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25篇,用时1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如本法师答:念佛能否往生,品位高下以何为主要支柱?

      如本法师答:往生净土莲邦,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正信释迦所言真实不虚,深信人生苦短,娑婆(梵语saha)非究竟安居之处,五浊恶世是一面镜子,不得苟且偷生,应当发愿求生净土,亲听弥陀演音,共证无生法忍(梵语anutpattika-dharma-ksanti),还到娑婆广度有情,日日夜夜痛念发愿求生彼国。   早晚定期功课,不得进退不定,要持之以恒,平常专念弥陀圣号,念得山穷水尽疑无路,...

    如本法师

    佛学问答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3333612237.html
  • 为好战好斗者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因为您倡导慈悲和平的法音,所以今天我要以沉重的心情,向您倾诉心中的不平与遗憾:人类为了贪欲而好战好斗,人类为了瞋怒而好战好斗,人类为了邪见而好战好斗。那些好战好斗的人,让善良的人们受到伤害,让无辜的人们受到波及。 慈悲伟大的佛陀!为了满足好战好斗者的贪欲,我们罄其所有,被迫捐献;为了平息好战好斗者的瞋怒,我们惨遭伤害,苟且偷生。他们发动战争,侵略弱小;他们制造纠纷,扰乱和平;他们...

    星云大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92170780.html
  • 人生三十岁

    岁月,只有三十年;其它的则是为儿女做牛做马为儿女吃剩饭剩菜、为儿女倚门望归,甚至为了苟且偷生,日日恐怖死亡。因为,三十岁以后的岁月,本来就是属于牛马、狗儿、猴子的生命啊! 人在世间上,要活出真正的生命来...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05376023.html
  • 灯指的故事

    ,宁愿和尸体一起死也不愿以后背著尸体苟且偷生。’ 于是灯指背著尸体来到自家空宅,说来奇怪,灯指人一到家,死尸就倒在地上。这时灯指忽然看见死尸的手指闪闪发亮,再仔细观察竟发现是黄金。他拿小刀割开体...

    佚名

    |哲理故事|

    http://www.fjdh.cn/wumin/2007/09/18531216836.html
  • 俗气八谈

    叛徒或是苟且偷生者。   妒嫉虽然是缺点,但细究起来也有人格品位上的差异。妒嫉位显.权重.才高.智大.名噪.绩响的人,毕竟妒嫉得不卑贱,不小家子气,有时还可能化作自立自强的动力。只妒嫉比自己在名位上稍...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74956149.html
  • 横行几步又何妨——说“棒喝”

    的人逃逸山林,黎民百姓衣食无着,流离失所,为了苟且偷生也纷纷躲避到寺院丛林。一时,循佛归禅者不计其数,禅门弟子空前猛增。这也客观刺激了佛教的壮大和繁荣,为禅宗“一花开五叶”奠定了基础。但僧伽队伍...

    泽道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465757697.html
  • 明宗后裔两画僧

    如歌的朱耷应该是个公子王孙,有着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可偏偏江山易主,为避新朝诛杀,东躲西藏,苟且偷生。朱耷虽然家学厚实,诗书皆工,岂能换口饭吃?为了防止被人察觉,只能装聋作哑,隐匿山野。奔波数年,倦了...

    包光潜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54195610.html
  • 道坚法师:身为佛子,当作佛事

    振兴宗门。“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规划佛教的未来与航向,尤为重要。社会之和谐,佛教之兴衰,匹夫有责,我等出家行道者,安能苟且偷生!   佛教重视生命与心灵的教育,以成就非凡的人格,完成弘法之伟业,...

    重庆华岩寺

    |道坚法师|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08/09222913534.html
  • 心灵行者翁藻光

    的生命途径大凡是在两种作用力下实现的。一种是外力的,比如生活的逼迫或者生存的困顿,这种以避世存活、苟且偷生为目的的出家一般来说谈不上修行,当然不可能改变心界的境遇。而另一种则完全出于生命内在的要求,...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502157890.html
  • 禅与日本人的审美意识

    坟墓。这在中国禅中已有先例。但中国的禅进而将它看作中国古来政治风习——墓葬制度的产物。   中国自古以来政事多变。那些不愿在新的政治下苟且偷生的前代良臣,将自己隐身的地窖,称作...

    柳田圣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34571048.html
上一页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