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70篇,用时1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跟我去朝圣:踏寻西域文明 探访千年名刹——昭仁寺

    初夏黎明时分,踏寻着古丝绸之路的西域文明,来到陕西渭北黄土高原西部与关中陇东毗邻的长武县。遥望薄雾弥漫下的昔日古战场,苍茫的大地上,隐约可见一座占地4000多平方米的古刹雄踞原首,给幽静的西部黄土高原平添了无限神韵。这就是浅水原上闻名遐迩的唐代千年名刹——昭仁寺。 走进这座金碧辉煌、巍峨壮观的佛家寺院,仔细品读碑文,思绪便被带进了唐朝初期那场气吞山河、悲壮惨烈的浅水原大战。 隋朝末年...

    佚名

    |昭仁寺|千年名刹|西域文明|跟我去朝圣|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4/07032173811.html
  • 西域文明的变迁

    西域文明的变迁  古罗马人把中国与印度之间的地方称作Serindia,由Ser-(赛里斯)和-India(印度)两个词组成,意为“中国与印度之间的地方”。[1]中国史书把这个地区称作“西域”,指甘肃玉门关以西地区,相当于现代地理概念的“中亚”。在中国史书中,西域所涵盖的地理范围更为广泛,有时还包括西亚,埃及乃至东罗马。  文字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根据这个标尺,剑桥大学丹尼尔(G.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44551361.html
  • 甘肃博物馆举行文物特展 包括流布的佛教信仰等单元

    近日,《天山南北·古道遗珍—新疆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在甘肃省博物馆免费向广大市民开放。展览分为流布的佛教信仰、古老的西域文明、多样的语言文字、华美的纺织艺术、多采的社会生活、精致的美食遗存及多式多样的货币七个单元。据悉,展览将持续到12月31日。 甘肃是佛教最早传入的地区之一,僧侣东来西行,在佛教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十六国以来,历代竞相兴建寺塔,开窟造像。莫高窟、麦积山、...

    佚名

    |佛教资讯|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7/18572687400.html
  • 新疆克孜尔千佛洞装设电子监控护石窟

    保护单位。   据了解,以克孜尔千佛洞为代表的龟兹壁画艺术,被中外艺术史学家认为是中亚古代艺术发展的顶峰,曾对古代西域文明和佛教文化艺术向内地传播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据了解,二十世纪,这些融合印度...

    【佚名】

    |电子监控|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10/0620405898.html
  • 旅顺博物馆藏高昌佛教绘画

    交流,多民族多文化的思想艺术在丝绸之路上相互促进和融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貌,并对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艺术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由于兵乱战祸和自然损毁,加上20世纪初探险掠夺的破坏,灿烂的古西域文明已经...署款“大历六年四月十八日”。   公元三世纪到十世纪的绘画作品现存比较少,一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更是流失在世界各地。希冀本文中介绍的旅顺博物馆藏大谷收藏品中的高昌地区佛教绘画作品可以为古代汉族文明西域...

    潘丽华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9/23144090478.html
  • 梁启超晚年的佛缘

    游记,对于中国人了解西域文明和印度文化有巨大的帮助。此外,“西方之绘画、雕塑、建筑、音乐,经此辈留学生之手输入中国者,尚不知凡几。皆教宗之副产物也”(《饮冰室合集"专集》第57,第30页)。  梁氏学...翻译佛经2278部,合7046卷。  佛经翻译的过程就是中印文化交流的过程,也是佛学对中国文化潜移默化的过程。这种文化融合对中华文明发生了巨大的影响。梁启超认为:“我国文化,夙以保守的单调的闻于天下,非...

    李喜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104154890.html
  • 甘肃--中国的石窟艺术之乡

    珍贵的佛教艺术作品,是许多世纪以来陇原古代各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他们集体劳动创作的成果,是我们伟大民族文化艺术遗产宝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甘肃因处于丝绸之路的要冲之地,处于西域文明和中原文化的交汇点,中原和西域的文化,西去东来,使这里成为融会交流的集散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与价值,特别是早期的佛教艺术由西域向内地传播,首先在这里生根、发芽.交融、变化,在此...

    董玉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41270606.html
  • 敦煌变文的说唱者和听众

    我们应该把它看做这些地区总体产物。  在唐代,从华北经过陕西、甘肃到西域的交通道路很发达,人和物资沿着这条道路往来频繁。比方说,诗人岑参两次去西域,高适也两次去河西地方。相反地,很多人也从西域来到中国,其中不少人在长安或洛阳定居了。关于这方面的情况,桑原骘藏及向达论述得很详细(桑原骘藏《隋唐时代来住中国之西域人》,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如此看来,在唐代这些地区可能已形成一个大的共同文化...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85974299.html
  • 关于民俗、神话与宗教研究的思考——读王青《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信仰与神话》

    突然蔓延流行,虽废禁而不绝?这些问题的解决,不得不借助于对西域文明的探索来作一定程度的辅助研究。在本书的第五章里,作者从内迁月氏族人的历史文化考证入手,对月氏族内迁的两个主要分支卢水胡和羯胡的族源问题...意义的,对民俗的考察则扩展到古印度、古伊朗等国家。对于弥勒信仰和观世音信仰在印度的起源与流传,就借助于印度佛教雕像和后世中国西行僧侣游记的记载。考察弥勒的源起,又追溯这一崇拜在印度及西域地区产生的年代...

    韩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71943193.html
  • 跋国家图书馆所藏敦煌《诗经》写卷

    载《北平图书馆图书季刊》新第5卷第4期,1944年12月。后又收入论文集《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   [5]《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437页。   [6]《莫高窟年表》...国际敦煌学学术史研讨会论文集》72页)   [9]《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370页。   [10]《国学季刊》第7卷第1期,1950年7月。   [11]这则题记载于向逹抄录敦煌文献而辑成的《敦煌...

    许建平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45251376.html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