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659篇,用时44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积财守财耗财充满着痛苦及

       积护耗尽,应知财多祸,贪金涣散人,脱遥无期。——《入菩萨行论》   积累财产、守护财产、耗尽财产的过程中,充满着痛苦及[这里阐述的是财产,其实对人的贪执也是如此。——原注]。《亲友书释》中说:“被称为寂静调柔、财物丰足的诸位智者,积累、守护、毁尽这些财产,也历经同样多的辛酸。”为此,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财产是无边祸害的根源。   当今社会中,人们对财产的执著相当可怕,包括很多...

    索达吉堪布 讲

    |财富|戒贪|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3/08075621906.html
  • 积财守财耗财充满着痛苦及

    http://www.fjdh.cn/Item/37160.aspx
  • 四比丘论 佛说世间最之事

       佛陀于舍卫国时,一天,有四位比丘于树下讨论:“什么是世间上最的事?”第一位比丘感叹地说:“天底下没有比淫欲更的了。”第二位比丘则说:“嗔恚才是天底下最的事。”第三位比丘却认为:“天底下最的莫过于饥渴的感受。”最后一位比丘则表示:“天底下最的是惊怖。”四位比丘在这个话题上争论不休,始终得不到答案。   佛陀藉此因缘,适时前去关心。比丘一看到佛陀,马上停止争论,向佛请示讨论的...

    中台世界

    |无常||

    http://www.fjdh.cn/article/2008/04/2250154649.html
  • 与空

    。所以小乘行者,首先要知、断集、慕灭、修道,才能了生脱死,超出三界。  苦果既是由招感而来,则是甚么呢?佛教讲就是我们的贪欲、嗔恚、愚痴、高慢、疑惑和邪见六种。更有内五欲,财色名食睡,外五欲亦即五根对五尘所生的欲望,这些都是。种了,必得苦果,是非常公平的事,即所谓自作自受,怨不得他人。  佛教所谓︰“菩萨畏,众生畏果。”古德说︰“君子无悔。”有智慧的人因为怕结恶果,最初...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81947655.html
  • 的人生觀

    焦慮、緊張……等,這些種種的疾病,當我們一不留意時就爬上心頭,佔據清明的心,它們一直是輪番上陣,有時來得快也去得快,有時卻歷時久遠地纏綿糾結,讓我們受無盡的苦楚。   滅,有的人是本能性的反應,為人有趨樂避的習性,有的人是想找不的生活方式,有的人自覺自知要完全脫離的輪迴。層次較低的滅,經常是揚湯止沸的方式,層次較高的滅,則是釜底抽薪,直接瞭解到真正是真正是之滅盡真正...

    張慈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81045173.html
  • 范古农答:教乘法数九数内,佛有九恼中,有释尊[乞食罗伐城,忽有木枪并前,佛知定业,展足受刺]一节。据此佛尚不能出乎定业之外。何以袁了凡四训立命篇说。[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

    佛尚不能称极善之人乎。   范古农答:极善的业,必得乐果。极恶的业,必得苦果。此即定业之说。至因此乐果,改变同时的苦果,亦正是此苦果之,其业力不强之故。准此则于定业之说,有何矛盾。至佛所受苦,正见其业力之强,乃在未曾成佛时之恶业所致,与成佛后之善恶无有交涉也。...

    范古农

    |范古农|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06452612691.html
  • 宜州宜君县神德寺《舍利塔下铭》

    生生世世,值佛闻法,永离,同升妙果。   舍利塔下铭。 ...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8385589043.html
  • 佛教慈爱与贪着的区别

      佛教慈爱与贪着的区别   慈是希望一切有情具足快乐及乐,悲是希望众生离开。   慈在佛教中有特殊的意义。有时我们会把慈和贪混淆起,这是因为我们有慈和贪时,都是把有情看作是悦意的。...及。所以在这里,我们思惟众生的各种:身、心、家庭、健康、工作以及感情上的,想象众生能离开这些该有多好!但是最大的问题是众生受苦的控制:身心为烦恼和业所主宰,所以我们希望他们能够摆脱烦恼...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384385634.html
  • 信州金轮寺舍利塔铭

      信州金轮寺舍利塔铭   纵横皆55公分,刻竖格无横格,十一行,行字数不等。后刻同治癸酉永城吕辉题跋四行。文曰:   维大隋仁寿二年岁次壬戍   四月戊申朔八日乙卯   皇帝普为一切法界幽显生灵   谨于信州金轮寺奉安   舍利敬造灵塔愿   太祖武元皇帝元明皇太后皇   帝皇后皇太子诸王子孙等并外   郡官爰及民庶六道三涂人非人   等生生世世值佛闻法界众离...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8385489042.html
  • 做正信的佛教徒,切莫误解佛教

    一定有苦痛的原因存在,知道了的原因,就会尽力把消除,然后才可得到彻底圆满的安乐。所以佛不单单说人生是,还说,把除了就可得到究竟安乐。学佛的应照佛所指示的方法去修学,把这不彻底不圆满的...忧虑,如以这个意思来说,说人都是的,是不够的,为什么呢?因为人生也有很多快乐事情,听到不悦耳的声音固然讨厌,可是听了美妙的音调,不就是欢喜吗!身体有病,家境困苦,亲人别离,当言是痛苦,然而身体健康...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05480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