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士。因此,吕澂先生“本无宗教信仰”的言说,当视为特殊政治环境下的特殊表白。但进一步思考,我们可以发现,吕先生的言说也是巧妙的,因为,吕先生所立足之内学院一系的佛学修学法门,向不倡导世俗宗教普通意义上的“信仰”而别具印度佛教理性为胜的旗帜,更具深刻的思辩含义。故而,笔者拟就欧阳竟无先生所开创,并为其后学吕澂先生等所承继和开展的内学院一系的佛教修学观略加绍介与探讨。
一、佛法非宗教非哲学
...
姚彬彬
|理性与正信——略论内学院一系佛学的修学观|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190273761.html
-
所译的《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一卷,《历代三宝纪》指系出自《长阿含经》;一为西晋支法度所译的《佛说善生子经》一卷,《开元释教录》指系《中阿含·善生经》的异译;一为东晋僧伽提婆所译的《中阿含经·善生经》...经录大都沿用此名,“威革”偶作“威华”“威花”。
6. 竺难提的译本,首见著录于《历代三宝纪》(应系根据《始兴录》与《宝唱录》),即名《威华长者六向拜经》,以后之经录大都沿用此名,“威华”有时...
王开府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
|伦理|儒家|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9/1828441422.html
-
郑石岩(国立政治大学教育学系教授)
一、序言
唯识学可说是一门佛教心理学,多年来我参研佛法,在实际修持和观察研究中,发现唯识学不但是学佛的重要法门,同时也是现代人提升生活适应能力,...现代人心灵生活和适应能力的启示。本文所讨论的唯识法门,系依据《唯识三十颂》、《成唯识论》、《唯识二十颂》、《大乘百法明门论》、《解深密经》、《楞伽经》等著作,寻找其中主要的理论架构,透过现代心理学和语言...
郑石岩(国立政治大学教育学系教授)
|心理|唯识|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08/225311556.html
-
若显教有高僧传、往生传等书可资奋勉。则七系付法传之翻译,亦至要也。本传所载皆印度祖师,西藏者未列。商于元兴道友,自藏文原本译出。一则明法派之源流,一则示修学之程序。以聪睿壮年之多罗那他大师撰此伟著,其有益于学者之意乐,岂浅鲜哉?
多罗大师系西藏白教中人,生于明季,再世受五世达赖之命,往外蒙为哲布尊丹,是由白教而转入黄教者,慨乎!东密专尊龙树、龙智。而龙树以前世之传承、龙智以后之得成就者,今则...
郭元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3582838893.html
-
要先信任自己,要用你自己的手系好你的牛。因为菩萨除了你的手,并没有其它的手;除了你的眼,菩萨也没有其它的眼;那千手千眼里,既有你的手,也有你的眼。”
在面对生命的困境和磨难时,我们经常问的是:“...我的眼,也没有其它的眼。菩萨是活在我们的心,所以通达我们的手眼。
当然,系好的牛也可能走失,但因曾努力的系好,就能减少生命的遗憾。
我们的心也像狂放的牛,要预防走失,就要好好系着。
...
林清玄
|林清玄|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12/1945042243.html
-
佛教系的新兴宗教 新兴宗教并不是日本独有的宗教现象,在其它一些国家的近现代史上也有类似现象。但是,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新兴宗教都没有像日本那样获得如此广泛、深入的发展。现今,新兴宗教已成为日本宗教...文部省调查,新宗教团体已有98个,其中神道系65个、佛教系29个、基督教4个。 以二次大战日本战败为分界,战前,在政府的干预和压制下,新兴宗教不得不在艰难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开拓;战后,特定的历史背景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85562449.html
-
唯识三系之研究华冈佛学学报第五期如实页331-356-------------------------------------------------------------------------...并非单纯的注释,乃是以护法的解释为中心,将所谓十大论师的注释糅译的。世亲的思想分为二潮流,一以安慧为中心(传于西藏,未传至我国),一以护法为中心。‘成唯识论’是以护法说为中心的法相学。护法系的唯识与安...
如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55247392.html
-
彌勒主張淨識說,無著主張和合識說,世親 主張妄識說。三人對迷悟之根本的原理看法不同,是故對阿 賴耶識的性質,亦各有不同的的見解,因而有唯識三系的展 開。 ...
如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02244016.html
-
从历史来看,世界上各种宗教都是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由不同的人各自发起的,与无边无际的宇宙相比有不周之处。因万物本身 都具两不足,不胜为不足,胜而不正为不足。故人亦有二不足;不正为不足,不胜为不足。大...
释会灯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54740457.html
-
中国社会进入近现代以来,佛教界经过长期反省,于20世纪30-40年代终于揭举出“人间佛教”这一崭新的旗帜。由于人间佛教所具有的契理契机的特征,体现出极强的社会适应性,所以逐...
刘成有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副主任)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71873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