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9篇,用时38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教伦理的特色

    朋友之道,详细地论述著五伦的理法。这五伦书,于明英宗正统十二年出版,颁布于全天下,由此可以想像当时的皇室是如何重视伦理道德之一斑了。  五典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因为这五种是人类应该常行之道,...

    净心长老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30649761.html
  • 论“和合文化”发展传承的历史文化环境

    和合范畴。《国语·郑语》称:“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韦昭注:“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意思是说商契能把五教加以和合,使百姓安身立命。《国语·郑语》并记述了史伯关于和同的论述:“...

    汪祖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6592782648.html
  • 卢龙县城:《平州石幢记》

    加陈述;三乘,佛教语,指小乘(声闻乘),中乘(缘觉乘),大乘(菩萨乘),三者均为不同的解脱之道,亦泛指佛法。⑹高张五教——五教,佛教语,即小教、始教、终教、顿教、圆教。(或指五常之教:五常——父义、...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6540888570.html
  • 中国传统“和”文化简论

    的力量,是克敌致胜、人定胜天、保境安民的法宝。“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国语·郑语》)是说明这一问题的一个最好的例证,这里的五教是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教”,商契由于能够与父、母...

    罗玉明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0/09022191580.html
  • 晋王杨广和天台智者大师

    :“伏见使人赍符,坏诸空寺。若如即日所睹,全亡兴破,及有僧无僧,毁除不少”。[20]  文帝还试图在江南推行教化,他让宰相苏威作“五教”,“使民无长幼悉诵之”[21]。所谓五教,乃“父义、母慈、兄友、...

    袁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4046928.html
  • 鸠摩罗什的中观般若思想

    也有论说。   对于般若智与方便的关系,他说:   穷智之原故称度,梵音中有母义故以为母。亦云,智度虽以明照为体,成济万行,比其功用,不及方便,故以为母。正方便父,梵音中有父义,方便有二种:一深解空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81961909.html
  • 弘扬和合文化 丰富人文精神

    ·郑语》称:“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韦昭注:“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意思是说商契能把五教加以和合,使百姓安身立命。《国语·郑语》并记述了史伯关于和同的论述:“夫和实生物,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53963045.html
  • 定慧双修和三教融合的先驱

    ,认识到释、孔俱以遗情遣累为目的,六度可与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五教并行不悖,故而释儒开始互融。特别是南朝士大夫儒、佛兼弘,已与魏之偏重老庄大别。南齐萧子良以孔、释本旨一致,故而内外并重,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15264603.html
  • 试论中国文化对佛教孝道观的融摄

    《中国文化新论思想篇?天道与人道》一书,页  213。  注11:《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 杞不足征也。」  页156  这里的「五教」,据《左传》文公十八年所称应父义、母慈、  兄友、弟共...

    王志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24370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