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90篇,用时1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洞山禅林

      洞山禅林   洞山,中国佛教曹洞宗的祖庭。位于今宜丰县同安乡洞山村,距县城50公里,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曹洞宗的发祥地。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为洞山亲笔题词“洞山禅林”。   良价禅师于公元835年在洞山悟道,创立曹洞佛法,传扬世界。咸通十年(公元869年),唐懿宗敕以良价“悟本禅师”法号,良价园寂后敕建“慧觉宝塔”,现存于洞普得禅寺后山。早在公元840元,就有日本瓦...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15591386282.html
  • 曹洞祖庭宜丰洞山

      洞山,又名新丰山。位于江西省宜丰县城北约36公里洞山村的一个山坑处。这里是禅宗五家之一的曹洞宗的发祥地,所以名扬中外。洞山不但是佛教曹洞宗祖庭,且是一处集佛教文化、自然生态于一体的旅游...称。   景点20余处,有普利寺、价祖塔、苏辙诗石刻、木鱼石、七仙桥、千年罗汉松、石上楠、逢渠桥及夜舍山、红木埚、牛头山、经坑等多处佛塔林,雄伟的山门有已故佛教协会原会长赵扑初老先生亲题“洞山禅林”...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15583786245.html
  • 洞山大师语录序

    洞山大师语录序   东西道邈。二三亲传。传也已渐。真间为伪。当伪之交出时。醇乎真者。独洞祖乎。自厥初诘问无眼耳乎其师。至发迹南泉之供真。异闻无情说眼处。慎柏岩姓名之问。不间云岩雍容影。蹈断过水浪。...平乃拊掌。保福云。洞山自是一家。乃别云。觅得几人   师到薯山。薯曰。汝已住一方。又来这里作么。师对曰。良价无奈疑何。特来见和尚。山召良价。师应诺。山曰。是什么。师无语。山曰。好个佛只是无光焰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73953564.html
  • 洞山录(1)

    洞山录[唐]良价  [简介]  唐代禅宗典籍。又名《洞山良价禅师事录》、《悟本大师语录》。唐代禅宗曹洞宗创始人之一洞山良价撰,明圆信、郭凝之编集。《五家语录》之一。  曹洞宗是禅宗五家中又一流传久远、影响甚大的宗派。洞山录亦是作为禅宗经典语录而受到重视。本书记述洞山良价行实、机缘语句以及“五位君臣”等曹洞宗义,是了解曹洞宗风的重要资料。  洞山录版本亦有多种。日本慧印校订的一卷本《洞山良价禅师...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74653570.html
  • 洞山录(2)

    [宋]延寿  [简介]  宋代禅宗典籍。宋永明延寿撰。共三卷。  延寿是唐末、五代、北宋之际法眼宗的著名禅师,是法眼宗开创人文益的再传弟子,此书为其代表作。  本书的主旨是强调“万法唯心”,主张参学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74753571.html
  • 洞山录(3)

    [宋]克文  [简介]  宋代禅宗语录。宋宝峰云庵真净禅师克文述。门人法深录。六卷。  克文为临济宗黄龙派重要代表。一生曾五坐道场,说法五十余年。特别是王安石舍南京家宅为报宁寺,请克文住持,并为其请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74853572.html
  • 德山与洞山二支关系初探

      【北京大学学报】 2001年第期  德山与洞山二支关系初探  徐文明  德山宣鉴(782—865)与洞山良价(807—869)是同时代的两个著名的禅宗大师,虽然后世认为二人均出于青原一系,但在...著名的两大弟子岩头全 和雪峰义存就是先到洞山、后归德山的,龙牙则相反,先参德山而后嗣洞山。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后世公认德山与洞山同出青原,但在当时却看不出其同根相生的证据,其门下渲染的却是二师门风...

    徐文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51542559.html
  • 洞山正偏五位颂评说

    洞山正偏五位颂评说   《林间的禅语》  洞山正偏五位颂评说  第一颂:初悟时节  正中偏,三更初夜月明前,莫怪相逢不相识,隐隐犹怀旧日嫌。  古辙云:正中偏,就初悟此理时立。理是正,悟是偏,三更初夜黑表理。然以月明前显黑,是黑显时便有明,犹理必由悟显,理显时却好是悟也。  天童觉于相逢不相识句,著语云:“虽然同共住,到底不知名。”  私谓相逢而不相识,却好是初悟景象,一相识即漏入阴界矣!然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364465978.html
  • 洞山禅师的悟道因缘说开去

    洞山禅师的悟道因缘说开去  企 愚  瑞州洞山良价禅师之悟道因缘,与洪州禅诸师相较,颇具特色。今约略综之,大率有如下几点,姑妄陈之以就正于方家。  首先,洞山禅师的悟道是从《般若心经》而得入处,从《弥陀经》而得出处的,这在《洞山语录》与《传灯录》之所载,均无差爽。《洞山语录兰石:  师讳良价,会稽俞氏子。幼岁,从师念《般若心经》,  至“无眼耳鼻舌身意”处,忽以手扪面,问师云:“某甲有  ...

    企 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20164084.html
  • 洞山禅师生平及禅法思想的价值

    洞山禅师生平及禅法思想的价值   如拯   禅宗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中国佛教,在许多方面都有创新,并在佛教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上的革新。曹洞宗的创始人洞山良价禅师,创造了“五位君臣”、“三路接引”和“三...门下,如南泉普愿,沩山灵祐,最后在云岩昙晟门下悟入。于唐宣宗大中未(859),先居新丰山,后转豫章高安(今江西)洞山。聚众数百遂为重镇,传法弟子中有曹山本寂、云居道膺等二十六人。传世有《宝镜三昧歌》、《...

    如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222273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