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4篇,用时82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能生烦恼的六个因

    《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九》说:“复次,烦恼所有粗重随附依身,说名随眠,能为种子,生起一切烦恼缠故。”   单以烦恼种子还不能生起现行,必须具有所缘与非理作意。   二、所缘   所缘者,谓顺生...     能生烦恼的六个因:所依、所缘、猥杂、言教、串习、作意。   一、所依   所依者,谓烦恼之随眠。   生烦恼的所依就是烦恼随眠,即潜伏在心相续中的烦恼种子。   因为烦恼未现行...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

    |因果|烦恼|

    http://www.fjdh.cn/article/2010/05/01213418401.html
  • 菩萨戒的重点及其人间性

    重于身口的行为,菩萨戒尤重于心意的行为,因即在于此。例如《小品般若经》卷八〈无悭烦恼〉,谓若菩萨学习般若波罗蜜多,则不应生起烦恼心、悭心、破戒心、嗔恼心、懈怠心、散乱心、愚痴心。 又说:“菩萨学般若...般若经》卷六〈大如〉的末段有云: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菩萨欲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应云何行?佛言:于一切众生;应行等心、慈心、不异心、谦下心、安隐心、不嗔心、不恼心、不戏弄心、父母心、兄弟...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83351818.html
  • 能生烦恼的六个因

    烦恼的所依。《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九》说:“复次,烦恼所有粗重随附依身,说名随眠,能为种子,生起一切烦恼缠故。”      单以烦恼种子还不能生起现行,必须具有所缘与非理作意。      二、所缘  ...  能生烦恼的六个因:所依、所缘、猥杂、言教、串习、作意。      一、所依      所依者,谓烦恼之随眠。      生烦恼的所依就是烦恼随眠,即潜伏在心相续中的烦恼种子。      因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81354720.html
  • 集谛

    嗔恚随眠、[3]有爱随眠、[4]慢随眠、[5]无明随眠、[6]见随眠、[7]疑随眠。随眠就是烦恼种子,即烦恼所有的势力,随逐依附在有情身心中眠伏著,能为种子而生起一切烦恼现行,故立名随眠。欲爱随眠,就是欲界贪品烦恼的种子。嗔恚随眠,就是欲界嗔品烦恼的种子。有爱随眠,就是色界无色界贪品烦恼的种子。慢随眠,就是慢烦恼种子。无明随眠,就是无明烦恼的种子。见随眠,就是见品烦恼的种子。疑随眠,就是疑品...

    正果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40942968.html
  • 从〈菩萨地〉来看菩萨道

    二障,〈菩萨地〉说:  又由如是所说十二诸菩萨住,经三无数大劫时量,能断一切烦恼障品所有麤重,及断一切所知障品所有麤重。  1于三住中,当知能断烦恼障品所有麤重。谓(a)于极欢喜住中,一切恶趣诸烦恼所有麤重皆悉永断,一切上、中诸烦恼品皆不现行。(b)于无加行、无功用无相住中,一切能障一向清净无生法忍诸烦恼所有麤重皆悉永断,一切烦恼皆不现前。(c)于最上成满菩萨住中,当知一切烦恼习气、随眠障碍...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3247819.html
  • 禅定之种类

    烦恼而得解脱。(5)定,即于所缘,审正观察,心专一境。  (二)二禅,定生喜乐。有四支:内等净(为取所缘)、喜、乐、定。即于初禅有寻有伺三摩地相心能弃舍,于无寻无伺三摩地相系念安住;对快速变化的所缘境界能正远离,于较为稳定的境界中安住其心,内心一味寂静,乃至极寂静。这种舍念正知,离寻伺乱,就是内等净。定者,超过初禅寻伺有间缺位,能正获得无间缺位。喜乐者,由超越寻伺,离初禅地诸烦恼所有粗重,有广大轻...

    如吉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30039498.html
  • 禅定修证系列之一——禅定之种类

    正远离,于较为稳定的境界中安住其心,内心一味寂静,乃至极寂静。这种舍念正知,离寻伺乱,就是内等净。定者,超过初禅寻伺有间缺位,能正获得无间缺位。喜乐者,由超越寻伺,离初禅地诸烦恼所有粗重,有广大轻安...,或于诸恶放任不断;又不善现前,随顺而行。所修五法者;(1)欢,因清净持戒,生起无悔,心意适悦。(2)喜,由正修方便,心生欣悦。(3)安,谓离粗重,身心调适。(4)乐,由离身心粗重故,于诸(欲界)烦恼...

    如 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51239666.html
  • 禅定修证之禅定种类

    ,离初禅地诸烦恼所有粗重,有广大轻安,身心调柔,有堪能乐,于彼喜相未见过患。  (三)三禅,离喜妙乐。有五支:舍、正知、念(三者均为取所缘)、乐、定。舍者,于前喜相深见过患,于喜离欲,由离寻、伺、喜...)乐,由离身心粗重故,于诸(欲界)烦恼而得解脱。(5)定,即于所缘,审正观察,心专一境。  (二)二禅,定生喜乐。有四支:内等净(为取所缘)、喜、乐、定。即于初禅有寻有伺三摩地相心能弃舍,于无寻无伺三...

    吴信如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51141135.html
  • 佛教心理学的实践面

    特伽罗。7云何薄尘性补特伽罗?谓有补特伽罗,先余生中,于贪烦恼,不修、不习、不多修习,已能于彼多见过患,已能厌坏、已善推求。由是因缘,今此生中,于所爱事,会遇现前众多美妙上品境中,起微劣贪;于其中、...行时」所起三烦恼,及此三对治差别。1略心者,谓由正行,于内所缘,系缚其心。2散心者,谓于外五妙欲,随顺流散。3下心者,谓惛沈、睡眠俱行。4举心者,谓于净妙所缘,明了显现。5掉心者,谓太举故掉缠所掉...

    林崇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3447826.html
  • “唯识观行”与思惟结构之改造

    诸有情类,修习哀愍,无余思惟……彼由修习如是世间清净静虑悲愿力故,一切恶趣诸烦恼所有粗重,于自所依皆得除遣。由此断故,菩萨不久获得转依,于诸恶趣所有恶业毕竟不作,于诸恶趣决定不往……。」[ii]  ...viii]。止之 “无分别”,主要是对治第六识依法尘所起之虚妄分别,以及颠倒执“假有”为“实有”的习惯性思惟。此不但是一切烦恼滋长的根源,同时还是修学唯识观行的最大障碍,所以要在“无”的否定训练中先予暂伏。...

    孔祥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25349730.html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