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的“佛教” 佛教中的“教”,其本义是教育的教,佛弟子均称释迦牟尼为“本师”,所以佛与我们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师生关系。所谓宗教之说,实为一种世俗流变下的产物。 佛教中的许多仪式、形式只是一种人为创造的载体,因为任何内容总会以一定的形式为载体来表现。比如当初佛门拜佛像本来仅是为了表示对觉悟者、智慧者的一种恭敬和纪念,有见贤思齐、自省、反思的性质(宗教界则称之为“忏悔”),但这种方式在民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25254405.html
-
http://www.fjdh.cn/Item/29563.aspx
-
“本来面目”在禅史上最早见于《坛经》,是禅宗六祖在大庾岭头初转法轮启发惠明禅心时所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这么)时,那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①惠明言下大悟,如人饮水,冷暧自知。可以说,重现“本来面目”是一切参禅者要穷毕生之力究了的根本大事,是禅宗的终极关怀。中国禅宗的精髓要义,就在于对“本来面目”的重现之上。 一、“本来面目”的重现途径及其内涵 不思善,不思恶是重现“本来面目”的前提...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1750907.html
-
五十年代我曾和佛教青年探讨过有关佛性问题;近年来,也曾围绕这一问题,谈过我的一些肤浅见解,现在综合起来进行解答,作为参考,并就正于大德长者。
佛性也叫觉性、自性、本性,也叫真如、实相、圆觉、本来面目……等等,随义立名,假名很多。按照佛教教义不但人类有佛性,一切众生包括蠢动含灵,也都有佛性,所谓‘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但因迷妄的深浅,而有...
徐恒志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06464978229.html
-
获悉,该企业已开始采取行动逐步取消“无抗奶”的宣传。不过,对于市场在售的少数仍有“无抗奶”字样的产品,因产品质量合格,将暂不主动召回,也不接受退货。 为何突然叫停“无抗奶”?中国奶业协会常务理事王丁棉分析,此次叫停“无抗奶”可能是因为添加剂问题。今年3月9日,卫生部指出,β-内酰胺酶(解抗剂)可以用来掩蔽抗生素,冒充“无抗奶”。“解抗剂的作用就是将‘有抗奶’中的超标抗生素分解掉,使原奶顺利通过...
佚名
|素食|环保|拯救地球|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5444279322.html
-
论所谓的“喀什本梵文《法华经》写卷”杨富学敦煌研究院助理研究员中华佛学学报第七期 1994.07 出版(pp.74-93)
-----------------------------------... 经》诸写本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确认 9 张写本当为所谓 的喀什写本的第 244 ~ 252 张。(注 15)
3. 赫恩雷写本 (Hoernle ...
杨富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1746242.html
-
佛法按其教义来划分,可以分为三大系,即所谓“虚妄唯识论”、“性空唯名论”和“真常唯心论”。而《大乘起信论》就是属于“真常唯心论”一系的(见印顺《起信评议》)。我认为,即使大乘佛法真的可以按其义理划分为三...佛教以外的所谓“外道”之论,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大乘佛教的理论著作。佛教自西汉末年传来中国后,经过一段时期的传播,在魏晋南北朝时得到了发展。一些佛教学者不仅翻译佛经,注解佛经,而且独立撰写佛教著作,发挥...
佚名
|观点|佛学理论|真伪问题|大乘起信论|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7181486176.html
-
口、鼻分分受之。段食又分粗、细二种;前者如普通食物 中的饭、面、鱼、肉等,后者如酥、油、香气及诸饮料等。
(二)触食(梵语sparsakarahara),又作细滑食、乐食。以触之心所为体,对所触...。于第六意识思所欲之境,生希望之念以滋长相续诸根者,此即成实论所谓以思愿活命。如人望梅止渴,精神食粮等。
(四)识食(梵语vijnanakarahara),有漏识由段、 触、思三食之势力而增长,...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6581512572.html
-
根本不是一回事。
佛教无论显宗、密宗,或者禅宗,所谓“开悟”,指的就是见道开悟,即见性开悟,是经过修资粮道、加行道,破除见惑、明见性空的超世第一智初生境界。
这种定中智是无色相如虚空无分别境界,也就是无色相意识境界,并非眼睛看到什么东西。所以,经论中称见性开悟境界为“无相虚空”境。
外道和气功师宣称的所谓“开天目&rdquo...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7/06574285715.html
-
妙莲法师答:大家都知道‘小不忍则乱大谋’,但是境界一现前,为了逞一时之快,就要同人家拼个死活,马上下地狱都无所谓的。最后堕落三涂,就是因吞不下那口气啊!
妙莲法师
解惑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3370411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