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73篇,用时4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知义法师答:见蛇食蛙,即杀蛇而救之,救蛙是否有功?杀蛇是否无罪?

    ,彼此互养,天意如斯,何故以救蛙为功,杀蛇称过?试观今之车祸频传,战争无已,此皆杀生之过,互啖之仇之所招,倘不及时止之,则未来之祸殃,更于今昔!   至于欲论功过,当视其用心而定。所谓用心,即其...  知义法师答:这个问题,只能以‘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答之,堪称尽美!否则,见仁见智,很难论定。不过我要请问的是,你为什么要杀蛇救蛙?如果认为蛇食蛙而兼毒人之虞,蛙护稼之...

    知义法师

    初机学佛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1410611674.html
  • 孔孟的生死观

    风俗教化密切的关系,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   “守死善道”的人,是不是都会“杀身成仁”呢?那也未必。孔子说:“民之于仁也,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孟子一段精彩的论述,他说: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0046831.html
  • 真正信佛之信条

    真正信佛之信条  范古农居士  现在信佛之人不为少矣。然而信不专一,非佛亦信。知见多乖,非佛为佛。  前者不真,后者为不正。不真不正,虽名信佛,实与不信无异,其为害且于  不信者。乃就所谓真且正...人为教师,不依于不奉行佛法者。  第四、以佛法利人的人为菩萨,不以菩萨名号滥称天仙神鬼。  第五、看佛菩萨如同父母,要孝敬他。  第六、看佛经上的教训,如同军令,要服从他。  第七、疑难忧患事,但于佛...

    范古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92271345.html
  • 别无奇特——虚云老和尚在上海居士林请普说

    如是。果能如此用功。敢保人皆成佛。那怕业根浓厚。习气不顿脱乎。此外倘更他术能过此者。是则非吾所能知也。每叹学道之士。难增进胜益。多由偷心不歇。喜贪便宜。今日参禅。明日念佛。或持密咒。广及多门。不审...法门。总皆对病开方。果若无病。药何用施。倘一病未愈。则不可不服其药。其方在我华夏最灵验者。莫过于宗律教净。以及诵持密咒。以上数方。在此土各光耀一时。目下兴盛见称者。无越江浙。于台贤慈恩。东西密教。...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13676057.html
  • 莲池大师

    ,哪个说不出?千里远来,只道高妙处,原来不值半文。予曰:“这个正见他好处。我们渴仰企慕,远来到此。他却不说玄说妙,陵驾我们。只老老实实把自家体认过,切近精实的工夫,叮咛开示。故此是他好处。”我至今...刹那不停者,自己岂能觉乎? 念佛默持,高声持,金刚持。然高声觉太费力,默念又易昏沉。只是绵绵密密,声在于唇齿之间,乃谓金刚持。又不可执定。或觉费力,则不妨默持。或觉昏沉,则不妨高声。如今念佛者,...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04076536.html
  • 一茶一禅:天下至清本色

    生活之旨,则深意义。嗣后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禅僧以茶当饭,资养清修,以茶飨客,广结善缘,渐修顿悟,明心见性,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演至唐代,而禅文化兴起。  禅渗透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中国在唐、宋时代禅风大盛,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相传圆悟克勤禅师提出“禅茶一味”之后,禅与茶便形影相随。几乎寺必备茶,僧必饮茶。   中国茶禅文化传入日本,于是而日本之“茶道”;...

    【佚名】

    |茶禅|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5/0824029229.html
  • 茶禅:天下至清本色

    ,则深意义。嗣后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禅僧以茶当饭,资养清修,以茶飨客,广结善缘,渐修顿悟,明心见性,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演至唐代,而禅文化兴起。  禅渗透于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于语言...中国在唐、宋时代禅风大盛,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相传圆悟克勤禅师提出“禅茶一味”之后,禅与茶便形影相随。几乎寺必备茶,僧必饮茶。  中国茶禅文化传入日本,于是而日本之“茶道”;传入英国...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35155110.html
  • 禅学的黄金时代(13):法眼宗的祖师法眼文益

    声气相投。这无怪乎宋代理学家朱子,虽然对佛家激烈的批评,可是却向一位学生大赞法眼宗的思想。下面就是那一段话:“因举佛氏之学与吾儒相似处,如云:‘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又...这首偈子虽然笔者在现存的文学中只看到被引用了一次,但却是法眼宗所常讨论的主题。无疑的,这首偈子所包含的意思构成了法眼宗的骨髓,但当朱子说“与吾儒相似处”,未免下语太匆促,因为以笔者看来,这首偈子...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23140935.html
  • 广州光孝寺方丈明生法师晋院升座法语

    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新成老和尚为明生方丈送座 至法堂,新成老和尚为和尚送座毕,和尚至法座前居中立定,说偈云: 巍巍法王座,历祖相传付。  不假七宝成,奇特处? 良久,云: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诸山大座,大德长老。此地自东吴翻舍宅为寺,千百年来,西天东土,高僧硕德,或译经,或弘教,法幢高树,代其人。尤以我六祖大师,于斯剃染受戒,开演顿悟法门。一花五叶,五宗七派,肇端于此。昔人赞云:“禅教遍...

    佚名

    |光孝寺|明生法师|晋院|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2/1808033060.html
  • 佛法中提到的苦与我们平常理解的苦何不同

    ,会感到欣慰宁静,但对那些恶的,背天理良心的,将会感到懊悔,痛苦和恐怖。这时因痛苦恐怖而感召地狱相见,神识受业力牵引,堕入恶道,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人之痛苦,尚于此者乎?   ...  佛经中,除了说空外,还常说到苦。那么,世界上到底那些苦呢?原来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名娑婆世界,娑婆义为堪忍,意思是我们这个世界里,充满了众苦和烦恼,生活于这个世界的里众生,必须安于十恶,忍受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1947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