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841篇,用时9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帕奥禅师答:若观察而得知未来几世后可得证无学果,是否也需同等地观察过去几世,如观未来十世,也观过去十世?

    问:若观察而得知未来几世后可得证无学果,是否也需同等地观察过去几世,如观未来十世,也观过去十世? 帕奥禅师答:在《相应部.缘经》里,佛陀说我们必须观照过去五蕴的因;注解《分别论》的《迷惑冰消》也说比丘应该观照在过去世及未来世里都只有各种因果的存在,所以观照过去世五蕴的因缘是必要的,但并没有指定必须观照多少世。 需要观照过去世五蕴之因缘的原因有几个,例如去除对过去世的疑、去除对过去世五蕴的执着...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无学

    http://www.fjdh.cn/fjask/2009/12/09002495825.html
  • 帕奥禅师答:如禅修者观察未来何世可证无学果也就是该经所说的「我等已知(何世)生死已尽,且已得(何世可证得无学果的)法住智,及(未来何世必得证无学果的)后得涅槃智?

    问:《须师摩经》中提到的「我等已知生死已尽,梵行已立……」及「先得法住智,后得涅槃智」是否如禅师于三月二十一日所开示的相同,如禅修者观察未来何世可证无学果也就是该经所说的「我等已知(何世)生死已尽,且已得(何世可证得无学果的)法住智,及(未来何世必得证无学果的)后得涅槃智? 帕奥禅师答:我想你是误解了《须师摩经》,也误解了我的话。《须师摩经》里所说的「我知生已灭尽、...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涅槃智

    http://www.fjdh.cn/fjask/2009/12/09062395887.html
  • 阿罗汉、缘觉、菩萨新议

      阿罗汉、缘觉、菩萨新议   (作者:智博)  一、释 名   (一)【无学与阿罗汉】  无学与“有学”对称。又称无学位、无学果、无学道、无学地。指断尽一切烦恼,已得阿罗汉果者。若已知佛之教法,但未断惑,尚有所学者,称为“有学”。反之,已究佛之教法,无惑可断  ,亦无可学者(即,“学”道圆满,成就“无学”戒、“无学”诸根,智慧坚固,“无学”而内修无量善解脱),则称为“无学”。声闻四向四果中,...

    智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90566715.html
  • 菩提道之阶次

    四谛之胜智抉知,从此无复投生于轮回,烦恼集谛之因已断尽故。知无生者,以证悟四谛之胜智缘观苦果已尽,无复再生苦果故。或简曰,因已消尽,无复再生果故。此究竟位具足无学位之十法:即:无学正见……乃至无学三昧等(八种无学正道,以及无学解脱及无学正智)(合共为十)此十种无学法者皆属五种无漏蕴法所摄。(例如,无学)正语、正业、正命三者属戒蕴摄;(无学)正念,正定属定蕴摄;(无学)正见、正思惟、正精进属慧蕴摄;正...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41468786.html
  • 菩提道之阶次

    轮回,烦恼集谛之因已断 尽故。知无生者,以证悟四谛之胜智缘观苦果已尽,无复再生苦果故。或简曰, 因已消尽,无复再生果故。此究竟位具足无学位之十法:即:无学正见……乃至 无学三昧等(八种无学正道,以及无学解脱及无学正智)(合共为十)此十种无 学法者皆属五种无漏蕴法所摄。(例如,无学)正语、正业、正命三者属戒蕴摄; (无学)正念,正定属定蕴摄;(无学)正见、正思惟、正精进属慧蕴摄;正 解脱...

    冈波巴大师

    |菩提道|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4/0846063687.html
  • 收摄妄念,观注真觉,证阿罗汉

    三七日中。诸漏虚尽。成阿罗汉。得亲印记。发明无学。佛问圆通。如我所证。纯觉遗身。斯为第一。   我又再继续思惟,一人一身,只有一觉,为何现在我身有知痛之觉,及清净觉心之觉,难道我一身有二个知觉?因此我就收摄我的知痛妄念,而随顺无痛之真觉。不多久,感到身心忽空,就明白身是疼痛之身根,心是觉痛的身识。疑团打破,妄除真存。故在二十一天中,灭尽诸漏,永离虚妄,成阿罗汉果。得到如来亲自印证我,已明白无学之道...

    宣化上人讲

    |楞严经|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6/11535310008.html
  • 道及有道之人

    缘觉道和菩萨道。前两者也称为小乘道,菩萨道是大乘道。   从道的层次来说,有五道,即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和无学道。资粮道的智慧,必须通过语言文字才能呈现,所以叫“法现观”;加行道的智慧则要超胜...水乳交融,不分彼此,属于直觉智慧,所以叫“谛现观”,意思是直接与真理契合。五道中的见道、修道和无学道都属于四谛中的道谛,因为资粮道和加行道还没有直接契入真理的现观直觉智慧,所以不是道谛之道了。   另外,...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383985627.html
  • 沙门二十亿经

    涅槃者。彼于尔时成就学根及学戒。彼于后时。诸漏已尽而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者。彼于尔时成就无学根及无学戒。世尊。犹幼少童子...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者。彼于尔时成就无学根及无学戒。彼若有眼所知色与对眼者。不能令失此心解脱.慧解脱。心在内住。善制守持。观与衰法。若有耳所知声....

    佛说

    |沙门二十亿经|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1/1039132771.html
  • 如本法师答:为什么说“唯佛一人具净戒,余人皆名污戒者”?

      如本法师答:十法界中有四圣六凡,四圣是声闻、缘觉、菩萨、佛等,此四圣皆已出三界断六道之圣者,当中以佛的戒行、戒法、戎相、戒体四科门最为究竟、圆满、清净、光明、解脱,已达到无学果地故,若有所学,若有一法未解脱者,不名为佛。   大般若经云:“菩萨若有一法未得解脱,不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语anuttara-samyak-sambodhi)。”菩萨要成佛,六度万...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0501812895.html
  • 佛教小乘

    独觉佛,如犀角独自居处,单独修法。  2、群行独觉佛(或称部行独觉佛)。此类独觉佛还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指达到加行道四位之三的“忍位”的修习者;第二类指那些介一加行道四位之四的世第一法位与无学道之间的...概念不同,所得罗汉位亦有质的不同。  除了上面所说二乘的区别外,声离乘和独觉乘皆有“五道”之说。  “五道”的外称如下:  1、资粮道  2、加行道  3、见道  4、修道  5、无学道  1、资粮道(...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43249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