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希望当场另煮新食来供养佛陀和僧众。
佛陀又偈颂说:
证悟者的自在, 超越善与恶。 故无利益与伤害; 证悟者已能转化三毒有害的影响力, 贪、嗔和痴; 凡毒与我何所伤?
当佛陀和比丘们坐下来接受供养时,帕贝仍是充满恐惧。但毒食在僧众口中似乎变成甘露。同时,目睹这一连串的奇迹后,失败羞辱的千伯从后门逃走了,从此不曾出现於帕贝家或那地区。
那为虔诚妇人...
舒雅达
|佛陀|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5/0105013323.html
-
并且全知全能,而不是像许多流浪的圣士和瑜伽士只懂一些神通。他坦承食物也下了毒,以当做进一步的测试用,他希望当场另煮新食来供养佛陀和僧众。 佛陀又以偈颂说: 证悟者得自在, 超越善与恶, 故无利益与伤害; 证悟者已能转化三毒有害的影响力, 贪、嗔和痴; 凡毒与我何所伤? 当佛陀和比丘们坐下来接受供养时,帕贝仍是充满恐惧,但毒食在僧众口中似乎变成甘露。同时,目睹这一连串的奇迹后,失败羞辱...
舒雅·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55744816.html
-
利益,就越是得不到回报。
莫啖杂毒食
我们吃可口的食物是为了身体健康,如果在食物中混杂了毒药,其味虽美,吃下去却是会致命的。同理,我们修法的目的在于解脱成佛,自利利他。像这样发心清净而修,就是不掺杂毒食的美食。如果我们修法的动机不纯,为了获取世间名利或打击仇敌,这就如同在美食中掺入毒药一样,扼杀了我们解脱成佛的可能性。所以遮止一切不正确的发心最为根本。
不求于深记...
洛桑成列·确吉坚赞仁波切开示
|菩提心|菩萨戒|三昧耶戒|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12/21360895143.html
-
杂毒食,愿毫无贪求。食财亲友朋,无常如梦幻,愿毫无贪恋。故乡属地宅,犹如梦境宅,愿知不成实。无解轮回海,如罪犯脱狱,愿义无反顾,趋往极乐刹。愿断诸贪执,如鹫脱网罗,瞬间便越过,向西方空中,无量世界刹,...佛制罪。若无悔心忏不净,昔所造罪如腹毒,以大惭畏悔忏罪。后无戒心罪不净,发誓此后遇命难,亦不造作不善业。阿弥陀佛及佛子,加持净化我相续。 闻听他人行善时,若舍嫉妒不喜心,诚心欢悦作随喜,...
乔美仁波切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3145228.html
-
色相胜妙希有。如是世尊,舍王欲乐,舍转轮王富乐自在,如舍毒食;六万采女第一端正,一切舍已而便出家,在林中住。
这时,毗耶娑也看到佛和他千余人的僧团,心意清净,态度安详,跳出了世间的欲乐,在树林中打坐。那个时候,全印度的人都知道释迦牟尼以太子身份出家的事迹。毗耶娑看到佛庄严的色相和诸般成就,心想释迦牟尼的确名不虚传,他把王位、尊荣、美女、欲乐和转轮王的理想,都像毒食一样的抛弃了,出家修道,这...
南怀瑾
|布施|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10/1114451621.html
-
希有。如是世尊,舍王欲乐,舍转轮王富乐自在,如舍毒食;六万采女第一端正,一切舍已而便出家,在林中住。
这时,毗耶娑也看到佛和他千余人的僧团,心意清净,态度安详,跳出了世间的欲乐,在树林中打坐。那个时候,全印度的人都知道释迦牟尼以太子身份出家的事迹。毗耶娑看到佛庄严的色相和诸般成就,心想释迦牟尼的确名不虚传,他把王位、尊荣、美女、欲乐和转轮王的理想,都像毒食一样的抛弃了,出家修道,这真是世上...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4843957.html
-
可见达磨,自称百五十岁。”又曰:“逢磨来华见梁武帝。”由梁武上溯逢摩多罗时代,恰年一百五十左右,是非指达摩多罗而何?至後慧可之徒与菩提流支对立,唐人遂谓达磨之死,流支之徒毒之。又言凡毒三次未死,遇可既传心印,又遭毒食,乃曰:“今可以死矣。”然此种种皆讹说也。其说为害最烈者,乃在误解自觉一辞,即由误会《楞伽》以得自觉圣智为究竟而来。原义:自者,内也;觉者,触证也(觉犹见闻觉知之觉,身舌鼻三,触境方知...
吕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485166699.html
-
七、弃舍毒食──弃舍我执。
八、莫学直报──不计人过。
九、莫发恶言。
十、勿候险阻──不伺机报复。
十一、莫刺心处──不揭他人过失。
...罪苦,都
流入我身。
后得
(1).三境毒善根──思维有许多众生,像我一样依于三境(苦、乐、不苦不乐)发生
三毒,以致...
佚名
菩提心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6/1115314656.html
-
是不究竟的。《般若摄颂》云:“佛说如食杂毒食,缘于白法亦复然。”所以佛陀告诉我们,就像在食物中掺毒一样,若执著白法为实有,其危害也是同样。
所以,回向的方式要以如梦如幻来摄持,回向的善根...他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癸二、为饥渴者回向:
盼天降食雨,解除饥渴难,
于彼灾荒劫,愿成充饥食。
遇到饥荒的时候,祈盼诸佛菩萨加持,天上能降下饮食之雨,解除众生的饥渴...
著:无著菩萨 译讲:索达吉堪布
|入行论|善说海|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2/0014146861.html
-
于最初入大乘数,亦以唯发此心安立,后出大乘,亦以唯出此心安立。故大乘者,随逐有无此心而为进退。”法王如意宝所作的《胜利道歌天鼓妙音》中说:“沉溺恶境轮回众,为得究竟安乐地,当负利他心行责,应舍爱自如毒食...后,则破根本誓言罪亦能清净;且今生成办一切所愿之义,来世亦决定往生极乐世界等自己所欲之净土。” 如是忏悔者,能得净罪之相,其相即如《准提陀罗尼》所云:“若于梦中梦吐恶食,饮酪浮等,及吐酪等,见出日月...
索达吉堪布
|索达吉|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0/1025085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