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8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释道服饰

    第二本:"不念法华经,不礼梁皇忏。(风+三撇)了僧伽帽,袒下我这偏衫。"吴承恩《西游记》三十六:"那众和尚,真个齐齐整整,摆班出门迎接,有的披了袈裟,有的着了偏衫。" 方袍也称"方衣",是僧侣用于...僧侣,平时就常穿这种服装。如第四:"(鲁)智深穿了皂布直裰,系了鸦青绦,换了僧鞋,大踏步走出山门来。"一一五:"那宝光和尚怎生结束?但见:穿一领烈火猩红直裰,系一条虎筋打就圆绦,……"。 和上述...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22253179936.html
  •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1-5)

    第三十四 拜普德净光主夜神  第三十五 拜喜目夜神 三十六 拜妙德夜神  三十七 拜寂静音海夜神 三十八 拜守城夜神  三十九 拜开树花夜神 四十 拜大愿精进神...二回 拜文殊菩萨  第三 拜德云比丘 第四 拜海云比丘  第五 拜善住比丘 第六 拜弥伽  第七 拜解脱长者 第八...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30143560.html
  • 谈《西游记》中的顿悟与渐修

    《西游记》三十六,师徒四人一起观月,唐僧吟完《古风》之后,孙悟空对唐僧凡心未解,尘心未消而不以为然,近前答曰:“师父啊,你只知月色光华,心怀故里,更不知月中之意……”随后又做偈云:“前弦之后后弦前...①   (一)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九十九《九九数完魔灭尽三三行满道归根》,唐僧师徒四众见佛祖如来之后,如来问诸神唐僧师徒一路上心行如何?诸神道:“委实心虔志诚,料不能逃...

    杨 齐 杨 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14280882.html
  • 宗教情怀的形象倾诉——《西游记》中的唐僧形象新论

    在时间和形式上,更是表现出典型的功利性。所谓的“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是也。连取经者本身对佛的态度也是这样的。如三十六中“孙悟空指着宝林寺三尊佛像道:‘你本是泥塑金装假相,内里岂无感应?我老孙保...古代的取经故事是有所了解的。《西游记》虽然是孙悟空贯穿全书,但中心还是取经故事,还是以唐僧取经路上的磨难为主体来展开的。九十九中写菩萨询问取经四众的情况,诸神道:“委实心虔志诚,料不能逃菩萨洞察。...

    陈弦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44256061.html
  • 曼陀罗主人著:观世音菩萨传(一)

     第三十五 详偈语擒捉康七 入空门剃度一峰  三十六 画观音指示善士 卖药草忻逢孝子  三十七 治危病煎服薄荷汤 医痧症传说观音柳  三十八 严居士建造白衣庵 刘贤妇刲股疗姑疾  ...观世音菩萨传序  一回 溯源流书生说法 警痴顽菩萨化身  二回 浊酒三杯凉亭小宴 明珠一颗好梦投怀  第三 怪老人妙舌说慈航 小公主停哭听佛偈  第四 物色乘龙欲传大位 闲观斗蚁引动慈心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20140902.html
  • 曼陀罗主人著:观世音菩萨传(四)

    这种种瑞兆,如今又重回佛国去了。自此以后,杭州人的笃信佛教,更比前增加信心,正是  善因从早种 好果此时收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三十六 画观音指示善士 卖药草忻逢孝子  话说上一...医得医不得。如其是医得的,那时跟你同去不迟。’那小孩子便将父亲的病情,说了出来。正是  看他纯孝子 宜是有缘人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三十七 治危病煎服薄荷汤 医痧症传说观音柳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20440905.html
  • 有病事醫不要事神(4)

    」;而明代《大唐秦王词话》三十六,则有「诗句歌来前辈事,词文谈出古人情」,其标名「词话」,而自称「词文」,三十三回亦提及说书人为「词人」。由此可见词文与词话二者间的关系。  (三)变文  在敦煌...易之而为「却话」、「话说」。如《三国演义》一回: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又《西游记》第二十四:  却说那三人穿林入里,只见那呆子绷在树上,声声叫喊,痛苦难禁。  除了上述几点而外...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70054640.html
  • 论《红楼梦》中禅宗思想对“情”、“空”的超越

    梦终须醒,冤孽偿清好散场”,揭示世间一切不过是“沈酣一梦”,希望在宝玉对“情”未缠陷入深时加以点化,从而渐进式导引贾宝玉回归青埂峰。从三十“龄官画蔷痴及局外”到三十六“识分定情悟梨香院”,贾宝玉...化境界。及至七十八、七十九宝玉作《芙蓉女儿诔》及与黛玉对话一节,已可看出其“悟道”的端倪。而脂评已明白指出宝玉将“悬崖撒手”,弃家为僧。  那段《寄生草》固然是宝玉开悟的一个机锋,但只是一个顿悟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03057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