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073篇,用时10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唯一之章程

    http://www.fjdh.cn/Item/28330.aspx
  • 续 时轮教法概介

    续 时轮教法概介  时轮及时轮乘的形成  时轮教,亦称“时轮乘”或“时轮金刚乘”,汉文有“俱生乘”和“易行乘”等不同称呼。它是密教的一种主要法门,是印度教和大乘佛教思辩证空思想理论的产物,是高度...因而成就的大命;“轮”者,阻止十二转变的气息。《时轮本续》说:“大明为大命,果之气行尽;一千二十一,一百零六气,三界呼吸轮,解释为时轮”。  具祥时轮,具祥是智慧。《喜金刚续》说:“吉祥者,智慧...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35951248.html
  • 有关出入定的一个问题

    有关出入定的一个问题  作者:净戒法师  以分别智悟入别之法性真如的深浅就出现了三种境界的差别。此处的定特指根本慧,是以如所有智契合第一义谛如所有法息灭边执戏论的动摇而一缘不动。出定指从此定起,也是以尽所有智缘世俗谛的尽所有法。《辨法法性论》中讲了悟入分别智慧的三种体相,一、安住法性相,即分别智与法性真如如空合空一般完全冥合一味,取迷乱如云雾消散在空中一般廓然清净。、安住...

    净戒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31653884.html
  • 徐恒志答:“唯有一乘法,三”如何理解?

    问:“唯有一乘法,三”如何理解?  徐恒志答:佛法实际上只说一乘法——成佛之法。说“乘、三乘”都是方便引导,使中途不至于畏难而退。《法华经》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三,除佛方便说。”

    徐恒志

    |佛|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004111300.html
  • 寻找上师·与师父别?

    10. 与师父别?   与师父同步,是“觉知”的关键,若非分别,便有二心多心之虞,也就难以踏上“觉知”的归途。   皈依过师父的人,应该都记得那惊醒人的程序,想象四周环绕着自己的父母亲友以及无量无数的生命,和自己一起皈依佛法僧三宝,一直到所有生命都证悟解脱为止。而皈依的先决条件,是观想师父与佛别,否则,很难进入老师的信仰传承里受教。   从来没想到,自己了脱...

    陈念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0643850.html
  • 如何理解“众生与佛,心性”?

    http://www.fjdh.cn/Item/30348.aspx
  • 归元性 方便有多门——记武汉归元禅寺

    归元性 方便有多门——记武汉归元禅寺  本刊记者 余葶  2007年4月26日,武汉归元禅寺隆重举行了隆印法师荣膺方丈升座庆典活动。逢此机缘,我们来到坐落在武汉市汉阳区翠微路横街的归元禅寺,参访了这座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古刹。  梵宇沧桑  归元禅寺是佛教禅宗著名寺院,与宝通寺、溪莲寺、正觉寺合称武汉四大丛林,始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寺名据说取自《楞严经》:“归元性,方便有...

    余葶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93159113.html
  • 月溪禅师答:明心见性后,还念佛不念?

      问:明心见性后,还念佛不念?或念阿弥陀佛?或念药师佛?照我解释,自性与诸佛别,自性就是佛,还念什么佛?自性遍满十方,还有何处可生?是否?   月溪禅师答:不错。

    月溪禅师

    月溪禅师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5503011042.html
  • 问:法性、空性和佛性是否一样?

    济群法师答:佛性、法性、空性在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但这些名称的安立有所侧重,佛性是侧重从有情方面来说,空性、法性则侧重从法的角度去说。但不论空性还是佛性,本质是别的。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7/06574585720.html
  • 略述《入中论》菩萨三因

    略述《入中论》菩萨三因.   圆礼  月称论师的《入中论》(以下简称《论》)第一偈,赞叹菩萨三因,即大悲心,慧和菩提心。  偈曰:声闻中佛能王生 诸佛复从菩萨生 大悲心与慧 菩提心是佛子因  声闻,中佛,能王三者,其中“中佛”是独觉,“能王”即是佛。因诸佛出世倒宣说缘起等法,乘学人依此闻思修习,又随各自意乐而证果位。所以偈说声闻中佛皆从佛陀而生。  诸佛又从何中生呢?《论》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15555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