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751篇,用时1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在生活中五戒

      在生活中五戒   ◎慎独   人之所以学佛,旨在求得生死解脱之道。学佛的着力点,就在于人天道,尤其是人道,因为人是万物之灵,是六道众生沉与浮的中心,亦是转凡入圣、觉悟成佛的枢纽...皈依了三宝,但他仍是在家的俗人,既是俗人,就该照着俗人的生活轨范去生活,但如何能在生活中才能防非止恶,保证我们在轮回中不失人身呢?佛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要戒律。   虽戒有多种,但无论出家、...

    慎独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7332487424.html
  • 论密乘戒之

    论密乘戒之  陈士东  当今之世,学密宗者日渐增多,这是佛门中一件幸事,但我观见许多人学密之动机多不正,或以修密法可获大神通,或以学密可以吃肉饮酒,或以学密宗可当上师受人供养并为人灌顶,或有以...净戒的大德特别多,如噶当派祖师、松赞干布及莲花生大士的化身阿底峡佛尊,戒律如护眼目,每一动心不合律仪时,都立即坐下忏悔,决不与罪业同宿也。又如格鲁派祖师、文殊菩萨化身宗喀巴大师,其所创格鲁派尤重...

    陈士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20356771.html
  • 求菩萨道必须的四根本戒律

    知觉。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   阿难!如是四事,若不遗失,...

    佛说

    |防魔|戒律|清净明诲|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2/0928477939.html
  • 正念的功德是什么、有多大

      正念能阻止一切烦恼,正念能制止一切魔业,正念可使我们不入歧途和恶道,正念犹如一扇门,能隔绝心和心所的所有烦恼不让其进来。——《宝髻经》   自己是自己的怙主,别人怎...

    索达吉堪布 讲

    修行|正念|功德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8/10470513447.html
  • 堪布卡塔仁波切开示 —— 菩萨戒详解

    了解菩萨戒之种种利益,如何受菩萨戒以及如何菩萨戒非常重要。不了解这些,而光说某人已受菩萨戒,无甚意义,就好像说:“我现在要去找我的马,但我不知道我的马长相如何?”佛法称依菩提心趋入正觉之道为...要端庄,并呈现慈爱之美德以及稳健之领导能力。 受完菩萨戒后,必须遵行一些规定。除了奉行“布施”、“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波罗蜜外,还有八项规定必须遵行。此即行“四善法”,除“四...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6533377032.html
  • 帕奥禅师答:对于一日的八戒,怎样才算是正确的时间?

    问:请问禅师,对于一日的八戒,怎样才算是正确的时间?有些人从晚上七点到隔天晚上七点,在这之前与之后都吃晚餐,看起来就像是只七戒而已。于非时,什么食物可吃及不可吃?麦片、牛奶、美禄、好力克、黄豆水、番薯汤、咖啡、三合一咖啡等是否允许喝?如何才算是高及大的床? 帕奥禅师答:并没有七戒这一回事,你要的话可八戒,不然就只五戒。八戒正确的时间是从早上到隔天黎明。从晚上七点八戒到隔天晚上...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一日八戒

    http://www.fjdh.cn/fjask/2009/11/14451494016.html
  • 问:什么叫持斋?

    佛教徒戒律而素食,称为“持斋”。佛教原以过午不食曰“斋”,后来多指不杀生而素食。持斋的用意主要是为增长慈悲心和养成饮食知节量的寡欲态度。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062777739.html
  • 赵朴初答:两派的矛盾是否仅是戒律问题?

      赵朴初答:最初主要是戒律问题上的争论,但是两派为学的精神不同是其主导原因。上座部严格戒律,致力于修习禅定,注重自己内心的修。大众部则广学多闻,致力于弘传教法,注重接引群众。这两种不同的精神,不仅引起了戒律问题的争论,而且促使后来佛教在教理上、学说上在各个时期不同的发展。

    赵朴初

    |佛教常识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6484110778.html
  • 如何对待戒的困惑——兼述天台智者大师有关戒层次的划分及其现实意义

    支持,拜愿到中途却往往无力起身。可谓罪业深重矣!如此一月有余,直到受菩萨戒前一日,病方愈,只身体尚虚弱。待教授阿阇黎讲解比丘戒竟,学人不禁身冒冷汗,自思求戒尚且如此不易,这二百五十条清净戒法若起来,又是何等地艰难!若不清净,岂不枉造地狱罪业?   学人带著这种困惑,回到恩师身旁。恩师戒腊已廿夏,一向谨重戒法,且已率众结夏安居多年,于开遮犯悉皆明了。然虽蒙恩师谆谆教导,学人因资智浅陋故,...

    超然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62180232.html
  • 戒的精神与意义

    三千多年前,世尊欲涅槃时,阿难尊者问:“世尊!您灭度之后,末世众生当以何为师?”佛陀恳切的告诉世人:“以戒为师!”近代虚云老和尚在临将圆寂之际,也告诉我们唯有将戒律好,出家众这一领大衣,才能够永久保守,可见“戒”的重要性。在佛教中,不管是在家众、还是出家众,都有其应当发心的戒律,如在家五戒、八关斋戒与出家沙弥戒、比丘戒等等。  一般人往往认为戒律是一种约束,认为戒之后,做很多事情都不得...

    见牟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5544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