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废弃不干,便是断绝佛种!”(《行为主义之佛乘》) 五,在接迎世间众生的方法上,强调通过兴办各项世间事业的方式来推广佛法,摄受众生。这事实上是菩萨行之“四摄法”的演化,四摄法即同事、爱语、布施、...事业,从人到佛,利他自利 一,引言 事实上,人间佛教的理念是自释迦佛时代就已有之的。释迦牟尼佛出生在人间,修道在人间,成佛在人间,弘法在人间,这些都说明佛教是人间的佛教。作为人间佛教的前身--“...
道因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92150602.html
-
需要。这并不是对古代家神造风的简单恢复,更是为佛教适应现代工商业社会需要而发掘光大优良传统。在《行为主义之佛乘》中大师开始认识到人生佛教还必须扩展到人间,即关怀社会、利益人群,也是人间佛教理论内涵之一。...梁启超《新民说》,章太炎《告佛弟子书》,严复《天演论》与谭嗣同《仁学》等书,故其思想深受影响。大师富有豪杰的气魄,深知佛教徒众,多未受过正式教育,大都不看经,因之主张革新佛教,创办学院,培养僧材,以抵制...
满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05262025.html
-
之改革经验,推动佛法由“主出世”而走向适应现世,从而开一时风气之先。20年代太虚提出了“行为主义之佛乘”,批评当时佛教徒大多囿于成见,只知佛法为出世法,而不知佛法即是利益人群的世法。他强调“人间世无一...危,均为菩萨之所有事”,反驳了以佛法为消极厌世的指责。太虚强调,佛教中虽有出世避世的一面,多属环境使然,并非佛法之本质。佛法真义,不仅不是厌世主义,而且是积极的救世主义。 在回击排佛之士的片面责难...
李远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0044106.html
-
哲学,或则但认一句禅谜,或则但守一句佛名,或则但以佛的经书、形象、数珠、木鱼、蒲团等项为佛事,而不悟盈人世间无一非佛法,无一非佛事……不知一切有益人群之行为皆佛之因行。”他大声疾呼:“吾人学佛,须从吾人能实行之佛的因行上去普遍修习。尽吾人的能力,专从事利益人群,便是修习佛的因行……废弃不干,便是断绝佛种!”(《行为主义之佛乘》)这说明,太虚已清醒认识到在现代,佛教立足于社会的前提即为发挥积极的社会...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63570353.html
-
蒲团等项为佛事,而不悟盈人世间无一非佛法,无一非佛事……不知一切有益人群之行为皆佛之因行” 。他大声疾呼:“吾人学佛,须从吾人能实行之佛的因行上去普遍修习。尽吾人的能力,专从事利益人群,便是修习佛的因行……废弃不干,便是断绝佛种”(《行为主义之佛乘》)。以此为理论基石,太虚大师开始构建“人生佛教”理论体系。其基本内容大略可分为四大方面:
第一,契合真理的人生佛教。按照他的观点,那种以为佛教的...
濮文起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17485196882.html
-
利他救世的慈善行。这显然是他自觉适应时代之需要而对佛教布施观念进行的新诠释,当然,这并不是说太虚否定了对三宝的恭敬与供养,正如他在次年初春针对僧寺的内外交困,提出“行为主义之佛乘”观,认为“慈善之事之当勤行,更不待言。若能敬佛法僧,信业果报,努力精进以行乎有益于人群之善事,随喜真如性,不迷菩提心,则即是修菩萨行,亦即是成佛之因行也。”(悲华《行为主义之佛乘》,载《海潮音》第二卷第二期,《狮子吼》第...
佚名
|佛教观点|佛教慈善|返本开新|现代中国|
http://www.fjdh.cn/wumin/2009/11/07455293214.html
-
萌芽,诸如《佛教人乘正法论》、《近代人生观的评判》、《行为主义之佛乘》、《真佛教徒——即真即俗的大乘行者》、《大乘与人间两般文化》等著作都有近似人生佛教思想的阐述,只不过没有用人生佛教这个概念罢了。后来...只是行上施设的不同。因此八宗各有殊胜,不能偏废。 第三期,是从1924年以后,大师将佛法判摄为教、理、行三系,即教之佛本及三期三系、理之实际及三级三宗、行之当机及三依三趣。佛在世时的教法无所谓分乘分宗...
李虎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25062980.html
-
提出了“人生佛教”的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过程就是他探索佛教现代路向的过程。 当然,这一理论在之前已经萌芽,诸如《佛教人乘正法论》、《近代人生观的评判》、《行为主义之佛乘》、《真佛教徒——即真即俗的...佛乘,认为:“佛教的唯一大事,只是从人的生活渐渐增进以发达人生至其究竟,即是由人乘直接佛乘的一条大乘路,而小乘等皆是歧路。”此即人生佛学之发轫。 到1928年4月,在《对于中国佛教革命僧的训词》里,...
李虎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94967865.html
-
002。 [3]太虚《行为主义之佛乘》,《太虚大师全书》,台北善导寺印本。 [4]江灿腾《从“人生佛教”到“人间佛教”》,《台湾佛教与现代社会》,东大图书公司1992版。 [5]瞿海源《台湾新兴...人群之行为皆佛之因行。”他大声疾呼:“吾人学佛,须从吾人能实行之佛的因行上去普遍修习。尽吾人的能力,专从事利益人群,便是修习佛的因行……废弃不干,便是断绝佛种!”[3]太虚这里讲“人世间”,就是要信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73961318.html
-
hellip;废弃不干,便是断绝佛种!”(《行为主义之佛乘》)这说明,太虚已清醒认识到在现代,佛教立足于社会的前提即为发挥积极的社会功能。人间佛教的建构中契机一面也呼之欲出。
无独有偶,...rdquo;认为当今之世,“下者可渐(化)之以五乘的佛法,除恶行善,以增进人世的福乐。中者可渐(悟)之以三乘的共佛法,断妄证真,以解脱人生的苦恼。上者可顿(觉)之以大乘的不共法,即人而佛,以...
邓子美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41839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