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9篇,用时28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月悟法师答:受戒后破戒罪过大,不敢受戒,怎么办?

    月悟法师答:《华严经·贤首菩萨品》说:“无上菩提。”受了,便种下了菩提的种子,因缘成熟,必定成就无上菩提,结成佛果。 如果不是故意,没有来得及...成佛;这唯识宗强调的事佛性,有一类众生无成佛之因,不能成佛。没有种下种子,无法开花结果。 《楞严经》说;“摄心为,因戒生定,因定发慧。”皈依佛门之后,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

    月悟法师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6/20111483577.html
  • 六和敬:佛教三大语系的团结与合作基础

    意乐、纯善意乐。   四、和同修   无上菩提,百善戒为先。定慧二学的根本,无戒则定慧彷佛盖在沙滩上的高楼,容易倒坍。无规矩不足以成方圆,戒律乃是维持教团的柱石,不论出家或在家,...    佛陀入灭迄今2550年,他的教法遍及全球,蔚为世界五大宗教之一。佛教开放性、内省性、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的宗教,迥异于其他封闭性、外求性、神主义、神道主义的宗教。   佛教因应时空背景...

    郑振煌

    |六和敬|佛教|戒律|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8/09192028074.html
  • 近代艺术大家潘天寿与佛教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他1948年所作的指墨画《达摩》。达摩即菩提达摩,我国南北朝时禅宗的创立者,画中的达摩为上半身造像,高额挺鼻,粗眉美须,耳垂重环,拇指与食指指甲盈寸,两指托着一颗佛珠,一册经卷摊开案上,正在聚精会神诵经,突出了高僧的精神风骨,读来别有一番趣味。潘天寿画室经常挂着的一幅对联,为弘一法师所赠,也与佛教有关:“无上菩提,佛为一切智慧灯”。所有这些,都反映出潘天寿早年思想上浓厚的佛教...

    佚名

    |$False$|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6/09353583081.html
  • 六和敬:佛教三大语系的团结与合作基础

    欢喜意乐、荷恩意乐、大志意乐、纯善意乐。   四、和同修   无上菩提,百善戒为先。定慧二学的根本,无戒则定慧彷佛盖在沙滩上的高楼,容易倒坍。无规矩不足以成方圆,戒律乃是维持教团的柱石,...  台湾中华慧炬学会郑振煌   佛陀入灭迄今2550年,他的教法遍及全球,蔚为世界五大宗教之一。佛教开放性、内省性、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的宗教,迥异于其他封闭性、外求性、神主义、神道主义的宗教。...

    郑振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04339333.html
  • 六敬合

    一切人事物时,于内心作意欣乐:广大意乐、长时意乐、欢喜意乐、荷恩意乐、大志意乐、纯善意乐。  四、和同修  无上菩提,百善戒为先。定慧二学的根本,无戒则定慧仿佛盖在沙滩上的高楼,容易倒坍。...则以六和敬为依止规范,故六和敬可当作今日佛教三大语系的团结与合作基础。  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一、身和同住  律藏中的犍度和丛林清规,古代僧团的...

    郑振煌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93450641.html
  • 五戒与十善

    实际上并不是以约束和限制为目的,而是针对众生的烦恼习气,通过遵守戒律加以克服,从而实现修持佛法、获得解脱的终极目标。《华严经》曰:“无上菩提。”只有严格持,才能进入真实的...急剧变化所引发的一系列价值危机和精神危机。我们或许可以从传统的佛教伦理道德学说中,发掘出缓解这些矛盾与危机的丰富资源。   梵文sila的意译,音译为“尸罗”。律梵文...

    华方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14873407.html
  • 戒乃自由良药而非束缚

    戒乃自由良药而非束缚 大愿法师 “五戒”一切诸戒的基础,一切必须从五戒筑起,如同我们盖房子,一定须把地基先打好。若五戒持不好,以后你能持什么呢?这不可能的。佛陀制戒的目的,希望佛弟子们能够持,因为“无上菩提”。应当一心持净戒,若能如法(如法指按照佛陀所说的戒条、的内容与的精神而持守),个人能增长功德,团体则能和合安乐。 有的人认为持一种不自由,而且有被束缚的...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85675407.html
  • 济世匡时自永恒,怡情山水非本意——读《泉州市寺庙宫观楹联选集》

    主编的这书的目的和意义多方面的,其艺术感染力也不一而足。  该书所收楹联,内容大致可划分成以下几大类:  一、至性至理,以度人心。  宗教一种精神力量,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上的东西。尽管宗教思想一种虚幻的思想,但它是现实社会的反映。试看:“无上菩提,佛为一切智慧灯”(铜佛寺)、“愿将佛手双垂下,摩得人心一样平”(海潮庵)、“一耳听万人至诚有感,千眼瞻六合大化无私”(龙山寺)、...

    陈宇翔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63765359.html
  • 禅定──护心之道·见性之

    其它法门,亦不会有成就。无上菩提,应当具足持净戒。持入道之正门,菩提之真因,功德殊胜。   第五、创立适合现代人的禅定修习法,建立解行互资、阶次严谨、可操作性强的禅修体系。其实,法无高下,...ldquo;中国佛教禅观之未来展望”并不应仅限于禅法于现在及未来对社会人群的影响力之层面,其实,这一论题更多更主要地探讨佛门份事──禅修法门。从教理上讲,佛门修行的总纲为、定、慧三学,...

    温金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412669664.html
  • 佛教春联

    法轮常转,佛日增辉;   国运兴隆,万民齐欢。   横披:戒灯常明   无上菩提;   佛为一切智慧灯。   横披:南元阿弥陀佛   学道当知心佛;   修行应以为师。   横披:南元阿弥陀佛   真佛不从心外觅;   此身即真道场。   横披:爱国爱教   信佛学佛,乃是信真理,学智慧; ...

    毛蒸昌

    |楹联|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1/1828522172.html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