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割据打破了汉代一元文化的格局,二教(佛、道)、二学(儒学、玄学)冲突、调和,再加上北方胡、汉文化的冲突、调和,使中国文化呈现第二次丰富多彩的开放局面。这其中最新的文化思潮是玄学。许多论者认为玄学秉承老庄...诸学中,禅学更具人性色彩。大师从青年时至四十八岁,一直追随当时禅学名匠慧瓒禅师学习空理,他的思想中自然地对个体人生价值有更深的体悟,他的教法也就更着眼于人。 大师就是这样融铸中国文化思想与佛教原典于...
冯巧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054142589.html
-
近日,台湾龙山寺副理事长黄书玮一行拜访了94岁高龄的当代佛学大师叶曼居士,并进行了亲切的交流。
叶曼是当今世界极少将儒、道、佛文化融会贯通的国学大师之一,曾接触过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不同西方宗教,并研学佛教、道家、儒家多年,对东西方文化、哲学与宗教有独到的见解,著有多项著作文集,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佚名
|拜访|叶曼|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8/14331527869.html
-
近日,在中国江苏无锡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上,被誉为“造像版的大藏经”的《佛像典藏》画册首发面世。该画册由爱国华侨、艺术家夏荆山率弟子完成,包含运用工笔重彩绘制的5163幅佛像。造像细腻逼真,形神兼备。
《佛像典藏》全套共81册,分为9卷。夏荆山16岁师从郭味蕖习学丹青,后又多访名师,研学花卉、人物、仕女、山水等绘画技法。
(刘维涛)
佚名
|首发|《佛像典藏》|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4/12343655403.html
-
造成了佛法颠倒的现象。很多人以为藏传佛教就等于密宗,这只是他们的无知而已。藏传佛教包括了小乘、大乘显宗及大乘密法所有的教法及行持,并不能说藏传佛教就是密法或密宗。格律派的学僧,先要在色拉寺、甘丹寺及哲蚌寺等佛教大学研学显乘教法约二十年。在遍学中观、般若、俱舍、释量及戒律部教法以后,才可以修学密法。在未毕业以前,学僧不得接受密法,这三间寺院中亦禁止传授及修持密法。在毕业后,僧人可选择入密院学密法或私下...
祈竹仁波切
狮吼棒喝佛教问答录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2003513012.html
-
广泛学习为修养补充,以老和尚选定的禅宗七经为研学重点,以禅宗的见地与功夫为培养方向的教学模式。 研究生班学制三年,学习期间不但要积极参与柏林禅寺在海内外开展的各项法务活动,还可以根据每个人的专长和...、学、修 ” 四字方针和 “ 养成僧格、融入僧团 ” 八字纲宗做 为河北省佛学院办学的指导思想。河北省佛学院座落在赵州祖庭柏林禅寺,柏林禅寺在老和尚生活禅理念的指导下,与时俱进,积极投身于佛法的实践与...
河北省佛学院
|河北省佛学院|柏林禅寺|招生|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5/0056313951.html
-
修养补充,以长老选定的禅宗七经为研学重点,以禅宗的见地与功夫为培养方向的教学模式。
研究生班学制三年,学习期间不但要积极参与柏林禅寺在海内外开展的各项法务活动,还可以根据个人的专长和意愿参与... 河北省佛学院试办于1998年,2000年由国家宗教事务局正式批准成立,是河北省佛教协会主办的一所省级佛教院校。院长净慧长老根据他对汉传佛教教理的深刻理解和几十年的修行经历,提出“信、戒、学...
河北省佛学院
|河北省佛学院|招生|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6/1019054544.html
-
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和大乘佛法。”而现今社会问题的解决,其根本只有依靠圣人的教育,而这种教育必须要有人传承落实。我愿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我将承师命闭关10年研学儒释道之中华传统文化。将来会有一天,我会把我之...,并说“佛是大哲,佛是圣哲。佛经是高等哲学。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是净空法师学佛的因缘。以后净空法师依章嘉大师为师,大师教读释迦谱与方志,勉励净师要学释迦佛。这时净师才真正认识到佛教是多元文化社会...
陈晓旭
|出家|名人|入佛|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3/1046198191.html
-
1939年依大兴善寺心道律师受具戒。此后十年间,一直住终南山南五台潜心研学佛教经典和医学书籍,时道友赞叹曰:“孤峰独宿观自在,空山习静学法王”。
1949年后,常明法师走出终南山云游神州名寺,遍访高僧...统战部闫麦焕副部长、长安区民宗局魏伟局长及陕西省佛教协会界明会长、西安市佛教协会增勤会长、汉中市佛教协会续学法师、空峒山妙林法师、香积寺本昌法师、百塔寺隆和老法师、日本药师寺信众及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佚名】
|华诞|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5/2035239661.html
-
祈竹仁波切答:衲的看法是甚么并无关系。你既是一个佛教徒,就要研学佛的教法,不是我的看法。'三宝弟子'就是以佛法为依皈的人,而不是以自己或任何人的看法为准则。佛法指出中阴身与父精母血结合时入胎,所以胚胎已是一个有情生命,绝不可加以伤害,否则就是杀生。杀生既为十不善业之首,也是违反了皈依之不共遮止学处。我们常自称为'佛教徒',而'佛教徒'的最低定义正是...
祈竹仁波切
狮吼棒喝佛教问答录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1474112984.html
-
触觉及心理目标的印象。除了受与想之外的五十种心所是行蕴。六种心识是识蕴,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及意识。
这只是简单的介绍。若想深入地了解五蕴,你应当在良师的指导之下详尽地研学《阿毗达摩藏》,...
帕奥禅师
帕奥禅师五蕴的定义
http://www.fjdh.cn/fjask/2009/08/15313089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