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戒律已达二百条。所谓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的“五戒”,适用于出家和在家的一切佛徒,出现可能较晚。较早的戒律以禁欲为第一大戒,其次是盗、杀、妄语。犯此四者波罗夷(摈弃),即摈出僧籍。 ...更严格的教诲和限制。 在僧团之外,佛教还有不出家的男女信徒,所谓“在家二众”,即优婆塞(清信士)和优婆夷(清信女)。除了要发愿皈依三宝,信守五戒外,晚出的经典还要求居士弟子遵奉斋日(布萨)。早期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3847839.html
-
强壮,自愿发心者,须至客堂讨单,该知客师查明,果系真为法者,方可呈白方丈,然后入堂,否则不准。
——念佛堂每僧每期给衣单钱六千文,各件需要自备,不得向常住取索。如解制未满犯规、摈出或私自逃走,... 湖南开福寺念佛堂并传戒讲经条约
释氏所建丛林者,原为养育才器之所,陶铸圣凡之地,教化之所出也。慨时当减劫,像教陵夷,一心三观之旨罔闻,五时八教之文莫识。今开福寺设立念佛讲堂,宏扬净业,广...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94268847.html
-
罗什门下的长老僧 、道恒等人判定佛驮跋陀罗违反戒律,处以僧团的极罚“摈出教团”,而被逐出长安。此为弘始十三年(411)。罗什教团的僧官,对于觉贤教团,给予相当大的打压。但是,被逐放的教团,有慧观等人(...严肃认真于佛教实践的慧远──与什门下的佛教生活持相反态度的庐山教团,这是表示对于依世俗王威而具有权力的罗什教团尖锐的批判与反抗。慧远遣使向姚兴与僧 、道恒等人,恳请解除摈出,但是未得回应。可知,罗什教团...
邱敏捷译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71368470.html
-
你摈出僧团。”
两天以后,尊者坐在法座上对信众传法,加绒喇嘛也在场,他见到新收的“弟子”变成了华智仁波切,很不好意思,就想离开。华智仁波切知道后,对众人说:“加绒喇嘛是为我传授《大圆满前行》的...
不可宣说有三种:不宣偶尔出离心,
不宣自己狡诈行,不宣自己之善行。
不可宣说有三种,就是不可宣说偶尔出离心,不可宣说自己的狡诈行,不可宣说自己的善行。
①不宣偶尔出离心:
...
华智仁波切造论 索达吉堪布译颂 益西彭措堪布讲解
|口戒|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5/0756133996.html
-
本乡五舶俱发的事传出,便引起了一场风波。罗什门下僧略、道恒等,说贤显异惑众,犯大妄语,凭已势众,行白四羯磨,作摈出处分。贤被迫与弟子慧观等四十余人飘然南下,神态从容,毫无异色。识者叹惜,送行者缁素千余。...很重视禅法,曾译出以〈坐禅三昧经》为首的多种禅要,但属诸家禅法,如《坐禅三昧经》是集鸠摩罗陀、马鸣等七位禅师的禅要,没有来得及系统整理,难免杂糅,同时,著眼从小乘禅观修练,次第进入大乘禅观。如其〈坐禅...
超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45342533.html
-
忏悔罪,你可以通过忏悔重新获得安乐。如果犯的是不可悔罪即四根本罪,那就只好把你摈出僧团,以保持僧团的清净。 第六条是“未信者信”。前面几条,是针对僧团本身来讲的。从第六条开始,讲僧团怎样才能起到...十义。这十条原则是: 第一条是“摄取于僧”。制戒的第一个目的就是为了使每一个出家人都能处在佛陀和大众的摄受之下,同时相互摄受,于僧团中和合共住。所以叫摄取于僧。 第二条是“令僧欢喜”。制戒...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55752744.html
-
觉贤的弟子把师长偶然透露的见到本乡五舶俱发的事传出,便引起了一场风波。罗什门下僧略、道恒等,说贤显异惑众,犯大妄语,凭已势众,行白四羯磨,作摈出处分。贤被迫与弟子慧观等四十余人飘然南下,神态从容,毫无...淡泊。这就有明显的差别。 罗什也很重视禅法,曾译出以〈坐禅三昧经》为首的多种禅要,但属诸家禅法,如《坐禅三昧经》是集鸠摩罗陀、马鸣等七位禅师的禅要,没有来得及系统整理,难免杂糅,同时,著眼从小乘禅观修...
超 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82561354.html
-
缘”,把昙邕“摈出”。昙邕奉命出山,丝毫没有不满的表现,并在庐山的西南修建茅屋,与弟子昙果一起静修禅业。慧远临终时,赶回老师身边送别,后到荆州竹林寺住锡。
律制摈出有两种:犯四波罗夷重罪者,会被摈出僧团,终生不得与众僧共住,为永久性摈出。犯僧残等罪,被摈出者不得授人大戒、不应受人依止、不应畜沙弥、不应受僧差遣教授比丘尼等,忏悔后行解摈羯磨,可重入僧团,为暂时性摈山。3故摈出是极严重的惩处,目...
屈大成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15280895055.html
-
尼泊尔、日本等地,基本都是荤素杂食,并无吃素的明确要求。汉地的素食习惯当然是值得赞美和随喜的一个好传统、好习惯,但我们绝对不能因了这些地方的佛教徒吃肉就把他们摈出佛门,并进而诽谤说他们信奉的都不是佛法。... 索达吉堪布:梁武帝根据《涅槃经》、《楞伽经》等诸多教典,出于悲心而著有《断酒肉文》四篇,主张僧尼应一律戒荤茹素,并自此之后使吃素成了汉地广大出家众都必须遵守的一项制度。不惟出家人要遵守食素之规,...
索达吉堪布
显密|关于食素问题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9503411238.html
-
检举,抽下挂搭衣物,摈令出院,以安清众。或有所犯,即以拄杖杖之,集众烧衣钵道具,遣逐从偏门出,以示耻辱(见《景德传灯录》卷六末附《禅门规式》)。后世遵此,对于三业不善不可共住的禅僧也以香板相责,并迁单摈出。在《清规》中还明定肃众办法,除刑名重罪例属官厅处置外,若僧中自相干犯,都以清规律之,随事惩戒,重则集众捶摈,轻则罚钱、罚香、罚油,而榜示之。又摈出犯规者,还要将摈条实贴山门,鸣大鼓三通,以杖攻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61540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