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1013篇,用时12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及时行善是一种精神境界

    没有行过善的人不知道,行善却也有大快乐,这种快乐是精神上的一种安慰。当我们乞求社会财富与地位时,我们是一个弱者,而当我们行善时,我们突然发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是社会的强者,是一个可以帮助别人帮助真正...。那些不关怀他人苦难的人却得到了惩罚或下到地狱之中。   我的记忆中我的祖母深受佛教精神影响,她不是佛教徒,但她的日常语言行为却深受佛教文化浸染,她的口头禅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她对陌生人也怀有一份...

    作来

    |丛飞|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4/1509063806.html
  • 以提升精神境界为旨趣的佛教

    权力。  佛教关注人类精神生活、旨在提升精神境界,不应该简单地用唯心主义或唯物主义来评价就可了事。  中国的一些哲学史教科书在评价佛教的时候,往往把佛教讲"无"讲"空"判定为否定外在世界的客观存在、只承认主观的或客观的精神的存在,因而是唯心主义的。实际上,佛教不是知识论,也不是物质生产实践论,而是精神境界论,或者是精神信仰的修炼实践论。精神信仰的修炼过程就是不断提升精神境界的过程。而这种"境界",...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45759443.html
  • 《中观精要》意趣蠡测——佛学大师更敦群培精神境界发凡

      《中观精要》意趣蠡测——佛学大师更敦群培精神境界发凡   金易明   【内容提要】更敦群培大师是近代西藏佛教和文化史上一位特殊的天才型、超越时代并具有高瞻远瞩和真知灼见的重要人物。其传世佛教...著作,其意趣和宗旨,对每一位在佛法认识论宝库中探寻者而言,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   【关键词】 更敦群培 《中观精要》 龙树 精神境界   更敦群培大师(一九O三年—一九五一年),是西藏上...

    金易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575274924.html
  • 境界

    ,楚人得之。”孔子听说后不以为然,他说:“何必要一‘楚’字,‘人失之,人得之’岂不更好? ”而老子听后则摇头说:“何必要一‘人’字,‘失之,得之’足矣。 ”这是由于精神境界不同而引发的观念差异。  ...—顿悟”的治学三重境界。   关于人的精神境界,学者们莫衷一是。冯友兰在《人生的境界》中,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由低到高、由自然的产物到精神的创造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四个等级。...

    李学军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22590488321.html
  • 部派佛教对大乘佛教的影响

    执著“出世法”,而应当超脱一切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甚至连语言文字也应该全然摆脱,让精神更加自由地去追求神秘的“涅槃”境界。   大众部系统一些部...精神境界,即“涅槃”)、非择灭无为(非通过智慧选择,因缺乏因缘而于“未来位”上永不生的精神境界)、虚空(无形无状,犹如虚空的一种精神境界)、空无边处(通过...

    罗衡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222155327.html
  • 深圳市书协昨起举行“佛教文化扇面书法展”

      昨日上午,由深圳市书法家协会推出的“佛教文化扇面书法展”在中心书城“深圳艺廊”开幕,展出了26位书家近40幅体现佛教文化的书法作品,展览为期半个月。   市书协负责人介绍,佛教文化自传入中国两千多年来,已成为中国传统国学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刻的精神哲理,与孔子创立的儒家、老子创立的道家并称为中国三大学派。佛教文化的思想精华对于现代人思想道德的自我完善,精神境界的提炼...

    佚名

    |文化|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7/08565725924.html
  • 东林寺“净土之光”引起香港媒体关注

    体会苦难的感觉,希望举办这次活动,令不信教的人知道阿弥陀佛是什么,令信教的人提升其道德和精神境界。香港翡翠电视台全程录制了该台晚会,风凰卫视报道了新闻。  由江西著名诗人谢轮创作的“净土之光” 被...

    佚名

    |关注|香港媒体|

    http://www.fjdh.cn/bnznews/2008/09/15054829828.html
  • 禅宗与文艺美

    妙悟,就是通过直觉顿悟,见性成佛,达到无念虑、无执著、无绊累、无法相的本心清净境界,无限自由自如的精神境界。  靠直觉体验去意会,不靠语言文字、逻辑概念去直说,才能感悟到无限丰富多彩、活泼流动、生机盎然...离开形象直觉,任何文字概念逻辑直说都是无济于事的。文艺要让人在动情的审美感染中悟得自由解放的精神境界,决非局限于认识所写的文字表面内容。在这两点上,它与禅宗是密切相通的。  我认为,禅宗给文艺美学最重要...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15357393.html
  • 竹窗随笔——对境

    所以任你烈火怎样焚烧,空的体性永远安然无损,用不着去灭火,火势必自灭。在这五种中,第一种如凡夫,中间三种如修行佛法由浅至深的工夫渐次;最后一种才是诸佛大圣人所证的精神境界。... 人对世间财色名利境界,以喻明之。有火聚于此,五物在旁。一如干草,才触即燃者也。其二如木,嘘之则燃者也。其三如铁,不可得燃者也,然而犹可镕也。其四如水,不惟不燃,反能灭火者也。然而隔之釜瓮[1...

    莲池大师著

    |修行|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3/0700173511.html
  • 问:佛教思想如何与家庭和社会生活相结合?

    佛教是适应救度一切人的智慧方便大法。把它理解为某一种或几种陈旧的教条模式都是错误的。佛教是一种摧人积极向上,追求完满的思想和人格品德的精神动力,是驱散心智愚暗,点燃智慧明灯的火炬。皈依佛教,就是追求佛陀的高尚圆满的精神境界,学习佛陀自省自悟,自我净化,自我完善,智慧洞察万物,慈悲方便利众的难能可贵的精神;学习如来的出泥不染,宽厚仁慈,诚实、光明磊落,无私无我,无贪无嗔,平易近人,心胸广如...

    佚名

    佛教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9/07/16135186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