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内容3732篇,用时7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禅与一个禅语言学的问题

    不立文字与不离文字是禅宗处理禅与的历史过程中所突现出的一对逻辑悖谬,是禅哲学研究中一个重要分支--禅语言学探讨的对象。  1.禅与历史过程   禅与的关系在中国禅宗史上经历了一个...呈显着这样的轮廓藉教悟宗--无字禅--(公案)--文字禅--看话禅--默照禅。  2.禅与逻辑悖谬   (1)不立文字与不离文字的涵义   在禅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52252666.html
  • 善导大师《般舟赞》一切善业回生利,不如专念弥陀号

    好,我们再往下看,善导大师在《般舟赞》中的一首赞偈,有四句话  回生杂善恐力弱,  无过一日七日念。  一切善业回生利,  不如专念弥陀号。  赞偈后面有数字,写了576,还有570,说明我们所引用的这些文字,在《善导大师全集》的哪一页,大家回去可以查阅,有所依据,还可以对照上下文来看。  “回生杂善恐力弱”,“回生”就是回向求生,靠什么回向求生呢?靠种种的杂行杂善回向求生极乐世界,这个力量...

    善导大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1246233.html
  • 弥陀“本愿”二字之根据(抄要)

    弥陀“本愿”二字之根据(抄要)  一、《无量寿经》  1. 皆是无量寿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  2.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二、龙树菩萨《易行品》  3.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三、天亲菩萨《往生论》  4.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5.以本愿力回向故。  四、昙鸾大师《往生论注》  6.佛...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80763343.html
  • 月溪禅师答金刚经云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否?

      问金刚经云“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否?须菩提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否?须菩提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否?须菩提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名阿那含。须菩提,...

    月溪禅师

    月溪禅师

    http://www.fjdh.cn/fjask/2007/07/14235910975.html
  • “忆念”之义

    “忆念”之义  善导大师《观经疏》〈散善义〉“就行立信”“若修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  又于〈定善义〉“亲缘”之文言“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  “忆念”者,记忆不忘。“忆”者忆持不忘,“念”者明记不忘;深刻于心内,记忆而不忘失。  《唯识论》三“云何为念?于曾受境,令心明记不忘。”于曾见闻觉知之人事物,记忆不忘,一思则现。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81563352.html
  • “见佛”论

    “见佛”论  一般以见佛身谓之“见佛”,而有眼见与心见之别。  眼见──有净土见与秽土见。  净土见──《易行品》“华开则见佛”。《往生论》“得生安乐国土,见彼阿弥陀佛。”此是往生净土,在净土见佛。  秽土见──秽土见佛,有临终见与平生见。  临终见──《小经》“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此是临终见佛。  平生见──平生见佛,有依佛力加被而见,及依念佛三昧而见。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81363349.html
  • 念佛功德殊胜——念佛者要看!

    念佛功德殊胜——念佛者要看! 念佛最胜最易,极善最上! 《大悲经》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 译一称[南无阿弥陀佛],所具足的善根无量无边,可以进入极乐国土。 《观经》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译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忆佛念佛,当下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了。 《经》若人以四天下七宝,供养佛及菩萨、缘觉、声闻,得福甚多;不如劝人,念佛一声,...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03476533.html
  • 弥勒托钵度大婆罗门因缘(上) 弥勒法门诸经辑要(二)

    佛足白言世尊!我今欲入此王舍城如法求食,已即行。阿难,我于尔日复如斯念,今于谁家初施食者,我要当令是人先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后方受斯人食也。阿难!我时念已即入大城次第乞食。至一大姓婆罗门家,于彼门下默然立住。阿难!时彼大姓施婆罗门,知我乞食见我默住,即告我善来阿逸多!圣者阿逸多!今日何故自屈临此,其有所需愿取我食。阿难!我即告彼婆罗门大婆罗门!汝今若能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种善根者,然后...

    释明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314669320.html
  • 如此之心是生死心

    不闻而今得闻。而是菩萨亦初不我令众生,昔所不闻而今得闻。菩萨若言因我说法,令诸众生不闻闻者。当知是人,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众生不闻,我为说者。如此之心是生死心。一切菩萨是心已尽”...若不转者即名为法。法即如来。善男子。譬如因燧、因钻、因手、因干牛粪而得生火。燧亦不我能生火。钻、手、牛粪,各不念言我能生火。火亦不我能自生。如来亦尔。因六波罗蜜。乃至憍陈如名转法轮。如来亦复...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104876546.html
  • 念佛四德

    无上之赞叹,天亲菩萨《往生论》「称念佛名即是赞叹门」。  2 名号具德,一念能除八十亿劫生死大罪,一念既尔,何况常念,即是常忏悔人;大师《般舟赞》「念念称名常忏悔」以明但念佛名自有忏悔功能。  3 大师于〈玄义分〉「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是故但称佛名,自成发愿回向,必得往生。  4 弥陀因位万行,果地万德,皆悉摄在名号,因此六字...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080263338.html