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胜。古有习定高僧,坐常开目。向法云圆通禅师亦呵人闭目坐禅,以谓[黑山鬼窟],盖有深旨,达者知焉。 身相既定,气息既调,然后宽放脐腹。 一切善恶都莫思量,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久久忘缘,自成一片。此坐禅之要术也。 窃谓坐禅乃安乐法门,而人多致疾者,盖不善用心故也。若善得此意,则自然四大轻安,精神爽利,正念分明,法味资神,寂然清乐。若已有发明者,可谓如龙得水,似虎靠山。若未有发明者,亦乃因风吹火...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71558980.html
-
对待,一切任运自在。“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僧爱,洞然明白”。孤明历历,不续前念,不引后念,对境无心,无论何种境界现前时,都不贪著,亦不心厌,拈来即用,用罢即了。“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心息故,心心无处;不修故,步步道场,要即此作功。 感恩法师的慈悲善巧,藉由静坐、慢步经行和山水行禅,种种方便施设,给予学人拐杖和梯子,时时刻刻反观自照。照顾当前t念,如牧牛t般,念起即觉,觉之即无。务期借境...
愚 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44867052.html
-
开悟的一天。其实我们从这里也知道,这些用功方式在日常也是一样的,该除除、该断断、该止止、该提提、该守守。有句很简单的话叫“念起即觉,觉之即无。”完全概括了它。
...杂善等事。串习念者。谓无心故忆。忽尔思惟善恶等事。接续念者。谓串习忽起。知心驰散。又不制止。更复续前。思惟不住。别生念者。谓觉知前念是散乱。即生惭愧改悔之心。即静念者。谓初坐时。更不思惟世间善恶。及无记...
明一法师
|禅定|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7/10434186939.html
-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时行者静观万物,自自然然,妄念虽有,已不执着,念起即觉,觉之即无,烦恼即菩提,便是黄鹂鸣,白鹭飞。但行者无始以来所积的细微无明...:韦应物诗曰: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时行者慧光内照,细微无明已显露出,外看已达无我之静相,但,幽草还生,深树鸟鸣,且能超越世间的烦恼,正是断尽无...
法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01042201.html
-
当下这一念事关重大,十法界的形成都是从这一念开始的。我们要让自己的每一念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毫不含糊,在无明烦恼刚要萌动时就要用智慧的光芒照破它,不可随它迁流。古德所说:“念起即觉,觉之即无”,就是觉照当下一念的方法。我们如果能把修行落实于当下,那么我们就不必担心到腊月三十会手忙脚乱,不必担心最后一息不来时会前路茫茫。因为当下是一个永恒的概念,当下不等于是这一念,这一念过...
净慧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63339765.html
-
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唯在此也。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但得无念知见,则爱恶自然淡泊,非智自然增明,罪业自然断除,功行自然增进。 既了诸相非相,自然无修之修。烦恼尽...境。南侁、北秀、保唐、宣什等门下,皆此类也;牛头、天台、惠稠、求那等,进趣方便,迹即大同,见解即别。 二、泯绝无寄宗者:说凡圣等法,皆如梦幻,都无所有,本来空寂,非今始无。即此达无之智亦不可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20765097.html
-
处理不好,一切都无众谈起。《地藏经》上讲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可见当下这一念事关重大,十法界的形成都是从这一念开始的。我们要让自己的每一念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毫不含糊,在无明烦恼刚要萌动时,就要用智慧的光芒照破它,不可随它迁流。古德所说“念起即觉,觉之即无”,就是觉照当下一念的方法。
我们如果能把修行落实于当下,那么我们就不必担心到腊月三十会手忙脚乱,不必担心最后一息来时会...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141283064.html
-
为妄,知其邪妄,邪妄自消,不待止之使无有也。宗密云:“真心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即在于此。”年来听唐河如空师傅讲“不怕念起,就怕觉迟”,桐柏印生师傅讲“念起不随叫禅,降灭六贼叫定”,同一...大可与当时盛行之佛学抗衡。
韩愈虽排佛,但精通佛学。《与孟尚书》云:潮州时识一老僧号大颠,“实能外形骸以理自胜。不为事物侵乱”。《送高闲上人序》云:高闲上人学佛,一死生,解外胶。“其为心必泊然无...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20791540.html
-
众妙之门。 由无始迷之,故妄执身心为我,起贪嗔等念。若得善友开示,顿悟空寂之知,知且无念无形,谁为我相人相。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惟此也。故虽备修万行,唯以无念为宗。 ...分数,皆是表显之说。学者不会,便向表显名句上生解,皆是依倚,落在因果,未免三界生死。你若欲得生死去住脱着自由,即今识取听法的人。无形无相,无根无本,无住处,活泼泼地,应是万种施设。” 所以阅读禅...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90439210.html
-
持久,仍存未纯之心,这就是多妄想、多游思。妄想生贪欲,游思多不觉。法在于止观,收心人内,修心自虑,以心制心,以心悟心,断尽烦恼,安定心神,关掉分别心,直至进入佳境。这时一念放下,万般自在,修到无我方是法,行到无心方人道。 修炼入静,是个慢功夫,长功夫。往往一念刚息,杂念又生,但是“不怕念起,就怕觉迟”,要“念起即觉,觉之即无”。要获得心灵的解脱,就要做到见景不生情,见物不动心,也就是说心不要被...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32367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