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2篇,用时2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王雷泉所长为闽院僧众作讲座

    佛教在线11月12日讯 近日,复旦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王雷泉教授于闽南佛学院院八十周年院庆期间,应邀为闽院僧众作了题为《中国佛教教育的反思与前瞻》的讲座。 王教授自2001年担任闽院研究生导...

    佛教在线

    |复旦|旦大|大学|学宗|宗教|教研|研究||王|王雷|雷泉|泉|所长|长为|为闽|闽院|院僧|僧众|众作|作讲|讲座|座|

    http://www.fjdh.cn/bnznews/2005/11/1045111996.html
  • 牟钟鉴:《民族宗教学导论》序

    史经验。吕大吉学兄和我也参加了编写中的讨论。吕大吉学兄一直担任中央民族大学宗教研 名誉所长,十分关心民族宗教研究,认为这是中央民族大学宗教学专业的特色,应不断 予以推动。我的学术合作者张践教授...

    牟钟鉴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8321993344.html
  • 论中韩气学家对佛教的哲学批判

    从也。”(注:《正蒙?大心篇》,《张载集》,第26页。)由于佛教以天地万物为妄,便错误地把天地日月为虚幻,由此出发,以人世为梦幻,以“六合”为尘芥,他的错误就在于“明不能从”,即不能揭示宇宙和...浮屠老子之书,天下共传,与《六经》并行。而其徒侈其说,以为大道精微之理,儒家之不能谈,必取吾书为正。世之儒者亦自许曰:‘吾之《六经》未尝语也,孔孟未尝及也’,从而信其书,宗其道,天下靡然同风,无敢置疑...

    韩相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4150955.html
  • 《华严经》“如来放光”意涵之研究

    中华佛学学报》第十三期,台北,中华佛学研  ,2000年。  7. 杨白衣,《净土的渊源及其演变》,《华冈佛学学报》第八期,台北,1985。  8. 廖明活,《智俨的“缘起”和“性起”思想》,《佛学...、境界美学与佛教诠释学》,《国际佛教教育  文化研讨会》,台北,1999。  14. 魏道儒,《从华严经到华严宗学》,《中华佛学学报》第十二期,台北,中华佛学研  ,民国89年。  15. 罗因,...

    曹郁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00761972.html
  • 佛学研究的历程、阵容、机构

    佛教文化研究、净觉佛教研究所、佛光山中国佛教研究院、圆光佛教研究所、慈明佛学研 等,发表佛学论文的刊物近30种,30多家佛学院培养出了数以千计的佛学人才。留学国 外获硕士、博士...科研人员十多人,该主办的《世界宗教研究》季刊,经常发表佛学论文,为国内宗教学研 的权威性核心期刊。1998年,中国社科院还成立了佛教研究中心。此外,1978年以来大陆 陆续新建、进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25946964.html
  • 徐文明著:王安石与佛禅(七)

    共尽此道,则虽隔阔,常若交臂,虽衰苶瞢眊,敢不勉此?犹冀未死间或得晤语,以怀。未尔,良食为时自爱。令弟各想安裕,必同时西上也。   惠及海物,愧荷不忘。村落无物将意,栗二篭驰献。某今年虽无大病,...功夫,而且效果不错。王安石不再说“趋舍异事,则相呴以湿,不若相忘之愈也”这样拒人千里的话了,而是要与吕惠卿“共进此道”,甚至想与吕惠卿再见一面,“以怀”,仿佛吕惠卿又成了他的同道,然而王安石依然...

    徐文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54841920.html
  • 论中韩气学家对佛教的哲学批判 ――以张载和徐敬德为中心

    ,尘芥六合;其蔽于小也,梦幻人世。谓之穷理可乎?……尘芥六合,谓天地为有穷也;梦幻人世,明不能从也 注31。     由于佛教以天地万物为妄,便错误地把天地日月为虚幻,由此出发,以人世为梦幻,以"六合"为尘芥,他的错误就在于"明不能从"即不能揭示宇宙和人生的当然的所以然,同时由于"蔽于小",即把六种微小的感觉作为和合天地的因缘,而以天地万物依赖人的感觉而存在。张徐批判佛教的虚空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30656027.html
  • 现代僧伽修行的方向

    出来的学者,对于教界的实用事务,多是眼高手低,一筹莫展。当然,读过佛学院再入的,可能例外。有此种种原因,我主张出家众应先“修声闻行”,完成自利的学程,然后再发利他的菩萨心。   说到发菩萨心,现在...佛法稍有皮毛认识,即到处讲经、到处说法、到处攀缘,猛然看去颇像菩萨模样,仔细观察,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为自身的学德不足,仅学时髦跟著潮流走,这样的菩萨行,结果没有度到众生,反被众生度,被声色牵,这种...

    真华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8365179646.html
  • 梵思想的佛格义——佛教的诠释学问题初探

    理  论的架构〉(南华大学第5届比较哲学学术研讨会,二○○四年五月十四 十五日).   9 王兴焕,《佛典语言的诠释学问题—以观诠教的建构》(嘉义:南华大学生死学研  硕士论文,二○○三年)....  壹,前言   于历史的规律里,某种文化的缺陷是最容易被其后起的文化从另一种文化观点或以后的事实看出来,这情况不仅见于欧洲启蒙运动带动的科学主义对于中世纪文化的批判,亦可见于宗教文化发展史的脉络...

    吕凯文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4044480.html
  • 新发见的西藏文献 Hu Lan Deb Ther的内容及其价值

    发见,并曾由刚渡的西藏学南钩尔研 (Namgyal lnstitute of Tibetology)用西藏文出版的 胡兰得布特,是否即是一三四六年肯噶德觉作的那部书...-------------------------------- 223页 一  欲了解西藏历史----特别是古代史----依据的...

    林传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11946721.html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