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见思两种,见惑在见道位上同时断,思惑在修道位上各别断。唯识认为,烦恼有烦恼障与所知障,小乘只断烦恼障,不断所知障,大乘则可断二障,分别二障于初地顿断,俱生二障地地分断,烦恼障于八地断尽,所知障于佛地...多为在家菩萨而说,为福德资粮之因,为佛色身之因。 四地名焰慧地,智慧之光比三地更为殊胜,能如火焰般烧毁烦恼。此地圆满精进波罗密,由于勤修菩提分法,能断除一分俱生我执与俱生法执。菩提分法,简单地说,...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10156701.html
-
修止观而至心一境性的禅修行,也是四寻思与九种心住禅定及金刚三昧禅定所显的我空法空观,以净化烦恼所知障,而实现菩提涅架的禅。元晓修行能离分别执著于心识能取所取的无分别智及三三昧,由于金刚三昧,说明具现平等... 元晓的金刚喻定思想,可能受了《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及《解深密经》的影响。就《瑜伽师地论》而言,若证得金刚喻定,悉皆离系诸烦恼,而《成唯识论》也说,若现金刚喻定,顿断俱生起的烦恼障与所知障,到达...
吴亨根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42061678.html
-
就不会皈依三宝,也不会希求妙法。 信心还能遣除一切暂时之衰损,以及以烦恼障与所知障为主的一切障碍;只要以信心祈祷上师三宝,则一切违缘皆可消除。信心就如同如意宝一样,如果具此信心,今生与来世的一切所愿就...即使成功也是极其短暂。而懂得一个感念别人恩德的人,说明知道好与坏,心中有知惭有愧,这样的人点滴之恩也以涌泉相报,自然会获得众人的好评,以此因缘能获得天时、地利、人和善缘聚合,自然会在事业上有成,而且能够...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42675676.html
-
错谬执著而产生的烦恼障与所知障两种障碍;前者是由情感上的谬执而起,后者是由知识上的错谬执着。从这两种错误里面构成一个无明,这样子一来,才产生了我们生命上的种种活动,产生种种感觉经验与情绪的经验,因此就...各方面都已经完全实现之后,那么便不会再有人会陷入于其罪恶的深渊中去,也没有人会再陷于黑暗、痛苦与烦恼的领域之中。换句话说,每一个人都能够把他的生命落到佛性的圆满精神体系上去。对于他的一切精神,都能够...
杨惠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362664330.html
-
心渡生回小乘向大乘者称为大阿罗汉。
四、烦恼障与所知障:
烦恼障就是我障,它源于枝末无明,源于众生对三界的见惑,使众生贪执一个“真实的我”,因此产生各种&ldquo...所说的“真确了知”不是人家告诉你或你由书中所得知,也不是如哲学家推理所知,而是如佛教的、如许多大修行者们所悟的“真了知”。
二、真如与如来藏
...
药师山 紫虚居士
唯识|无明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9/13101129237.html
-
饮食来帮助他……但菩萨趣入不住涅槃之后,能取所取全部消失,烦恼障与所知障全部灭尽,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全部现前,成为了众生怙主的正觉塔。此时他虽没有分别心,但仍能成办一切他利,在其面前祈祷的话,什么样的...
如意宝与如意树,虽无有分别心,不会认为“今天来了一个贫穷可怜的众生,我一定要帮助他,满他的愿,否则我就名不符实了”,但众生福报等因缘积聚时,可以圆满祈求者的愿望。同样,圆满正等觉果位的佛陀,...
索达吉堪布 讲
|祈祷|祈福|正信|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10/09391930802.html
-
欲界色界无色界之迷妄,使成正觉,故名降三世。降三世明王足踏大自在天与乌摩妃,此二天者,即人格化的烦恼障与所知障也。烦恼障有妨涅槃 ,所知障有碍菩提,非摧断之,不能成佛。此两会尊数略同,第八会为大曼荼罗...障,右足踩踏乌摩妃,象徵断除所知障,此即降三世羯磨会。(三)既于前二会断除三毒二障,则得般若之理趣,如是欲、触、爱、慢等象徵内外心境之十七尊皆示现本初不生之体(般若波罗蜜多),此即理趣会。(四)成就五...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10956711.html
-
无上密见道位,至获得异熟之身吉祥时轮的遍智之身。如此身与意似热与火空性一味,无二无别,乐空双运之智“三摩地”之内涵。在“三摩地”阶段,烦恼障与所知障次第除去,是行无上密之见道与修道中菩萨十地。“玛”字表...“太阳”共九个字,皆由“阿”字所生,所以又包含了“那达”之发音。总之,虽仅有七个字母,但包含了十个字之发音,且念诵心咒时应将这十个字之自性合一而诵。另外,在《幻化网》续中也详细讲了十相自在的含义,与...
多罗那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72358989.html
-
但已证明分证即佛无疑。 6、究竟即佛:五住烦恼皆已断尽,显然已没有烦恼障与所知障,二死永亡,福慧具足,究竟涅槃,名“妙觉果海”。可知,佛的果位,如大海一样,不可限量,古德右颂云:“从来真是妄,今日妄...即佛:此谓行者的观行得当,万法皆泯,粗垢任运先落,而能隐约的见到本真的模样。也就是说,在五位烦恼中,已能任运脱落四位烦恼(见爱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无色爱住地)由于第六法尘的所知障无明犹未尽空、...
果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95965547.html
-
所有见思二惑者为四果阿罗汉,又能起心渡生回小乘向大乘者称为大阿罗汉。 四、烦恼障与所知障: 烦恼障就是我障,它源于枝末无明,源于众生对三界的见惑,使众生贪执一个“真实的我”,因此产生各种“我所有、我所爱”,造各种恶业因果,起各种烦恼,故称烦恼障。因执著有我,故对世间不舍,若又加上因果未尽则在修行上造成第七识无法停止不动,因此不断攀缘如来藏的种子,使第六识不得清净,无法转第六识成妙观察智,所知...
紫虚居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181373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