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49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徐恒志答:佛教与人生的关系如何?

    问:佛教与人生的关系如何?  徐恒志答:人生是整个生命长河中的一个短暂片段,充满着矛盾和苦恼。佛法阐明宇宙实相和人生真谛,依之实践,能从根本上解脱一切烦恼与痛苦。《法华经》说:“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所以学佛的人,不作诸恶,力行众善;工作、学习一切照做。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觉照,净化心地,不妄想、执著,不迷妄、颠倒,便可做到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离世法,而证佛法。禅宗六祖说:“佛法在...

    徐恒志

    |佛|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004211301.html
  • 徐恒志答:佛教与人生的关系如何?

    人生是整个生命长河中的一个短暂片段,充满着矛盾和苦恼。佛法阐明宇宙实相和人生真谛,依之实践,能从根本上解脱一切烦恼与痛苦。《法华经》说:“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所以学佛的人,不作诸恶,力行众善;工作、学习一切照做。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觉照,净化心地,不妄想、执著,不迷妄、颠倒,便可做到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不离世法,而证佛法。禅宗六祖说:“佛法...

    徐恒志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6/17041982203.html
  • 净土宗与各宗的关系

      ,为事事无碍法界。在法华,即说世间经书、治世语言、资  生业等,皆顺正法。何以故?意根净故。如子忆母,不离佛  故。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故。事则凡  愚能修,理是如来秘藏。即下愚...

    宗通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05170834.html
  • 憨山观老庄影响论

    吾佛圣  人说法华,则纯谭实相,乃至妙法,则未措一词,但云如是而已。  至若悟妙法者,但云善说法者,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而  华严五地圣人,善能通达世间之学,至于阴阳术数、图书印玺、医  方...一切形,心之影也;一切声,心之响也。是则,一切圣人,乃影之  端者;一切言教,乃响之顺者。由万法唯心所现,故治世语言、资  生业等,皆顺正法,以心外无法,故法法皆真,迷者执之而不妙,  若悟自心,则法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553655498.html
  • 观老庄影响论.道德经解发题

    实相。乃至妙法。则未措一词。但云如是而已。至若悟妙法者。但云善说法者。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而华严五地圣人。善能通达世间之学。至于阴阳术数。图书印玺。医方辞赋。靡不该练。然后可以涉俗利生。故等觉...。由万法唯心所现。故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以心外无法。故法法皆真。迷者执之而不妙。若悟自心。则法无不妙。心法俱妙。唯圣者能之。   论去取   吾佛经。尽出自西域。皆从翻译。然经之来。始于汉...

    憨山大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4950972.html
  • 惟悟:佛教与教育

    一旦疾病消除,药亦抛弃,足见其毫无执著。如《华严经》曰:“五地菩萨,涉世度生,于世间技艺,医方杂论,图书印玺,种种诸法,靡不该练。”又如《法华经》曰:“若说世间经书,治世语言,皆顺正法。”六祖惠能大师...

    惟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74769485.html
  • 唐代诗歌与《法华经》

    始觉行行皆宝所。我亦当年爱吟咏,将谓冥搜乱禅定;今日亲闻诵此经,何妨笔砚资真性。《法华经·法师功德品》:“诸所说法,随其义趣,皆与实相不相违背。若说俗间经书,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  我亦当年...位”的现量境界、“资生产业等皆顺正法”的顺世思想,被禅宗用作境界论之内证境、现量境、日用境的表征。禅宗进行创造性的阐释与转换,从而使《法华经》慧光在禅宗思想中熠熠显现,使得禅宗思想浸润着大乘妙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15052220.html
  • 儒佛(禅)各名家为学为道相通举隅

    悟妙法者,但云善说法者。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而华严五地圣人,善能通达世间之学。……由  页10  是观之,佛法岂绝无世谛、而世谛岂尽非佛法哉!由人不悟大道之妙,而自画于内外之差耳。道岂然乎?...一切言教,乃影之顺也。由万法唯心所现,故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以心外无法,故法法皆真,迷者执之而不妙。若悟自心,则法无不妙。心法俱妙,唯圣人能之。(论心法)[13]  憨山论学,力主融通,...

    朱秉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2847330.html
  • 憨山老学之思考方式与世间特质

    唯心、万法唯识。既唯心识观,则一切形,心之影也;一切声,心之响也。是则一切圣人,乃影之端者;一切言教,乃响之顺者。由万法唯心所现,故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注2)。   这种把一切圣人言教,全部...说法者,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而华严五地圣人,善能通达世间之学,至于阴阳术数、图书印玺、医方辞赋,靡不该练,然后可以涉俗利生。故等觉大士现十界形,应以何身何法得度,即现何身何法而度脱之。由是观之...

    陈松柏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31755071.html
  • 21世纪两岸社会与佛教的发展

    笔者甚感兴趣。 笔者认为,只要是为了实践人间佛教的理念,为了给民众和社会造福,就应当努力探索建立与新时代相应的寺院经济的形式。《法华经》曰:“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在这种场合,...

    杨曾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35947120.html
上一页1234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