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2篇,用时17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苏州西园寺于元宵节举行“首届平安传灯法会”

    苏州西园寺将于农历新年元宵举行“首届平安传灯法会”,预期法会将以灯火相传,灯灯相传的仪式,将佛陀的智慧和光明传递到大众心中,使大家心中充满智慧、幸福;使世界变得祥和,平安。 为欲照塔故然灯  身口意业善调伏  远离邪见具净戒  由是获得如意眼  犹如净日照十方  速获得于漏尽  彼大智慧具威德  得净天眼离尘漏  智者了众生意  亦得通明及辩才  求二乘道得不难  由...

    西园寺

    |西园寺|传灯|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1/1957532698.html
  • 佛说从六道终转生人中者的各自习气

    外道,有如是等无量众相。我今略说如是等相,是名从畜生终来生人间,智者知,非愚测。      “外道谛听,彼人若从饿鬼终来生人中者,当有是相,智者应知:其头发黄,怒目直视,常喜饥渴、...便生吝惜,闻说好食心生不乐,乃至巷路见遗落果及以五谷,便生贪心采取收敛。外道,有如是等无量众相。我今略说如是等相,是名从饿鬼中终来生人间,智者知,非愚测。      “外道谛听,若从...

    佛说

    轮回|六道|习气|命运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3/11065337402.html
  • 佛说从六道中转生为人者的各自习气

    非愚测。   “外道谛听,彼人若从畜生终来生人中者,当有是相,智者应知:闇钝少智,懈怠多食,乐食泥土,其性怯弱,言语不辩,乐与痴人而为知友,喜黑闇处,爱乐浊水,喜啮草木,喜以脚指剜掘于地,喜乐动头...无量众相。我今略说如是等相,是名从畜生终来生人间,智者知,非愚测。   “外道谛听,彼人若从饿鬼终来生人中者,当有是相,智者应知:其头发黄,怒目直视,常喜饥渴、悭贪、嫉妒,喜饶饮食,喜背说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23062181874.html
  • 星云大师香港中文大学谈管理

    大家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忏悔业障”即自我认错,「随喜功德”是针对人执着的毛病,提出应随缘接受大众的意见,「请转法轮”强调要有求道的精神,「请佛住世”是希望智者留在我们的身边,「常随佛学”意指社会大众...

    佚名

    |星云大师|

    http://www.fjdh.cn/bnznews/2005/12/1241182187.html
  • 箭经

    与亲人分离,抛弃这世的生命。  因此,听取阿罗汉的话,排除悲伤;看到一个人死去时,便想:“不会再见到他了。”  正如用水扑灭燃烧的房子,一位坚定、聪明、通达的智者迅速驱散涌起的悲伤,就像风儿驱散棉絮...  箭经   在这世上,人生没有归属,不可知,烦恼而短促,充满痛苦。没有办法使生者免于死;到了老年,便是死亡,这是众生的规律。正如成熟的果子面临掉落的危险,出生的人始终面临死亡的危险。正如陶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84454169.html
  • 无我之源

    他坐在一棵榕树底下如是自思:“我已证人真理。此理艰深,难见难解,……惟智者知之……为强烈的欲望所征服而为黑暗所包围的人,不能见此真理。这真理是反潮流的,崇高、深奥、微妙、难知。”   他心里这样想...五蕴予以分析审察,找不到在它们幕后另有一个可以称之为我、神我、或自我的常住不变的实质。这是分析法。但用合成法的缘起论,也得到同样的结果。根据缘起论,世间没有一件事物是绝对的。每一件事物都是因缘和合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23753849.html
  • 知 见” 论

    用之体曰寂。即燈之时即是光。即光之时即是燈。燈(体)光(用):妙湛圆寂·体用如如。马鸣标心为本原。文殊(妙吉)择“知”为真体。拘那含牟尼佛云: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达罪性空,...口诵心行,即转法华。就说:知之一字,有何祸过?岂障人知,只为迷悟在人,以之损益在惑。  卧轮偈云:卧轮有伎俩,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这是“知之一字,众祸之门”故死心断思。其实堕根本无明...

    沈仁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92171343.html
  •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见身无实是佛身,了心如幻是佛心;了行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拘那含牟尼佛: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知罪性空,坦然不怖于生死。迦叶佛: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示时,法法何曾法?这...更简单,是一心不乱。七佛的遗偈有一些知识分子在报纸上看到报导,问我:为什么他们修持了几十年,只留下这么简单的话呢?是呀!这们的偈多么简单,是小孩子都念的,一代高僧大德毕生研习修行,到最后要留下的一...

    林清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61848802.html
  • 无我与涅槃(上)

    。  (2)如果涅槃不存在,描述它的字眼就不会这样使用,所谓“甚深,难见,难解,寂静,高巍,推论所不及,微妙,唯智者知”;或所谓“无行,无害,真实,彼岸”(相应部43:12-44)。或所谓“业的中立...及其强度。佛陀因此说,“世间有二种依”。对有人将佛教的解脱目标“涅槃”做错误的极端解释,我们也就不会惊奇了。“存在”和“不存在”的僵化概念,对现实的动态本质将不有正确认识,因为涅槃是出世的(...

    Nyanapolika Mahathera 译者:张大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82853053.html
  • 略论佛使比丘的“缘起没有贯通三世”【刹那缘起】

    直接体验(sanditthiko),  当下可以得到成果(akaliko),  请大家一起来看(ehipassiko),  向内观照(opanayiko),  只有智者亲自体验(paccattam ...而感到烦躁。 对这种种生活中的缘起,佛使比丘谈及其重点在于:  『观看的人,不论何时,当眼睛观看时,便会很自然地看到周遭的事物,若所见的事物不具意义,就与缘起无关。也许眼睛看到的是树木、野草、石头,...

    王忠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50256391.html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