土念佛法门,与修止观是否有相同之处?
师:若遵循小本《阿弥陀经》的教授,执持名号的念佛法门与修止观的法门是不同的。我们读《十六观经》,上品上生、上品中生者,必须通达第一义谛,此则是修止观的法门了。念佛与止观法门皆是有深有浅,但修止观也好、念佛也好,平时日常生活里,烦恼少即容易一心不乱、心不颠倒,临命终时,也能一心...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21291284436.html
-
阿弥陀佛,然后起座拜阿弥陀佛,发愿求生净土。当然,若能读大本的《无量寿经》,那就是修止观了,和小本的《阿弥陀经》所说的法门不一样!
问:净土念佛法门,与修止观是否有相同之处?
师:若遵循小本《阿弥陀经》的教授,执持名号的念佛法门与修止观的法门是不同的。我们读《十六观经》,上品上生、上品中生者,必须通达第一义谛,此则是修止观的法门了。念佛与止观法门皆是有深有浅,但修止观也好、念佛也好,...
妙境法师
念佛|净土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12/22441796220.html
-
前来接引,决定得生。此法是依仗佛力,极易下手,惟在信之笃,愿之切,行之力。所谓信愿行三者,不可缺一也。
念佛与止观:各种修持法门,皆是对治妄念而生。我们的妄念刹那自甲至乙,至丁,至丙等等,攀缘...无量庄严。应知众生之所不得见佛者,盖由无明遮蔽故。若能专心念佛,久久观想,则我与佛,互相为缘,现在当来必得见佛。此即修观。
此法修持最易,无论何时何地均可行之。又一字不视之人,读万卷书之人,若行...
圆慈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25041705.html
-
二者都很好地将念佛与止观结合了起来,能够有效地对治念佛过程中出现的昏沉和掉举,从而能很快达到一心不乱的境地。他说:
近蒙法师训励,誓期不负婆心。无奈,昏散交攻,依旧昔时行履,因日阅十余纸净典,以发...开悟,而是念佛之人的心能否与阿弥陀佛的愿力产生感应:感应了,往生就没有问题;感应不了,就不能高枕无忧!
作为诸佛的权巧方便,净土法门包括如下内容:第一,它必须是仰仗佛力;第二,它必须以阿弥陀佛...
恒毓博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94740004.html
-
混乱的心态中走出来,既观不起来,更无可能由此契入空性。 念佛与止观 梦度:那么念佛人在修学当中怎么落实止观呢? 法师:现代人念佛,多倾向于持名念佛,以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和对娑婆世界的厌离为前提。在此... 梦度:通常人们认为发菩提心是利益众生,念佛则偏重于自修自利,二者似乎矛盾。如何才能将发菩提心与念佛结合起来呢? 法师:关于发菩提心有三种不同方式:一是先帮助别人而不考虑自己(牧童式发心);一是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383471413.html
-
止观,只是知识性的概念,没有多大力量。只有通过止观,闻思的见才能落实于心行。观,又须以止为基础,否则很难从平日混乱的心态中走出来,既观不起来,更无可能由此契入空性。
念佛与止观
梦度...
梦度:通常人们认为发菩提心是利益众生,念佛则偏重于自修自利,二者似乎矛盾。如何才能将发菩提心与念佛结合起来呢?
法师:关于发菩提心有三种不同方式:一是先帮助别人而不考虑自己(牧童式发心);...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384271423.html
-
即当返观缘触之心,念念迁流,了无实在,可知受触者及所受之触,毕竟空寂。是名修观。意对法时修止观,与前文静坐中所述方法相同,兹不复赘。
第五节念佛止观
若多障之人,学习止观,心境暗劣,但凭...,惟在信之笃、愿之切、行之力。所谓信愿行三者,不可缺一也。
问:念佛与止观何关。答:各种修持法门,无非为对治妄念而设。吾人之妄念刹那刹那,自甲至乙、至丁、至丙等等攀缘不已。念佛则可使此粗乱妄念,...
蒋维乔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5344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