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欲为信果”。因此我们不难看出信心是在深刻的理解与恳切的欲求中显现的,是从理智所引起而又能策发意欲的。“如但凭信仰而不求甚解,不修智慧,对于所信的三宝,所学的法门,莫名其妙,这不能得学佛的真实利益。...
果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80354128.html
-
对净土法门若干问题的思考
果定法师
内容提要:净土的信仰,历史悠久,渊源流长。从早期声闻佛教编集的教典就可以略窥其一斑。大乘佛法的兴起,便有了着重圆满果德的西方弥陀净土;菩萨广大行愿...说法的意趣所在,因中说果,只是激发大家用功修行的一种善巧方便,启迪我们的自信心,勇猛坦然地向弥陀净土前进,待往生净土以后,再如实修行,将来定可以了脱生死,成就佛道。
六 方便易行道
“净土...
果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583378764.html
-
,我们的佛陀在般涅槃之前十个月时得到非常剧烈的背痛。他修行七色观法与七非色观法这两类观禅,然后进入阿罗汉果定。由于他的观禅强而有力,所以他的阿罗汉果定也是强而有力。从阿罗汉果定出定之后,他发愿说:「从...
帕奥禅师
静坐
http://www.fjdh.cn/fjask/2009/07/19294887303.html
-
海法师,徐州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慈济庵住持能宣法师, 徐州市佛教协会蒋守丰秘书长,徐州云龙山兴化寺监院常信法师,徐州市贾汪区茱萸寺住持果定法师,淮安市拈花寺住持仁祥法师,新沂市马陵山禅堂古寺果正法师等法师...
佚名
|佛教慈善|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4/19065274236.html
-
sukha-vihara),證得禪那者或是涅槃樂者,可一再入定或入果定(phala-samappati涅槃的定),享受現法樂住。《律藏》大品記載:佛陀證悟之後,佛陀只靜靜享受「解脫樂」(vimutti-...法喜。當心(主)觸證涅槃(客)時,最明顯的心情是平靜,不是法喜(有時有之),或有時有相伴的禪那之喜(piti心裡喜歡那情境)、樂(somanassa感受的樂),在初禪、第二禪的果定,有喜、樂,第三禪的果...
明法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5845140.html
-
为天子,身具宝光,还来世尊前求法得果?」世尊告诸比丘曰:「这是往昔的善业良愿成熟之故。众生所作之业,不会成熟於外境的地、水、火、风上,而是成熟於其蕴界处。所谓:纵经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其果定成熟。在贤劫人寿二万岁时,我等大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印度有位施主,其财富如多闻天子。施主对迦叶佛具大信心,把迦叶佛的指甲和头发放在塔里常作供养,并在塔上装饰各种宝珠,宝珠光芒四射...
佚名
|哲理故事|
http://www.fjdh.cn/wumin/2007/09/19365317072.html
-
鲜花和礼品。同时,由玄宗法师和果定法师代表佛学院全体学僧,为赞礼老师们的默默奉献精神在佛前朗诵了祈愿文。
最后,会上还宣读了陕西省宗教局和陕西省佛协为法门寺佛学院老师们发来的慰问信,并为老师们...
佚名
|座谈会|教师节|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9/16472529240.html
-
代 觉岸 1969年 高中 师徒传承 1992年 国清寺第八代 传宗 1974年 大专在读 师徒传承 1993年 国清寺第九代 果定 1980年 大专在读 师徒传承 1996年 国清寺第九代 了空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140982783.html
-
根据佛陀的教导,只有在证得阿罗汉果之时,观禅才算修完;在你成为阿罗汉之前都必须继续修行止禅与观禅。《相应部.七处善经》中说:每一位阿罗汉都经常将心安住于三种修行法当中的一种,即依照十八界、十二处或缘起而观照行法为无常、苦或无我。注释称这三种修行法为「经常住处」。此外,阿罗汉也修行止禅与观禅,以受用禅那中的安乐住处与果定中的涅槃乐。若阿罗汉想入灭尽定,他必须循着一定的次第修行止禅与观禅。
有些禅修者...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止禅观禅
http://www.fjdh.cn/fjask/2009/08/09063989099.html
-
八年(1919),江苏省宝应县的果定大师也来朝礼五台山。果定大师是乘参、恒修的同乡法侣,他悲愿挺大,禅修功夫颇深,对大智文殊菩萨又特别尊崇,故他在乘参、恒修二大师的劝导下,也加入了碧山寺东房的法席,且乘参更名昌乘,恒修更名昌恒·,果定更名隆果。他们三人共同负责碧山寺和广济茅蓬的一切寺务工作。这就是所谓的接法成就吧!俗话说:“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在他们三人的共同努力下,尽力募化,维持道场,接待...
震 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91066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