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16篇,用时7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清净对于天台止观修证之重要性──以智顗《摩诃止观》之论述

      持清净对于天台止观修证之重要性──以智顗《摩诃止观》之论述   [ 作者:何名容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  【文献属性】[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持清净对于天台止观修证之重要性──以智顗《摩诃止观》之论述  【文章作者】何名容   【指导教师】熊琬  【文章页数】175页   ----------------------...

    何名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82653608.html
  • 帕奥禅师答:为何持清净却不能更包容、更慈悲地对待其他人呢?

    问:我本来想要出家修学戒定慧,尤其是学习帕奥禅法,但是我看到一些持清净的人不好好修行,却爱搬弄是非、批判性很强,我内心很难过也很怕。为何持清净却不能更包容、更慈悲地对待其他人呢? 帕奥禅师答:你不应该理会及受到其他人的烦恼影响;你应当记得即使是佛陀也会遭受批评与诬告。当某人对你或其他人批评或搬弄是非时,那是他个人的恶业,你不应以相同的态度对待他。 返回帕奥禅师问答专题 --------...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持慈悲

    http://www.fjdh.cn/fjask/2009/11/09555693884.html
  • 七种清净

      七种清净   怎么样才能成就智慧?   依靠七清净可以成就智慧,证达二种神圣的涅磐。   什么是“七清净”?   是清净、心清净、见清净、除疑清净、道非道智清净、行正道智见清净、智见清净。   什么是清净?   居士是受持五戒或八戒即得入于清净,出家僧众则须依奉波罗提木叉律仪戒、根律仪戒、活命遍净戒、资具依止戒获得清净,守持波罗提木叉律仪戒为总摄。   什么是心清净?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385960749.html
  • 帕奥禅师答:请帕奥禅师答禅师对肉身不坏的看法?

    问:请问禅师对肉身不坏的看法?那是修行的目标吗? 帕奥禅师答:佛陀开示说:众生的心愿能够由于其清净的戒行而达成。那些肉身不坏的人可能在当生或过去某一生中曾经持清净;以清净行为基础发愿死后尸体...佛教徒,也没有持守戒律。在这种情况下,她的肉身不坏可能是由于过去某一生中持清净与发愿的缘故。 然而,长远地来说,他们的尸体终究还是会毁坏与消失的,因为「诸行无常」;包括色身在内的一切行法都是无常的...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肉身不坏

    http://www.fjdh.cn/fjask/2009/08/16312089522.html
  • 了幻法师答:守戒能得到什么好处?

    了幻法师答:守戒对于在家人而言,就是受持五戒。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受持五戒是人道的根本。受持五戒的人,会有无尽的利益。 是佛教的根本,佛教的戒律虽然有出家、在家的区别,但是一切戒律都是依据五戒为根本。 受持五戒有什么利益: 《灌顶经》卷三说:受持五戒,必感得二十五名善神的护佑。《月灯三昧经》卷六记载,持清净者能获得十种利益:满足一切智;如佛所学而学;智者不毁;...

    了幻法师

    了幻法师|戒律

    http://www.fjdh.cn/fjask/2008/12/22120633525.html
  • 的精神与意义

    为究竟。而要修定、修慧,又必须以持清净为前提,所谓“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尸罗就是,持清净,所得到的禅定才是正定,在定中启发本具的智慧,照破心中的无明烦恼,最后就能契入这念妙明真心。所以《...戒法就像是渡海浮囊一般,我们要度过烦恼的大海,必须藉浮囊之力。犯戒之人,就像是浮囊破了洞,一定是沉沦于烦恼业障海中。所以,唯有持清净,才能够安稳的到达涅槃的彼岸。《遗教经》中,佛陀告诉我们对于戒法,要...

    见牟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5544377.html
  • 如本法师答:学佛须常亲近善知识,善知识应具备何种条件,方可堪称善知识?

    ?叙述如下:   一、证德:指三学修证,清净成就,定成就,观慧成就。   二、教德:深入经藏(梵语sutranta—pitaka),成就多闻,能开示导引学众,进修大乘正道。   三、达实性:实性是正法的别名,由现证慧通达,或从闻思教理得通达。   四、悲愍:有慈悲心,不是为了名闻利养,而是能清净说法。   五、巧为说:成就辩才,能善巧方便为众说法,所以容易了解,容易得益。...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512712545.html
  • 了幻法师答:为何学佛后他人说我越来越没人情味了?

    积累,而福德资粮的积累,却必须以众生为助缘而获得。佛经中说两种资粮,如同车的两个轮子一样,缺一不可,所以修行不是将自己封闭在黑屋子里,就可以完成的。在菩萨行的六度中,要求我们通过对他人行布施,自身持清净,能在人群中修忍辱,来培植我们的福德资粮 对此,大乘佛教特别强调修行人与众生的关系,成就佛果与利益众生的关系,《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

    了幻法师

    婚姻|家庭

    http://www.fjdh.cn/fjask/2008/10/12123519237.html
  • 清明节山西普寿寺常住法师为愿老和莲老扫塔

    弥陀圣号,前往扫塔。在愿老法师的塔前,大众师父们诵了《无常经》《佛说阿弥陀经》等,表达对愿老法师的缅怀之情,饮水思源,因为有愿老法师嘱托师父一定要建立尼众学道场的缘起,才有了今天聚集五六百人的清净尼众僧团,才有了这一方清凉净土,才让今天的尼众有如法成长的因缘。感恩愿老法师之恩德,但更仰慕她老人家一生持清净如满月的厚德,那是今日佛子的榜样。  在莲老法师的塔前,大众师父们唱诵了《缘悲经》、《心经...

    佚名

    |扫塔|常住|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4/09194437835.html
  • 出家众的素质教育

    的行为,所以释尊也就没有制立戒律的必要了。   现在的比丘佛弟子们不能再像正法时期持清净,如法修行了。准确地说繁华的都市生活、奢侈生活已经使得他们道心不再那么坚固。再确切地说他们已经偏离了他们该拥有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如果我们只是为了修行,不一定要出家,在家也一样可以修行。但如果要佛法久住、续佛慧命,那就非要一个持清净的僧团了。   我们在学习世间的文化时,我们也要深入经藏。从教理...

    仁慧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64874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