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应行事,而一味作厌世观也。不于此处进德修业,反生怨望,则其心尚有自矜之念,即此足见器小量狭,未可以担荷世间圣贤素位而行之道,况欲普度一切众生,同生西方,了生脱死之无上大道乎。以此见识,完全是未闻世出世间大道之见识故也。(三编卷四复卓智立居士书三)
更多印光法师佛教问答
-----------------------------------------------------------...
印光法师
印光法师|因果
http://www.fjdh.cn/fjask/2008/12/21381232769.html
-
忘了:“未得大道,先须广播小术”。只要他们是在劝人行善,那绝对是错不了的。
真正地能从“心门”直接入手,立志要跳出三界的人,都是那些累世都在修行的人。只那些上根利器之人,他们才摄受得了无上大法。所以六祖说:“法无大小,只是人有利钝之分。”所以佛祖释伽才会说“以无分别心修一切善法,都能证得无上大道。”
能懂得这些后,就应知道“欲望是没有必要强行禁止的,是可以在实践中,通过不断地淡化欲望,...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2483683198.html
-
对众生所执著的假我进行如实观察,力破假我、幻我、小我的执著,根本改变以假我为中心的立场,提供给人类一条消除我执、体证无上大道的方法。这就是以无我为宗的般若智慧如实观照,树立“缘起无我&...
圣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25441711.html
-
天上,他豁然大悟,得无上大道,成为圆满正等正觉的佛. 可以看出释迦牟尼是开始希望通过抵抗获得解脱的办法,后意识到此办法终究不可行,转而进行精神思考并最终达到一种自我解脱. B基督教 耶稣是...渐渐至七日食一麻一麦以至于不饮不食起来。终于,他身体变得极度消瘦,有若枯木,手摩胸腹,能触背脊.有一日他忽然觉悟到:过度享受固然不易达到解脱大道,但是一味苦行,也是没有办法进趋大彻大悟的法门于是他决定...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55957030.html
-
真正到达了佛境界是包容万象,也否定了万象,也建立了万象,这是佛境界。 入世出世平等 上一次我们讲到第七品,我们现在再讨论其中的重点。佛提出来,成了佛悟了道,也无所谓悟。假使有一个无上大道的境界,有一个无上大道的观念,悟了道,存在心中,这已经不算道了,这是首先要了解的。再其次,说到佛的说法,“无有定法,如来可说”,没有一个固定的方法。后世佛教里有显教,有密宗,及其他各宗各派的说法,执著了任何一种...
南怀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2150189.html
-
人生最高的追求,菩提涅槃、极乐净土都在呼唤我们的回归。但是如果所学非所行,或所学与所行与自己无关,那么根本无法趣入无上大道,圆成生命的真正价值。因此,我们理应以明净的智慧去观察教法与自己,依止明师,...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64039776.html
-
演公老和尚示寂七周年众学友追思刊序 仁俊 演公老和尚示寂整整七周年了,他生前的亲依弟子、及跟随他修学过的学友们,对他的哀思与敬念,日增无已,因此,约集海内外学友们,共同出一追思刊,藉以增强景仰及崇效。他深深衬现在学友们心目中的,有四大特征,足作策励︰ 一、导提学友以信戒为立身之本 发心于佛法中舍家、出家,这是世出世间第一等大事,因为体解、践持著出世无上大道,则能循此大道,觉自而导他同...
仁俊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63169400.html
-
来智慧德相,只因为烦恼而不能证得。烦恼是障住你“道心”的尘土,去掉这层蒙住你“道心”的尘土,那你的真实本性也就显现出来了。
所以圣者释伽说“以无分别心修一切善法,都能证得无上大道”。所以六祖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2483683199.html
-
摄持鼻子不嗅淫香,摄持舌头不触碰淫舌,这种人就叫做具足智慧、行八正道的人。
不淫净身心。喻如莲花不着尘垢。成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辟支佛道。无上大道。皆从不淫清净故得。...五功德。身形清净常生莲花。身净无垢心亦淡泊。是故诸佛说不淫戒。最胜清净无上功德具足五利。赞叹称美为解脱因不可穷尽。淫为极重无索系缚。譬如老象溺五欲泥。普为一切诸罪根本。
佛及菩萨因具备了这五...
佛说
|戒淫|邪淫|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2/1907101577.html
-
降伏自我的妄想之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文音译,意思是“无上正等正觉”,是佛陀觉悟的最高智慧,它能认识到一切事物的真正本质,具备这种觉悟就是成佛。所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下决心成就无上智慧,无上大道,即发愿成佛,这也是大乘菩萨行的全部内容和目的。 须菩提提出问题后,世尊感到很高兴,便回答了这一问题,通过非此非彼有无双遣的重重否定,指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虚幻不实的,要成就无上智觉...
王月清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91240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