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3篇,用时2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常随佛学

    天方夜谭吗? “常随佛学”是行愿之一,菩萨虽然已阶等觉之位,但仍发愿不离于佛,我辈惑业具足、无修无证,怎能过分自信呢?纵然佛已入灭良久,但意欲亲炙的存心绝不能没有啊!世间明灯已灭,然其...

    三省

    |常随佛学|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6/1055494579.html
  • 论普菩萨行愿的结构、特征与现代意义(下)

    论普菩萨行愿的结构、特征与现代意义(下)   三、行愿的现代意义   作为大乘佛教菩萨信仰中“行”的典范,行愿历来受到佛教信仰者的热烈推崇和积极...的缺失和心灵的空虚则是导致众多社会问题的深层根源。所以,当我们考察行愿时,会深刻体会到,把确立一种崇高信仰放在首位的重要性。   2、赞美之心的具备   行愿中的第二行愿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92957248.html
  • 精神与上海佛教

    菩萨普遍于一切时、一切处广修行愿,其功德已临近于佛,故称为“”。   之所以受到广大佛教徒的普遍信仰,主要是由于他的行愿。此行愿,我把它称之为精神。我们上海佛教徒,就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不停地前进的。   (一)菩萨的行愿精神,是我们上海佛教徒修行的宏大目标和前进的动力   菩萨的行愿,在《华严经·菩萨行愿品...

    真禅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405062794.html
  • 《华严经》与密教

    与《华严》有密切的关系。不但如此,作为密教二部大法之一胎藏部的“胎藏”之名也出自《华严》。  密宗的仪轨几乎没有不依据行愿来组成的。西藏密宗的一切仪轨,都以七支的结构来组织。胎藏界大法的九方便:作礼、出罪、归依、施身(即供养)、菩提心、随喜、劝请(转法轮)、奉请(住世)、回向,都含摄于行愿中。金刚界大法的五悔:礼敬、忏悔、随喜、劝请、回向,也不出行愿之外。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23962135.html
  • 行愿与和谐社会——“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大学宗教所所长楼宇烈教授通过对行愿的深刻理解和系统阐释,指出行愿与“六度”、“四摄”一样,是大乘佛教的重要修证法门。它与“六度”、“四摄”的根本精神是一样的,内容上也是相通的,而且有的内容诠释得更为具体和深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何梅研究员通过对显密经典中行愿陀罗尼、...

    华方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85467287.html
  • 八供品的解释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图片为威德供 摄影曼陀罗   佛桌上的八供品的解释   在藏传佛教的修法中,最常使用献八供的手印。透过八供的手印,出现无量珍奇的供养,来献供给所有十方诸佛菩萨及本尊及众护法。   供养一般是指以饮食、卧具、汤药,或是花、香、璎珞、涂香、伎乐等庄严物品,供养佛菩萨及圣众,而在行愿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141682799.html
  • 没有闹情绪的佛

    (说)没有闹情绪的佛 ——从行愿...对象离不开人跟事,这个一定的。所以修行必须藉助奉行行愿来对佛对众生,时时以之为警策,在日常生活中把我们这个心磨练到干干净净、服服贴贴。你有棱有角的地方都要磨掉,磨得非常圆融,什么人跟你来往,你都...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45475182.html
  • 兼济的行——沈家桢“菩萨行愿的提要”读后

    兼济的行——沈家桢“菩萨行愿的提要”读后   郑僧一   印度故总统拉达克里什南教授在他的“印度哲学”(第一册...;即菩萨行,也即是“兼济的行。”“华严经·行愿品”所提出的行愿就是“趣智、趣觉、趣涅槃,”导致解脱的...

    郑僧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64265365.html
  • 真禅法师“爱国爱教”思想管窥

    ,使普精神广为流传。  在真禅法师看来:“我们上海佛教界在发扬精神方面,作了一定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正如(行愿品》中所讲的那样,修行行愿,应该是无有穷尽的,一直要到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们修行行愿才能穷尽。而事实上,众生界、众生业、众生烦恼是不可能穷尽的,所以我们修行行愿也永无穷尽之日。”为此,他号召广大佛教徒继续不断地弘扬精神,“千秋...

    觉 醒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52965287.html
  • 释清净 编辑:净土宗入门(2)

    了强劲的生命力与圆融无碍的发展空间。   2、行愿   行愿的功行德用,超胜绝妙,实为净业行持一辅翼。然在凡夫份上,殊难圆满受持。于此,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便凸现其方便而究竟的功用。诚如寿经所云:“若诸有情当作佛,行超登彼岸。”意为:十方众生企冀作佛,只要念佛生到西方净土,即是超胜普愿行的妙庄严路,行愿只有到极乐世界方能疾速究竟圆满。行超...

    清净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0350153.html
上一页1234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