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749篇,用时4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走出心中的牢狱

    斑斓的诱惑、无限膨胀的欲望、过多的攀比、狭隘的嫉妒心理等因素在作祟,它使我们在自觉或不自觉中给自己筑垒了一座座牢狱。这些因素不断地催化着人们向一个个迷惘不可知的目标奔行,这也让很多人忘却了许多该享受的...东西。   所以,我真心地希望人们能放下太多的、不必要的牵挂,以“达观”的心态走出心中的牢狱,培养一个易感的心境和悠闲的心态,多一些从容,少一些凄惶;多一些安详,少一些喧嚣;...

    佚名

    |社会|教育|纪实|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8/06595687924.html
  • 牢狱之灾化作出世善缘吧

    被卷入了一个案值一千多万的经济案件中,四个董事,除了父亲,全部被刑拘了。德慧被吓傻了,呼天抢地地哭。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希望父亲可以免去牢狱之灾。可是,很多“很有力量的人”告诉德慧:这样大案值的案件,你爸爸要免除牢狱之灾,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德慧看到一点希望也没有了,就跑到了寺院,扑倒在观世音菩萨前,对观世音菩萨说,只要你保佑我爸爸能够免除这样的灾难,我愿意一辈子吃素报答。   德慧...

    德慧

    |人生|道德|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6/14542883678.html
  • 牢狱之灾化作出世善缘吧

    http://www.fjdh.cn/Item/83038.aspx
  • 理净法师答:佛法是否能够化解牢狱之灾?

    请教法师,如果亲人有犯牢狱之灾的,家人该如何应对?佛法有没有应对的方法来帮助化解? 理净法师答:我不知道你所说的"牢狱之灾"是指什么,是通过算命之类而知,还是指违犯了法律之事.如果是因算命而知,佛弟子不可信算命、看相之事,佛教讲因果报应,如果你前世造业,今世就会有果报。可以通过持诵《普门品》来忏悔罪业。如果是亲人违法了,那就应当面对现实,接受法律的征处,不应当逃避责任...

    理净法师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5/10122978041.html
  • 印光法师答:净土法门的“愿”该如何理解?

    问: 净土法门的“愿”该如何理解? 印光法师答:   既知娑婆是苦,极乐是乐。应发切实誓愿,愿离娑婆苦,愿得极乐乐。其愿之切,当如堕厕坑之急求出离,又如系牢狱之切念家乡。己力不能自出,必求有大势力者提拔令出。娑婆世界,一切众生,于逆顺境,起贪瞋痴,造杀盗淫,秽污本有妙觉明心,乃无底之厕坑。既造恶业,必受恶报。久经长劫,轮回六道,乃不赦之牢狱。阿弥陀佛于往劫中,...

    印光法师

    信愿

    http://www.fjdh.cn/fjask/2007/09/20075816007.html
  • 美国监狱中进行禅修的囚犯数目不断增长

    据《互联网时报》2009年10月10日报道,美国监狱中,有越来越多的囚犯通过禅修度过牢狱生活。 Prison Dharma Network 的创建者Fleet Maull接受CNN...于牢狱惩罚,禅修在改造犯人方面具有突破性的进展。” 现在美国监狱中进行禅修的囚犯数目还没有进行数据统计,但是有越来越多的监狱开始开设佛教禅修项目。并且诸如《Prison Chaplaincy ...

    佚名

    |佛教资讯|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10/07072192137.html
  • 如本法师答:学佛最终目的是什么?

      如本法师答:成佛。成就无上佛道就是学佛最终目的,六道轮回不是我们久居之处,毕竟,六道充满苦痛、无常、空幻、无我、六道非永恒的。声闻(梵语 sravaka)缘觉(梵语pratyeka-buddha)二乘行者,仅是独善其身,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急迫求离生死,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生死,自度自利,并非学佛者的愿望。   菩萨行者正行六度波罗蜜中,未究竟证成菩提,亦然非学佛者的理念,佛道是修学...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1011412122.html
  • 重庆华岩寺周日讲经——《四十二章经》之七

    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系于妻子,甚于牢狱之患,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爱欲于人,犹如执火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处处指出爱欲对人生的祸患。如透入此门,乃出尘罗汉。因此...

    重庆华岩寺

    |重庆华岩寺周日讲经——《四十二章经》之七|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11/20022619084.html
  • 问:持斋奉佛乃孤独者多,此句俗语如何纠正?

    此句俗语,不可谓全无根据。然言者若心存毁谤,则不足法。否则亦有讨论余地也。持斋奉佛,乃佛教信徒之标准,佛教信徒,有出家在家两众。发心学佛,必有一种境界上之刺激,在家人夫妇子女团圆时,易生乐感,沉于五欲,不思厌离,故学佛难。若一旦配偶偏亡,子女夭丧,既感人生之苦,自然厌离心生,故学佛易。此持斋奉佛之孤独者多,其故一也又佛法喻家庭为牢狱,经论中诃斥在家之恶,不胜枚举。学佛之人依佛教诫固宜以婚嫁...

    佚名

    佛教|持斋|孤独|者多|专题

    http://www.fjdh.cn/fjask/2009/07/18255785164.html
  • 以佛法度化小偷的亲身经历

    的一生。我听你的话,甘心情愿的接受牢役,现在有了工作和家庭,生活过得安心自在。如果当时没有你的一席话,我逃得了一世,却永远住在心的牢狱,得不到平安和幸福。”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呢?佛经上说,世间上有二种清净人,一种是断除诸恶的圣贤,一种是犯错改过的人。这种人,同等尊贵,同等清白。   承担自己的错误,勇于修正改过,就像这段火车奇遇记的年轻人,救自己的心,挣脱内在的牢狱,为自己换来平安和幸福...

    星云大师

    |星云|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12/1748372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