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现前时若深生喜乐,郎现种种恶业。对治恶业的方法就当勤修善业,远离诸恶,相好感得缘自宿修善行,增得无尽无量的福德方能具足(注一),诸佛、菩萨又何以具足三十二相福德庄严。 诸佛菩萨功德感相因缘 佛、菩萨的三十二相福德具足百福庄严功德。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好庄严,於天上人间中最为尊贵。三十二相是满百庄严为一相,展转至一二十一一相皆具百福,此百福乃由成百的一福聚成,所谓的;福是世界一切有情业增上力,能感...
郭乃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25364665.html
-
作而作”。
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自然感应道交,决定没有起心动念。古德用敲磬做比喻,敲打比喻众生的感,磬发出的音声比喻佛菩萨的应。实际上,佛菩萨的应是自性的感应。而我们将佛菩萨看作人,一切诸法...
我和李会长去看洪恭兰老居士,送了他一串念珠。老居士说他平常妄念很多,拿到这串念珠后,妄念就少了。他晚上做了个梦,有一男一女来看他,说是玉皇大帝派来保护他的,劝他要忍耐,并告诉他:“来也空空...
净空法师讲述
|空性|般若|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12/08440294863.html
-
怎样的福;作怎样的恶,得怎样的苦。识田的感招,像数学上乘除一,是一定不易的。所以戒杀放生得长寿少病报,廉洁布施得权威厚报,贞节得夫妻贤淑报,偷盗得贫穷耗财报。相反的方面也就可类推而知了。
善恶...恩怨眷属,一切是我们自心所造,自作主宰的。因为归向三宝,至诚忏悔的心,能顺合忏悔者本具的佛性,顺性而起,就和佛菩萨已经证到本具佛性的境界相契合;这是此方的感而得到彼方的应,很自然的结果。
众生...
陈海量居士
|因果|命运|业报|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2/1321588010.html
-
这个问题佛在《楞严经》中进行了讲述,地狱纯属是我们自己造作的种种不善之业所导致的。经典中这么讲: 阿难。此等皆是彼诸众生自业所感。造十习因。受六交报。 阿难,这些都是众生自己所作罪业的感招...暖相现前。二习相然。故有铁床铜柱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萨见欲。如避火坑。 什么叫十因呢?阿难,一是淫欲的习气相互接触,由相互接触磨擦产生,研磨不停止,因此就有大猛h火光从中发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440553390.html
-
心,告诉佛弟子们成佛只在自性上用功夫,而不在男女形相上起差别,提高了女性在佛教中的地位,为大乘佛法开拓了新天地。一乘佛法的《华严经》描写善财童子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追求真理的感 人故事,其中女性的善...课题,许多人终日茫然,感到生活内容的空虚及缺乏安定感,佛教正是顺应了人们的这种信仰需求,为人们的心灵找到了一所宁静的港湾,而妇女的细腻与对信仰的虔诚,正是最适合做这一工作的人。妇女这种播种引渡的热忱。...
刘晓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553661762.html
-
德性里,因此我们谈福论功,都说走“功德一或二褐德”。 以“福”而言,福字在世间法中,对修行人好像很庸俗。可是我们千万别小看它、用俗眼看它,因为本来福就是福德的意思,是由众生发心的感报而来。你若无福无德...你我相逢瞌睡中?——由《大悲忏》谈行愿力与发明心地 心音 佛法首重发心,它的宗旨在于就在天地与世间纷杂的人事物现象中,一念直呈我们生命的全部,也就是将我们的心从埋没它的一切种可能的问题中,如开门...
心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72867194.html
-
活动以价值与意义,引导经济社会生活向符合人的目的、意志的方向发展;第三是感通力。文化使主体间相互勾通,使得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中的组织成为可能,同时它还是民族凝聚力的标志。 宗教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是...理解为伦理,那么社会责任心显然就属于道德,于是伦理与道德就是宗教世俗化的重要进程,也是宗教对经济发展的导向力的主要实现形式。第三,宗教通过人们对其认同产生感通力。宗教是超越精神的表现,因此也是人类统一...
贺汉魂 许银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7250382074.html
-
在佛教里,佛陀不是创造我们世界和人类的神,佛教也不认为世界和人类是由一个神所创造的。佛教的宇宙人生观是建立在缘起的理论上。人是正报,世界是依报,从缘起的观点,人和世界都是由业力所招感的。这是佛教与...佛教不认为有这样的“开始”。在循环不断的生住异灭里,是没有所谓的绝对开始。不论世界是由佛菩萨的愿力所感,还是有众生的共业所招,抑或是象一神宗教所说的由神所创造的,世界和人类的开始都不是无中生有的绝对...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23265123.html
-
没有蝙蝠,大概人们也不知道可利用回声判定位置的方法;由海豚学会声纳的原理和流线外型在水中所起的作用;更从响尾蛇身上发现了异常精密的感热系统。可以说,人类从自然界的生物与非生物中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更说明...佛教与自然界 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不是造物主,而是觉悟世间一切事物生灭相续理则的觉者。佛陀觉悟依据的媒介即是透过对宇宙大自然界的深入观察、分析、思维、体证,而豁然明了的。佛陀是真理的发现者,佛陀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35251230.html
-
六 入处的长成,也便是出母胎的时刻。出母胎后,六入处 跟六境交接,产生眼触,以至意触的“六触”⑥,并随 著六触违顺的不同,有苦和乐的感“受”⑦。 ③现在世三因: 有苦和乐的感受,自然便会有避...部派佛教思想的特质(下) 廖明活 (六)缘起学说的发展 1、因果关系的类别 缘起学说包括两个观念:因缘和缘生。“因缘”是“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这因果依待法则。在...
廖明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94563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