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51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不能赞叹有三种

    的儿童。 ①不赞众夫所指者: 众夫所指者,就是触犯众怒之人。 为什么不能赞叹众夫所指者呢?《萨迦格言》上说:“若人过越赞劣者,次后自己受毁谤,如向空中掷粪便,其落掷者之顶上。”... ②不赞自大愚昧者: 《萨迦格言》说:“恭敬之境即圣者,恭敬劣者即祸根,乳汁对人是甘露,若畏毒蛇则增毒。”恭敬的对境本来是圣者,如果恭敬下劣者,将成祸害的根源,比如乳法虽然对人来说是甘露,...

    华智仁波切造论 索达吉堪布译颂 益西彭措堪布讲解

    |戒律|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5/1343164175.html
  • 莫作之事有三种

    《君主法规论》说:“大士傲慢何必要,若无我慢更庄严,劣者傲慢有何用,若有我慢更受辱。”(如果是大士,傲慢有什么必要,没有我慢反而更庄严;如果是劣者,傲慢有何作用,有我慢更会受人轻辱。) 《萨迦格言》说:“浅学之人极骄傲,学者谦逊又温和,溪水经常哗哗响,大海从来不喧嚣。”(往往学问浅薄之人极为骄傲,真正的学者一定是谦逊温和的,溪水很浅,所以经常哗哗地响个不停,但是深广的大海从来也不喧嚣。) ...

    华智仁波切造颂 索达吉堪布译颂 益西彭措堪布讲解

    |戒律|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5/1248004046.html
  • 敦煌北区洞窟多少秘密在其中

    北区洞窟中发现的大批文献中整理出一木刻版八思巴文《萨迦格言》,轰动了海内外学界。这也是继柏林收藏吐鲁番出土蒙古文文献之后在西北丝路地带的第二次成批发现。有关专家认为,它的发现对敦煌吐鲁番学和蒙古学均是一项填补性的工作,意义重大。《萨迦格言》又称《善说宝藏》,蒙古族民间又俗称《苏布喜地》(梵文音译),是藏传佛教第四代祖师,藏族著名学者萨班.贡噶坚赞(1182—1251)所著。《萨迦格言》,早在元代就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384185630.html
  • 藏族伦理道德的历史进程

    ”。  总之,这部著作可说是藏族的《道德经》,并有相似的哲理思想。它以叙述日常生活中的礼仪为主,而将道德思想蕴含其中。  (三)《萨迦格言》的伦理思想  《萨迦格言》面世于中世纪西藏分裂时期,作者萨班·贡噶坚赞是精通五明的佛教大师,一生著作颇丰,而《萨迦格言》系传世之作。这本格言宗旨精髓在于宣扬“尊佛奉法”四字,以此结束分裂割据的局面。也许由于这个原因,它力除陈旧、僵硬、古板的说教,而广采民间寓言...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95360275.html
  • 不赞不谤有三种

    本教言讲解,参考《萨迦格言》、《君主法规论》、《二规教言论》、《禅林宝训》、《安士全书》、《竹窗随笔》等,在此一并说明。)...也不谤,对于一切人不赞也不谤。 ①不赞不谤自亲属: 为什么不能诽谤自己的亲属呢?《格言联璧》上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在世间,能够在这一生当中,成为一家人很不容易,...

    华智仁波切造论 索达吉堪布译颂 益西彭措堪布讲解

    |戒律|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5/1336284192.html
  • 经论集句

    ,难道牲畜不也是这样?!   ——《萨迦格言》  ·佛亲为阿那律裁三衣,诸比丘同时缝合而成。   ——《中阿含经》  ·世尊即扶病比丘尼起,拭身不净,拭己洗之,以泥浆涂洒,极令清净,与日俱增敷新草,并...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32339530.html
  • 人生佛教的经言祖语(2)

      《人菩萨行论》   弱者愤怒有何用?强者何必把气生?为了办事而愤怒这是无谓的自焚。   《萨迦格言》   若有功德,当自覆藏;若有过失,当自发露。   《长阿念哟》卷十六《坚固经》  ...是菩萨,唯我一人是实凡夫。   弘一   学者虽然知识渊博,别人的微小长处也要汲取。   《萨迦格言》   蹄窝容易被水灌满,小库容易被财物装满,小块田园容易播种,学识浅薄的人容易自满。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34259909.html
  • 恒需隐秘有三种

    以上讲了恒时需要隐秘的三个方面,就是自己的功德、他人的过失、未来的计划都要保密。《萨迦格言》上讲:“劣者隐瞒不密事,该密之事处处说,高士不隐非密事,宁死亦隐应密事。”下劣者不需要保密之事作保密,应密...

    华智仁波切造颂 索达吉堪布译颂 益西彭措堪布讲解

    |三毒|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5/0933063968.html
  • 不应听闻有三种

    是“一盲引众盲,相将入火坑。”就像这个公案中,百兽以狐狸为王,最后不仅狐狸死亡,一切听从的野兽也都受苦,得不到安乐。《萨迦格言》上说:“交结劣友闻劣论,持执邪见作劣事,此等智者不应行,若行即是愚者也。...

    华智仁波切造论 索达吉堪布译颂 益西彭措堪布讲解

    |戒律|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5/0841384083.html
  • 《善生经》的理财观:获利作四分用

    罪恶的食物;狮子宁可饿着肚子,也不吃恶心的东西。   《萨迦格言》   譬如百草药木皆依于地而得生长,如是种种善法皆依不放逸为本。   《杂阿含经》卷三一   夫人语默举措,自谓上不...》卷四《六波罗蜜品》   但能摧自忿恚心,一切怨敌皆调伏。   《人菩萨行论》   弱者愤怒有何用?强者何必把气生?为了办事而愤怒这是无谓的自焚。   《萨迦格言》   若有功德,...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213259794.html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