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宋代造像呈现出高度写实性的风格。佛的造像肉髻较平缓,五官端正,体型较丰满。值得注意的是螺发与肉髻之间又增加一个髻珠,这个细节在东魏、北齐的佛像偶然可以看到,但很少,晚唐和五代时已普遍流行,在北宋后的汉传佛造像上几成定制。 宋辽连年战争,铜资源贫乏,木雕造像兴盛。木雕加彩的...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33596151.html
-
大势至菩萨头顶上宝瓶的来历
南无大势至菩萨
大势至菩萨头顶的肉髻上,有一宝瓶,和观音菩萨的头上不一样。观世音菩萨他那个帽子中间,有一尊立着的化佛像,而大势至菩萨头上的肉髻顶上,顶着一个宝瓶。盛诸光明,这盛字念作陈,装也,他那瓶子里面,装着光明。他装光明有什么用?普现佛事,即种种的佛事,都能在那光明中显现出来。例如念佛拜佛,或者讲经说法,或是打斋供众,凡是三宝的事,...
佚名
大势至|孝亲|大孝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9/11484629369.html
-
双层佛龛,两面叠层圆拱龛,佛像作跏趺坐,衣裙垂覆于台座,衣纹叠涩,佛面相丰满,素面高肉髻,神色端庄,气氛安详,眼帘低垂,目视鼻尖,静态深思,莲花瓣似的嘴唇微之翘起,浮现着一丝微笑,衣纹褶折向褒衣博带式...更加多样化,比前期作品还要广泛,在图二龛内尤为突出。佛像均作磨光高肉髻,面相方圆,细眉大眼,高鼻薄唇,大耳宽肩,显得十分威严而又古朴敦厚,而早期的那种高鼻深耳的雅利安人面型,已被改变为更近乎我国北方...
李怀平 李春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015274429.html
-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大理(937~1253年),是与历史上所称的五代和宋朝相始终的以白蛮族为主体建立的政权,统治上层使用汉文,流行佛教。 大理时代的佛像一般躯体丰满匀称,佛的发型、肉髻、和螺发之问界线并不分明,髻珠明显的加以表现。大理佛像与北方佛像较明显的区别是衣着,汉民族喜表现衣褶的起伏转折,质感厚重而...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33196145.html
-
让人觉得是北周的作品,或者认为是初唐的造像,就是这个原因。 隋代的造像不论佛、菩萨等,一般仍感觉比例略嫌失调,往往头大身小,腿稍短,造型稍板滞,动态感不强。体驱壮硕,有厚重感。佛像肉髻较为...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33396149.html
-
[明身量]此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1[明身色]身紫金色。[明顶髻]顶有肉髻2。[明项光]项有圆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3[...。观世音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身上发出紫金色,头上顶有肉髻,颈项亦有圆光环绕,每一面都有百千由旬那么大。在这些圆光中,和释迦牟尼一样,有五百化佛;每一个化佛,有五百个化菩萨和无数诸天作为其侍者。...
净因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434977180.html
-
出现在印度河上流的犍陀罗地方,深目高鼻,衍自希腊神话故事中的太阳神阿波罗,表现出阳刚之美,但因吸收了佛教的超乎人间的觉性理念,因此具备了人间所无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例如顶有肉髻、项有圆光、眉心白毫、两...人物的特性,佛容不再特别强调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因此高凸的肉髻走向低平,耳垂缩短,手指间不再有皮相连,佛陀更接近人间相。 以世尊一生事迹中的苦行像而言,那枯槁的容颜,消瘦的体躯,是沿袭早期的创意,但...
陈清香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73350358.html
-
四年338年鎏金铜佛坐像(图1),像高39.7厘米,甚为高大。原出土地不明,现藏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此像为高肉髻,呈束发状,宽额,大眼横长,着通肩式大衣,衣纹为图案化的U形平行分布于胸前和前襟部,...废铜中收购的一尊金铜禅定佛像高l3.4厘米,磨光肉髻,通肩大衣,衣纹在肩部断面呈起伏阶梯形,立体感颇强。像背后刻有亻去罗文,据林梅村先生考证,意为“此佛为智猛所赠或制,谨向摩列迦之后裔,弗斯陀迦·慧悦...
金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582554148.html
-
可以看出这些形体造型上的一致性。 第二,佛像面形丰圆饱满,肉髻低矮平缓,螺发正中又嵌一髻珠。髻珠是唐代出现的,此前偶有所见,在唐末五代以后流行,在此之前,几乎没有发现,髻珠在辽、宋时期的佛像上都可以见到。这些佛像的脸形与发髻,与辽宁义县奉国寺辽代佛像和大同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辽重熙七年,1038年)的主尊佛像很为相似。若与应县木塔(清宁二年,1056年)第一层西壁壁画主尊佛像相较,那低平的肉髻,...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33296147.html
-
东汉:多以陶、石为材质,佛像身着袈裟,头顶有肉髻,圆光,手多施说法印。 东晋十六国:出现了汉化倾向和戴逵这样的雕塑家。 北朝:造型庞大,气势古朴、粗犷,面相躯体肥胖,神态庄重含蓄。 南朝:体形较瘦、气质幽雅俊秀。 唐:面相丰满圆润,躯体浑厚,肌肉结实有张力,神情庄重大方,衣着繁复、雍容华贵。 五代:基本上沿袭了唐代风格。 宋:以写实为主,面相或方或圆不尽一致,头顶肉髻,正面习惯嵌一髻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42661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