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09篇,用时13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禅宗与心理分析》禅中的无意识

      《禅宗与心理分析》禅中的无意识(铃木大拙)   二、禅中的无意识   “无意识”一词,我所指的含意,可能和心理分析家不同,我必须把我的立场解释一下。第一 对无意识的问题我所采取的是什么态度呢?假如我可以用“无意识”这个词,我得说,我的“无意识”是“后科学的”或者“前科学的”。你们各位都是科学家 ,而我是一个禅者,我的态度是“前科学的”——有时我怕甚至是“反科学的”。“前科学的”不是一个...

    铃木大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14680892.html
  • 佛学唯识论与精神分析学

    精微而又深入的阐发。而在时间上,佛教唯识论却较精神分析学早了大约1500年。  一、阿赖耶识与集体无意识  佛教唯识论同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精神分析学说一样,也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结构是由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层次构成的,荣格则认为人的心理结构是由集体无意识、个人无意识和意识三个层次构成的,而佛教唯识论则认为人的心理结构是由第八识阿赖耶识、第七识末那识和第六识意识这三个层次...

    李兴武/丁炳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03640837.html
  • 艺术化生存:原始意象与顿悟自性

    极其相似.。荣格所谓的“集体无意识”,是指通过大脑遗传的心灵气质,是从原始社会以来人类共同经验的积淀。他说,“无意识神话学的原始意象是人类共同的遗传物,我把遗传这一领域称为‘集体无意识’,用以区别于个体无意识。” [1]在荣格看来,集体无意识是一切具有意识的生命的宇宙源泉。“在集体无意识的深处,没有个人的或文化的差异,没有分裂,它是非二元性的原始统一领域。通过它,每一个体都与他人联系在一起。”[2]...

    邓绍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93771362.html
  • 无意识与阿赖耶识——佛教与精神分析片论

    的经验的相似性导致了佛教与精神分析心灵理论的趋同,进而比较了他们所描述的无意识心灵内容所蕴含的深度和广度,认为从个人无意识到集体无意识再到佛教的阿赖耶识,心灵疆域在不断地深化、扩大和丰富。  [关键词]精神分析;佛教;无意识;集体无意识;阿赖耶识   中图分类号:B9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26(2007)03--0060--04  作者简介:尹立(1969...

    尹 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02558519.html
  • 无意识与阿阿赖耶识--佛教与精神分析片论

    比较了他们所描述的无意识心灵内容所蕴含的深度和广度,认为从个人无意识到集体无意识再到佛教的阿赖耶识,心灵疆域在不断地深化、扩大和丰富。  [关键词]精神分析;佛教;无意识;集体无意识;阿赖耶识   中图...精神世界,无意识观念从此进入西方思想,为大众所接受;荣格又进一步依据自己治疗精神病的经验和由此发展出的积极想象技术,将无意识分成个人和人类整体两个层次,提出了超越个人、地域、时代局限的集体无意识概念。...

    尹 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30458697.html
  • 贪妒的病理分析──心理分析与佛法十二因缘的比较(上)

    如人读书,心不在焉,眼睛从头第一个字溜到最后一个字,但是,却一个字也没有看进去。  这样说来,心不在焉并不代表意识活动停止。不注意,意识活动照样进行,甚至也可以有“无意识”(unconsciousness)的行为,如梦游症和催眠下的行为。佛洛伊德把意识看成内在感官,把“无意识”看成一个连续活动的动力系统。这个“无意识”不以“注意”为存在要件。只要遇上情境,它就有趋避因应,以趋乐避苦为主,但不一定...

    张大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5553002.html
  • 贪妒的病理分析──心理分析与佛法十二因缘的比较 (下)

    没有意识的植物,才可能生存,如果生命现象不先有无意识的土壤、细菌、植物等,动物就不可能形成,因为后者需要前者滋养。  人类一开始停留在族群性动物阶段,这阶段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同是人类的族类,...本质的“家庭制”、“部落制”、“国家制”逐渐在不知不觉的无意识中形成。  所谓“无意识”在此可解释为“始料未及”或“个人意识能力之外”;人不可能完全知道别人在想什么,因为不能完全预期,加上无数个别差异在...

    张大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75653004.html
  • 问:所谓的“开天目”和佛教的“开悟”是不是一回事?

    既然“见光”、“闻声”就不是无意识、无色相虚空境界,怎能和佛门的“见性开悟”相提并论? ...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7/06574285715.html
  • 禅定与心理学

    、曼茶罗。等专论东方瑜伽禅定。荣格吸收东方尤其是佛教思想,发展弗洛伊德之说,分精神为意识、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三大层次。个人无意识就像一个精心制作的输入系统或记忆仓库,储藏有个人被压抑的心理冲动(情结),由那些一度被认识到而又被遗忘的心理内容所组成。集体无意识储藏着潜在的“原始意象”,与整个人类种族的往昔、乃至有机界进化的漫长过程相联结,是属于人类种族所共有的。集体无意识中的核心,是统一、组织...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45344662.html
  • 禅与心灵世界

    研究一下人的心灵世界:  弗洛伊德与荣格  现代心理学,把人的意识,分为两大类,即:意识(指清醒的,明了的意识)和无意识,又叫潜意识,(即我们不知道自己知道,我们不能察觉自己内心的感觉。我们的言行,往往是因应内心的非常强大却又无影无踪的欲望。)而潜意识又分“前意识”和正宗潜意识。在弗洛伊德看来,清醒的明了的意识,只占我们心灵生活的一小部份,其余大部份都是潜意识(或无意识)的活动范畴。“前意识”虽然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21262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