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88篇,用时2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当佛陀遇到孔子:皆以平等交谈方式教育弟子

    佛陀成道地:菩提伽耶大塔 孔子和佛陀是人类历史上的圣人,他们在“轴心时期”都充当着人类导师的角色。作为导师,他们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地教育弟子,并各有一套独特的教育方法将他们的伟大思想传授给弟子。我发现,他们的教育工作都是在与弟子进行“零距离”的平等交谈的基础上展开的,并没有那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师道尊严”的色彩。可以说,在他们那里,教育即交谈,交谈即教育,只是他们与弟子的交谈各有风格罢了。 ...

    佚名

    |佛教观点|佛陀|孔子|教育弟子|平等交谈|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8125171121.html
  • 优婆塞戒经研习之三十二:谈出家、在家菩萨如何教育弟子

    优婆塞戒经研习之三十二:谈出家、在家菩萨如何教育弟子  智 铭  出家菩萨摄取了出家、在家二家弟子;在家菩萨摄取了在家一家弟予以后,必须要予以教化,如何教化呢?佛陀说:  “‘出家菩萨,教出家者...出家弟子教育的方法分三点:  一是教十二部经,将每一部经的内容舆精神,教育出家弟子,知道了十二部经,就知道如何学佛。  二是随所犯罪,谕令忏悔:凡有出家弟子犯了任何罪过,都要令他立刻忏悔,既不可包庇...

    智 铭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02167377.html
  • 闭 口--索达吉堪布悠游

    闭 口--索达吉堪布 作为修行人平时应常观己过,时刻保持沉默。嘴应用于念诵、赞颂功德等有意义的事,否则会对来世造成很大危害。 莲花生大师离开藏地时教育弟子:经常胡言乱语者容易被别人了知其心,其嬉戏之语有时被理解为真实,其真实语有时又会被误认为玩笑,容易之事也因此而难以成办,诸弟子应闭口寡言为妙。藏地大德常用此语教育弟子,使其免造口业。 伟大的修行者勒索巴格西说:“现在的人喜欢追求大法。...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00775977.html
  • 哭泣的原因

         深山里住着一位隐士。他因品德高尚、为人慈祥,深受人们尊重。自然界的所有生命他都不会伤及,连走路都会很小心,怕不小心踩到蚂蚁。在生活方面也极为严谨,因此深受弟子爱戴。      他过了80岁以后,身体大不如从前,他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知道死神越来越近了。弟子们聚到床边,他便哭了起来。      弟子们非常吃惊,问道:“您为什么哭呀?您每天都在坚持学习,教育弟子,但是从来没有流过泪。您...

    佚名

    |哲理故事|

    http://www.fjdh.cn/wumin/2007/09/17054116187.html
  • 法门寺佛学院举行纪念妙境长老圆寂五周年座谈会

    江西万杉寺能行法师,西安清凉寺传恒法师,法门寺佛学院果清法师,宽军法师,先后致词。智中法师讲述了妙老的弘法伟业及和教育弟子的方便善巧,令在场的信众生起无比恭敬感恩之心。贤空法师分享了在美国跟随妙境长老...江西、山西、陕西和台湾、香港的七众弟子30多人参加座谈会。   5月4日晚8时30分,与会者集体观看了《妙境长老追思法会记录片》,10时举行传灯法会。   5日上午8点,纪念妙境长老圆寂五周年座谈会...

    佚名

    |座谈会|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5/14240423615.html
  • “木桶理论”和山巅的石头

    抬不起头来,于是,就躲到了森林的边缘。 这一天,老虎又躲在草丛里为自己曾经的愚蠢行为懊悔不已时,他看见森林里最有智慧的黑熊老师带着几个学生在森林里踏青。黑熊老师边走边教育弟子们:“一个...强调要扬长避短,而不再是以前的取长补短了,这篇文章,正说明了这个道理。只是很遗憾,作为老师,或许有这个心思,但是学校,但是整个教育的评价体系还没有改变,无论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还得成绩说了算。所以,...

    佚名

    |社会|教育|纪实|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7/07265987711.html
  • 看见卖鱼老翁和猪,佛为之叹息

    一切无不是因果,所以,因缘果报都是自作自受的。”   佛陀教育弟子要以事明理,由这则故事可知──人生若只知道“我”而胡作非为,所做的一切业,最终还是要自尝苦果。但是,有多少人能在行动前,想到后果呢?...   佛陀在舍卫国时,有一天早上带着弟子进城,城内人群聚集,人来人往,远远就看到一位老人流着泪、提着一个篮子,以哀怨的声音在叫卖著。他手中的篮子里,有一条才从水中捞起来的大鱼,正在做生死挣扎。...

    佚名

    |人身|因果|轮回|杀生|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2/092251830.html
  • 浅谈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僧才

    身教言教合而为一,是为师者教育弟子之典范。《妙法莲华经》中说:“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无非欲令众生开示悟人佛之知见。”大事因缘就是为帮助众生断除一切烦恼,了脱生死和获得一切智慧。这是诸佛出世的本怀,也是佛教教育的目的。而我们佛教徒的目的就是希望世间一切众生,断惑证真,离苦得乐,解脱系缚,得大自在。所以,成为合格僧才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确我们的奋斗目标,要培养热衷于事业的真挚情感。无论是工程师、...

    道 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90454780.html
  • 当佛陀遇到孔子:学术史是自由的学术交谈史

    那么我们的学术就会是引入胜的,就会是日新月异的。窃以为,一部真正的学术史就是一部自由的学术“交谈”史。 相关链接: 当佛陀遇到孔子:皆以平等交谈方式教育弟子...交谈者大家都是平等的,尽管他们的身份或有不同(如导师和弟子之别)。真正的学术不管是在哲学领域,还是在宗教领域,抑或是在其他领域,都应该是“交谈”而不应该是“对话”。这种“交谈”既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

    佚名

    |佛教观点|佛陀|孔子|自由交谈|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120371264.html
  • 横行几步又何妨——说“棒喝”

    横行几步又何妨——说“棒喝”   选自泽道法师《禅释武夷山》   泽道法师  “文殊普贤谈理事,临济德山行棒喝”。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慈明骂,禅宗接引和教育弟子的方式可谓无奇不有,文武之道,法无定法。尤其是“德山棒,临济喝”,开创了“棒喝”之宗风,成了国人最惯用的教育方法。同时,“棒喝”作为警醒世人的代名词,被传媒界广泛应用,如对中国男足的“棒喝”,对教育乱收费的“棒喝”,对世风日下...

    泽道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65757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