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3篇,用时4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中道

      中道   释昭慧   印顺导师圆寂记者会上,受命简述导师德学事功 —— 释昭慧   九十四年六月四日上午十时七分,印顺导师于熟睡中安详示寂。   下午四时,...大众点出了“人间佛教”四字,这正是“不着而行中道”——于隐遁独善与庸俗流鄙的两极,推重兼善天下的菩萨愿行。他强调,做为一个平凡的人,要一步一踏实地在苦难的人间,为苦难众生而服务。他认为,这才是正常...

    释昭慧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6543888588.html
  • 正知正见——阿含解脱道次第之五

    二六二)尔时,阿难语阐陀言:“我亲从佛闻,教摩诃迦旃延言:‘世人颠倒依,若有、若无;世人取诸境界,心便计着。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计我,此苦生时生、灭时灭。迦旃延!于此不疑、不惑、不由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见,如来所说。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如来,说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这几段经文与前面有重复,主要是...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10548038.html
  • “佛法无边”的意义

    内容,这在南传巴利文的《转法轮经》记载:“在此诸欲中耽欲乐者,乃下劣凡夫,为非圣(是)无意义之事。虽然,以自身所求之苦为苦,亦为非圣(是)无意义之事。之中道,方依于如来而能证悟,此即开眼、开知,至于寂静、悟证、正觉、涅槃之道。比丘!何名为依于如来所悟之中道?即此八支之圣道也。” 佛陀在开宗明义的第一次说法,就标举出苦、乐的中道,而中道即八支圣道,这就是佛教的根本法义。...

    法味比丘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4152426.html
  • “杂阿含经”研习:佛为迦旃延说正见

    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如来,说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迦旃延闻佛所说...甚深难知。寂灭、涅槃,更为甚深难见。世算如实彻证缘起法性,以大悲大智,所以能,说中道。施设缘起中道的正见,引导有情依教奉行,如理思维作意,修习灭苦的道谛,终能出生死,亲证不生不灭的涅槃。  ...

    罗无虚讲 蔡惠明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62963779.html
  • “极端”思想从来不是正信宗教的合理内核

    ,若有、若无。……迦旃延,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如来,说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二六二经)这里,世尊揭示的正见,是说明众生不是偏依“有”,就是偏依“无”,而佛则离有、无而说中道法。不过,有、无的中道,并非对于有、无的...

    宗舜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25141707.html
  • 《杂阿含经》中的正见

    佛告掠陀迦旃延:「世间有种依,若有、若无,为取所触;取所触故,或依有,或依无。若无此取者,心境系着、使,不取、不住,不计我,苦生而生,苦灭而灭;彼不疑、不惑,不由他而自知,是名正见,是名如来所施设正见。所以者何?世间集,如实正知见,若世间无者不有;世间灭,如实正知见,若世间有者无有。是名,说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谓缘无明行,乃至纯大苦聚集。无明灭故行灭,乃至纯大苦聚灭」...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94149262.html
  • 论佛教的中道思想

    直至成佛。因此,释尊在鹿野苑初为五比丘说法时即强调:“在诸欲中耽欲乐者,乃下劣凡夫,为非圣无意义之事。虽然,以自身所求之苦为苦,亦为非圣无意义之事。之中道,方依于如来而能证悟。”  于是,...,指出了一般人生活动的规律。”如来说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无明缘行……生缘老死,如是纯大苦聚集。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生灭则老死灭,如是纯大苦聚灭“(《杂含》...

    道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92150603.html
  • “有无”初探 ──以《阿含经》、《中论》为主

    有、若无,为取所触,取所触故,或依有或依无。……若世间有者无有,是名中道。”又与301经相当的第262经亦云(大正2,66c8)︰“我已知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行无常,一切法无我...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如来,说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见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55048730.html
  • 科学视野中的文殊智慧

    文殊答)如是,世尊,我真文殊,无是文殊。何以故?若有是者,则文殊。然我今日,非无文殊,中实无是非相。”佛陀与文殊的问答阐明了这样一个佛家道理:宇宙存在的实相可通过般若智慧去领悟和体证,而不能以“是”或“非”去做简单的区别、判定和说明。因为一说“是”,必然意味着还有相对“是”的“非”或“不是”;“一切是”是一个极端,“一切不是”又是另一个极端,都是边见。只有,不落是非,才可达到对实相...

    肖黎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083965461.html
  • 妙云集书摘——中道之内容及其意义

    转法轮经’(巴利文本)说:“在此诸欲中耽欲乐者,乃下劣凡夫,为非圣无意义之事。虽然,以自身所求之苦为苦,亦为非圣无意义之事也。之中道,方依于如来而能证悟,此即开眼、...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如来,说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是释尊开示“正见”的...

    印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82169025.html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